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銅鏽環稜螺

鎖定
銅鏽環稜螺(學名:Bellamya aeruginosa)是田螺科、環稜螺屬動物。成螺高25毫米,殼寬15毫米;殼質厚、堅硬,外形呈長圓錐形;有6-7個螺層,各螺層增長緩慢,不外凸,螺旋部呈尖圓錐形,體螺層略膨大;縫合線淺;殼面光滑,具有明顯的生長線,呈銅鏽色或綠褐色,體螺層上具有3條螺稜,最下面的一條最為顯著;殼口呈卯圓形,上方有一鋭角,周緣完整,外唇簡單,內唇肥厚,上方貼覆於體螺層上;臍孔明顯,呈縫狀
銅鏽環稜螺常見於溝渠河流湖泊、泡沼及池塘內。一般在水深1米左右處較多,尤其在水底腐植質多的水域更多,常常爬行於水草或岸邊岩石上。取食方式是刮食。雌雄異體卵胎生,1齡性成熟,雌螺全年懷胎。分佈於中國和越南 [1] 
(概述圖參考資料: [2] 
中文名
銅鏽環稜螺
拉丁學名
Bellamyaaeruginosa
別    名
豆螺
湖螺
白石螺
石螺
同義學名
Sinotaia aeruginosaReeve,1863 [3] 
動物界
軟體動物門
腹足綱
中腹足目
田螺科
環稜螺屬
銅鏽環稜螺
亞    綱
前鰓亞綱
亞    種
0
命名者及年代
Reeve,1863
保護級別
IUCN標準:無危(LC) [3] 
越南語名詞
ốc vặn

銅鏽環稜螺動物學史

銅鏽環稜螺最初是由裏弗(Reeve)於1863在中國描述命名的,後來的Dautzenberg和Fischer(1905)、Yen(1939)、Zilch(1958)認為銅鏽環稜螺是方形環稜螺Sinotaiaquadrata)的亞種。在泰國,它不被認為是一個有效的物種。而在中國,銅鏽環稜螺被認為是獨立的物種。 [3] 

銅鏽環稜螺形態特徵

銅鏽環稜螺
銅鏽環稜螺(5張)
外部形態:銅鏽環稜螺是環稜螺屬中較瘦小的一種,一般殼高僅為25毫米,殼寬立15毫米。全體呈長圓錐形。殼質厚而堅硬。螺層6-7層,自上而下緩慢增長。縫合線淺而明顯。殼塔呈尖圓錐形,體螺層稍膨大。殼表面銅鏽色或綠褐色,較光滑,生長紋明顯,體螺層上有3條明顯的螺稜,最下面的一條最為顯著。殼口卵圓形,上方有一鋭角,周緣完整,外唇較薄,內唇肥厚,上方貼覆於體螺層上。臍孔明顯,呈狹縫狀。厴為角質的薄片。 [4]  [2] 
內部結構:銅鏽環稜螺肝臟位於螺尾端,呈螺旋狀,黃褐色,光亮度高,富彈性,外覆一層薄漿膜,最外面有一層環肌層,可使肝臟與周圍的性腺等器官分開。為復管泡狀腺,由許多球形或近球形的肝小葉構成,肝小葉為球形(直徑108-165微米)或卵圓形(長186-306微米,寬69-174微米)。橫切面管腔呈星射狀裂隙,內有分泌物。縱切面可見上皮細胞呈柱狀,有規則的排列構成腺管壁。核靠近基膜,圓形,1-2個核仁,上皮細胞極性明顯,基底面有基膜,遊離面有刷狀緣。肝小葉之間有結締組織填充,其間可觀察到不規則圓形的網狀細胞。腺上皮主要由3種細胞構成即消化細胞、排泄細胞、鈣細胞。相鄰細胞間常通過細胞間產生的突出物相互交錯連接。 [5] 

銅鏽環稜螺近種區別

銅鏽環稜螺與梨形環稜螺(Bellamya purificata)的主要區別在於其殼塔和體螺層都不甚膨脹,殼面常為銅鏽色。 [4] 
銅鏽環稜螺近種區別 銅鏽環稜螺近種區別

銅鏽環稜螺生活習性

銅鏽環稜螺常見於溝渠、河流、湖泊、泡沼及池塘內。一般在水深1米左右處較多,尤其在水底腐植質多的水域更多,常常爬行於水草或岸邊岩石上。取食方式是刮食。 [4] 

銅鏽環稜螺分佈範圍

銅鏽環稜螺分佈於中國(天津、寧夏、河南、四川、陝西、廣東、山東、安徽、江西、福建、江蘇、上海、湖南、浙江、湖北、河北、雲南、海南、貴州、吉林、內蒙古、遼寧、重慶、山西、黑龍江、北京、廣西等省區)、越南。 [3] 
(注:其分佈可能比這些記錄所顯示的更為廣泛。) [3] 

銅鏽環稜螺繁殖方式

銅鏽環稜螺雌雄異體,卵胎生。自然種羣中銅鏽環稜螺的性比為1:1。成熟雌螺全年懷胚,月平均懷胚數以5月初最高,7、8、9月最低,生活於池塘中的雌螺的懷胚數又高於湖泊中相應殼高組雌螺的懷胚數。生殖季節自4月中旬至11月底,其中以6月份產螺達高峯,其臨界水温為16-18℃,最適水温在26℃左右。雌螺生長至殼高15-16毫米開始生殖。在自然種羣中,每一雌螺每年平均產螺49.7個。雌螺所產仔螺的大小與年齡有關。 [1]  [1] 

銅鏽環稜螺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0年 ver 3.1)——無危(LC)。 [3] 

銅鏽環稜螺主要價值

銅鏽環稜螺生態價值

銅鏽環稜螺能通過攝取水體營養物質,有效降低水體中氮、磷等含量,起到淨化水質的作用。能將水體透明度從0.5米左右提高到1.3米,使水體濁度迅速降低,降解總磷的幅度能達到50%,是銅鏽環稜螺的絮凝作用所致;能使水域氨氮濃度大幅度降低,使高達5毫克/升以上的氨氮濃度降至2毫克/升以下。 [2] 

銅鏽環稜螺藥用價值

銅鏽環稜螺乾燥貝殼可入藥,名白螺螄殼。四季採收,收集年久色白者,洗淨入藥。煅螺螄殼:取淨螺螄殼,煅至紅透,放涼碾碎。有清熱化痰、軟堅散結、制酸止痛、生肌斂瘡的功能。可治熱痰咳嗽、淋巴結結核、胃痛吞酸、潰瘍、脱肛、燙傷等。 [4] 

銅鏽環稜螺其他價值

銅鏽環稜螺採捕食用歷史悠久,為中國市場銷售及出口(日本等國)凍螺肉的主要種類。銅鏽環稜螺肉味美,富含蛋白質、糖類、無機鹽、維生素及多種微量元素,營養價值高。煮食或炒食均可。也可作為飼料。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商品大辭典》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商品大辭典 水產品分冊:中國商業出版社,1998.07:304
  • 2.    遼寧省水利廳遼寧大夥房水庫管理局編著.大夥房水庫水生動植物圖鑑: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9:70-71
  • 3.    ốc vặn  .IUCN[引用日期2020-02-27]
  • 4.    《中國藥用動物志》協作組編著.中國藥用動物志 第2冊: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10:25
  • 5.    張春景,陸開宏,梁晶晶,胡智勇,朱津永.銅鏽環稜螺肝臟的顯微與超微結構觀察[J].生物學雜誌,2010(05):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