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鋒齒魚龍

鎖定
薩奇卡 鋒齒魚龍(Kyhytysuka sachicarum) [1]  ,屬名是穆伊斯卡語言裏的“用鋒利器具切割物品的東西”,種名指發現地。鋒齒魚龍生存於早白堊世的哥倫比亞,化石出土於帕哈組(Paja Formation)。鋒齒魚龍是一種淺海捕食者。
中文名
薩奇卡 鋒齒魚龍
拉丁學名
Kyhytysuka sachicarum
別    名
利齒魚龍
動物界
蜥形綱
魚龍目
温多雷魚龍科
鋒齒魚龍屬
薩奇卡 鋒齒魚龍
分佈區域
哥倫比亞

鋒齒魚龍物種學史

鋒齒魚龍體型與人類對比 鋒齒魚龍體型與人類對比
鋒齒魚龍副模標本CIP-GA-01042014曾被歸入扁鰭魚龍屬,稱作薩奇卡扁鰭魚龍。但科學家於2021年發現標本DON-19671(鋒齒魚龍模式標本)在鼻部、下頜以及齒列部分有着足夠建立新屬的特性,因此建立新屬鋒齒魚龍,CIP-GA-01042014也被歸入該物種。種名指標本發現地薩奇卡,也是鋒齒魚龍原屬於扁鰭魚龍屬時的種名。

鋒齒魚龍形態特徵

鋒齒魚龍牙齒

鋒齒魚龍的齒列十分特殊,它呈現出了幾種不相關聯的牙齒形態,範圍從穿刺到切割再到壓碎。基於這種形態,科學家認為它是一種以脊椎動物為食的高度食肉動物。
雖然鋒齒魚龍的牙冠並不發達,但分工明確的排布方式,下至小型頭足類,上至大型脊椎動物,都有專門的牙齒對付。
鋒齒魚龍捕獵想象圖
鋒齒魚龍捕獵想象圖(4張)
研究人員將上頜牙齒分為五個區域:最前端的I區牙齒相對細長,呈簇狀排列而且磨損較少,可以判定為專門捕食頭足類的牙齒;後面的II區齒冠較高,可能是為了將牙齒固定住;III區牙齒最為獨特,一般來説大多數魚龍的牙齒為了上下交錯形成咬合面,上牙之間就需要空出一段距離留給下牙,下牙之間也空出一段距離留給上牙,但是鋒齒魚龍本該空出的地方卻長出了一些小牙,這樣的目的是讓牙列儘可能緊密排布進而讓本不具有切割邊緣的牙齒,在唇側愣是拼出一排切割刃,在獵物身上留下成排的傷口,這一段牙齒受到的磨損也更嚴重,這説明它們經常被用來剪切大型獵物;IV段牙齒更加稀鬆,但排列模式與前一段類似,可能用於抓取更小的獵物;V區牙齒短而粗,排列緻密,最可能用於壓碎獵物。

鋒齒魚龍頭骨

鋒齒魚龍的方骨與其它骨骼的鏈接和假定的軟組織表明它也擁有不錯的咬合力的頭骨堅固度。鋒齒魚龍正模下頜附件的一些化石被研究人員認定為很可能是礦物化的軟組織。這部分結構表明鋒齒魚龍不光能切開較大的獵物,即使切不開獵物也能嘗試直接吞。配合對方骨和下頜旋轉關節的分析,鋒齒魚龍的口裂可以達到誇張的70-75°,這説明鋒齒魚龍可能具有的吞嚥能力。鋒齒魚龍堅固的鐙骨-方骨接觸面可以加強方骨與頭顱的連接,這可能與咬合力提高有關;同時鋒齒魚龍雖然同其他魚龍一樣下和聯合很長,但是不僅由齒骨構成,夾板骨也佔有很大一部分。這一點和切齒魚龍(早侏羅世頂級掠食者)是相似的。這種結構可以使長的下頜也能負載較大的力,這一點與其強大的咬力是相輔相成的。

鋒齒魚龍化石標本

鋒齒魚龍正模標本

DON-19671 DON-19671
正模編號DON-19671,是一個基本完整的頭骨。頭骨長94釐米,推測體長約3.7米。

鋒齒魚龍其他歸入標本

CIP-GA-01042014 CIP-GA-01042014
副模編號CIP-GA-01042014,是一具基本完整的骨架。頭骨長133釐米,推測體長約5.3米。

鋒齒魚龍棲息環境

鋒齒魚龍生活在阿普第階的哥倫比亞,1.26-1.24億年前,帕哈組(Paja Formation)。這個地層還發現了另一種魚龍類穆伊斯卡魚龍。並且發現了許多上龍科,包括早巴列姆階的阿科斯塔龍,巴列姆階晚期的狹喙龍薩奇卡龍,以及阿普第階的波亞卡克柔龍。這也意味着,早在巴列姆階,上龍的多樣性就已經恢復得很好了。該地層還發現了兩種蛇頸龍,薄板龍類的卡拉瓦亞龍和真薄板類的萊瓦泳龍。以及安地斯龍超科的蜥腳類帕迪亞龍。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