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錢江鐵路新橋

鎖定
錢江鐵路新橋,又稱錢江十橋,是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境的一座跨錢塘江鐵路連續梁橋 [1]  ,位於彭埠大橋(錢江二橋)上游,兩橋相隔20.2米,是滬杭甬城際列車杭甬段和杭長客運專線的重要組成部分 [2] 
錢江鐵路新橋於2007年12月27日正式開工建設 [3-4]  ,於2010年5月26日主橋合龍 [1]  ,於2013年7月1日正式開通。
錢江鐵路新橋北起杭州市彭埠鎮,接杭州東站,南至杭州市蕭山區,引入杭州南站 [5]  ,全長2222米,其中正橋長1340米,設計速度250千米/小時 [1] 
中文名
錢江鐵路新橋
始建時間
2007年12月27日
投用時間
2013年7月1日
所屬地區
中國浙江省杭州市
類    型
連續梁橋
長    度
2222 m
軌道規模
四線軌道
設計速度
250 km/h
途經線路
滬昆高速鐵路、杭黃高速鐵路
管理機構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杭州工務段

錢江鐵路新橋建設歷程

2007年12月27日,錢江鐵路新橋正式開工建設 [3-4] 
2010年5月26日,錢江鐵路新橋主橋合龍 [1] 
2013年7月1日,伴隨着改建後的杭州東站正式投入運營,錢江鐵路新橋正式開通。
2010年5月,工作人員在錢江鐵路新橋主橋合龍處施工 2010年5月,工作人員在錢江鐵路新橋主橋合龍處施工

錢江鐵路新橋橋樑設計

錢江鐵路新橋橋樑結構

  • 主橋結構
建設中的錢江鐵路新橋
建設中的錢江鐵路新橋(2張)
錢江鐵路新橋主橋主樑採用(45+65+14×80+65+45)米預應力混凝土連續梁結構,箱梁橫截面為單箱三室,直腹板。箱梁頂寬21.7米、底寬16.1米。跨中處梁高3.5米,邊支點處梁高3.0米,次邊墩支點梁高5.5米,其餘中支點梁高6.5米,梁高按圓曲線變化。梁體採用 C60混凝土。梁體採用“懸灌澆築,分階段合龍”的施工方法,先形成“T”構,再形成“П”構,先中間後兩邊逐次合龍成橋 [5] 
  • 引橋結構
錢江鐵路新橋引橋分左、右兩幅分離式佈置。杭州側引橋孔跨佈置:(32米+24米)簡支箱梁+(11.98米+2×15米+10.554米)剛構+(24米+8×32米+24米+10×32米)簡支箱梁。 蕭山側引橋孔跨佈置:(4×32米)簡支箱梁 [5] 

錢江鐵路新橋設計參數

錢江鐵路新橋全長2222米,其中主橋1340米,共17個主墩,橋面設計為四線鐵路客運專線,全線電氣化,設計速度為250千米/小時 [1]  ,設計每天可通行列車408對。 [6]  錢江鐵路新橋的其他設計參數如下所示。
1.設計洪水頻率:1/100設計,1/300校核。
2.設計活載:ZK活載。
3.地震烈度:地震動峯值加速度0.05克,主橋按7度設防。
4.通航標準:Ⅲ (1)級航道,通航水位6.07米,通航淨空10米,通航淨寬60米。
5.設計使用年限:橋樑結構100年。
6.軌道類型:4 線有碴軌道,線間距(4.4+5.3+4.4)米 [5] 

錢江鐵路新橋建設成果

錢江鐵路新橋技術難題

錢江鐵路新橋
錢江鐵路新橋(2張)
錢江鐵路新橋工程位於強湧潮地段,建設難度較大。兩年來,大橋建設者克服種種困難,優質、安全、高效地完成錢江鐵路新橋的建設任務,並且創造了六項“全國第一”——第一次在強湧潮地區大膽採用旋挖鑽施工,大大提高基礎施工速度;第一次在強湧潮地區採用鋼板樁圍堰施工,有效克服了潮湧對施工的影響,並提高了施工速度;該橋採用18跨整體連續梁施工,為中國首創;為中國首座四線高速鐵路連續梁橋;水上282根鑽孔樁全部為一類樁;主橋17根水上超長鑽孔樁施工僅用27天時間,創同類橋樑施工新紀錄 [1] 

錢江鐵路新橋榮譽表彰

2015年4月30日,《新建杭州錢江鐵路新橋》獲2013~2014年度鐵路優質工程獎 [8] 

錢江鐵路新橋橋樑位置

錢江鐵路新橋緊鄰彭埠大橋(錢江二橋)下游,兩橋相隔20.2米,位於錢塘江干流杭州市河段,北岸為杭州市彭埠鎮,接改建後的杭州東站(距站中心2.48千米);南岸為杭州市蕭山區,引入杭州南站(原蕭山站) [5] 

錢江鐵路新橋運營情況

  • 交通流量
截至2017年9月,錢江鐵路新橋日通行列車408對列車 [7] 

錢江鐵路新橋價值意義

錢江鐵路新橋竣工通車後,杭州鐵路樞紐過江的緊張壓力大為緩解。同時,該橋對完善中國客運專線網絡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杭州網 評) [1] 
錢江鐵路新是繼錢江一橋、錢江二橋之後錢塘江上建設的第三座鐵路橋樑。(中國政府網 評) [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