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銀葉桂

鎖定
銀葉桂(Cinnamomum mairei H. Lév.),樟科樟屬常綠喬木。高可達16m。幼枝多少具稜脊。葉互生或近對生,革質,披針形至橢圓形,圓錐花序,花兩性,白色,花絲略被柔毛或近無毛,無腺體,花葯長圓柱卵形,與花絲近等長,子房卵球形,果實卵球形,果梗纖細。花期4~5月,果期8~10月。
銀葉桂是中國稀有珍貴的藥用、用材樹種。不僅分佈範圍窄,資源也少,瀕危種,國家三級保護植物 [1] 
銀葉桂性辛、甘,温。有温經散寒,行氣活血,止痛之功能。用於感受風寒,胃腹冷痛,痛經,風濕關節疼痛;外用治跌打損傷,骨折。
中文名
銀葉桂
拉丁學名
Cinnamomum mairei H. Lév. [8]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樟目
樟科
樟屬
銀葉桂
分佈區域
四川、雲南
保護級別
列入《中國植物紅皮書》(無危)

銀葉桂形態特徵

銀葉桂
銀葉桂(2張)
喬木,高6~16米,胸徑30~80釐米。枝條圓柱形,紫褐色,小枝多少具稜角。芽卵圓 形,長2.5毫米,有白色絹毛。 [9] 
葉互生或近對生,披針形,長6~11釐米,寬2.5~4釐米, 先端漸尖,尖頭鈍,基部漸狹至近圓形,革質,上面綠色,光亮,無毛,下面蒼白色,晦暗,幼時密被銀色絹狀毛,老時被貼生絹質短絨毛,三出脈或離基三出脈,中脈及側脈在上面幾 不明顯,下面凸起,中脈直貫葉端,自其上生出1~2條支脈,支脈在葉端弧曲,側脈自離葉基0~5毫米處生出,弧曲,近葉端處消失,外側向葉緣處生出少數不明顯的支脈,有時側 脈自葉基沿葉緣生出2條纖細的支側脈,橫脈多數,均弧曲狀,不明顯;葉柄長1~1.5釐米,腹凹背凸,無毛。
圓錐花序長4~7 (9)釐米,自當年生枝條基部生出,具5~12花,總 梗纖細,近絲狀,長2~4釐米,被細短柔毛。花白色,長約5毫米;花梗絲狀,長4~8毫 米,被短柔毛。花被內外兩面密被絹狀短柔毛,花被筒極短,倒錐形,長約1.5毫米,花被 裂片倒卵形,先端鋭尖,近等大,長約3.5毫米,外輪寬約2毫米,內輪稍狹。能育雄蕊9, 花絲基部略被柔毛或近無毛,第一、二輪雄蕊長約2.5毫米,花絲無腺體,花葯與花絲近等 長,寬卵圓形,先端鈍,藥室內向,第三輪雄蕊長約2.6毫米,花絲寬大,中部有一對具短柄的腎形腺體,花葯與花絲近等長,長圓狀卵圓形,藥室外向。退化雄蕊3,位於最內輪,心形,長1.5毫米,具短柄。子房卵珠形,長約1毫米,花柱粗壯,長2.3毫米,柱頭增大,頭狀。
果卵球形,長13毫米,寬7~8毫米,無毛;果託半球形,頂端全緣,寬4~5毫米,果梗纖細,幾不增粗。花期4~5月,果期8~10月。 [2-3] 

銀葉桂生長環境

分佈區氣候温暖,濕潤,多雨,常年多雲霧,日照少,年平均温為8.2~16℃,1月平均温-2.4~6℃,7月平均温17.8~30℃,極端最低温為-14.4℃,年降水量1000~1450毫米,平均相對濕度8銀葉桂0%左右。土壤為山地黃壤或黃棕壤,pH值4~5.5。銀葉桂是喜濕性耐陰樹種。 [4] 
多生於溪谷、山坡或溝邊組成以青岡Cyclobalanopsies glauca (Thunb) Oerst.、雲山青岡 C. nubium (Hand.-Mazz,)Chun、細葉青岡 C.gracilis (Rehd.et Wils.)Chenget T.Hong、扁刺栲 Castanopsis platyacantha Rehd. et Wils.亮葉水青岡Fagus lucida Rehd. et Wils.、華南樺Betula austro-sinensis Chunex P和中華槭Acer sinensis Pax.等為主的常綠葉混交林。
生於海拔1100~2200米的中山及亞高山地帶。 [2] 

銀葉桂主要價值

銀葉桂香料

枝葉、幹及根均含芳香油;小枝皮可作調味香料。 [3] 
瀕危種。銀葉桂是中國稀有珍貴的藥用、用材樹種。不僅發佈範圍窄,資源也少。樹皮為名貴藥材;枝、葉、幹、根無法可提取芳香油;小枝皮可作香料;種子可榨油;木材材質優良,抗蟲蛀,供作高級傢俱及箱櫃等用材。

銀葉桂藥用

藥名:銀葉桂。
來源:為梧桐科植物銀葉桂的種子。
採收和儲藏:一般栽培15~20年,胸徑達12~15釐米時,在5~6月採剝樹皮,先剝取樹幹基部60釐米長的皮後,把樹砍倒,颳去粗皮再分段剝皮,每段皮長30~60釐米,寬度不等,剝完後皮面向上,平鋪地面,,曬乾即可。 [5] 
性味歸經:甘、澀,平。大腸經。 銀葉桂。
功效:澀腸止瀉。
主治:治大便稀薄、腹瀉、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克。 [7] 

銀葉桂地理分佈

銀葉桂 銀葉桂
分佈區較狹窄,主要分佈於四川西部的米易、雷波、筠連、宜賓、沐川、樂山、峨邊、峨眉、滎經、天全、灌縣、平武、青川以及雲南東北部的昭通大關、彝良等地。產雲南東北部、四川西部。 [2] 

銀葉桂栽培方法

銀葉桂種子繁殖

用種子繁殖。果實採收後,搓去果皮,陰乾後即可播種。若次年春播需濕沙貯藏。當前要研究提高母樹結實量,以便開展育苗造林試驗。
育苗移栽,10~11月採收成熟果實,用稍濕潤的細沙拌合貯藏。2~3月播種,按行距24釐米開橫溝,深約6釐米,播幅9~12釐米,條播,薄覆細土約3釐米,蓋草,出苗時揭去,遇乾旱要淋水,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出苗後注意淺耕除草,做到土松草盡,追肥兩次。至第2年春天雨季要移栽1次,促使多生細根,定植容易成活,培育兩年,即可定植。定植宜在春天雨季進行,株距2~3米,樹坑寬深各為30釐米,幼苗挖取後,剪去過長的主根和部分枝葉,根系要舒展,幼苗人土深度,以較原來稍深為宜,最後淋水定根。 [5] 

銀葉桂田間管理

栽後在封林前,每年春、秋兩季要各鬆土除草1次,最好在每次鬆土後追肥1次,並砍除妨礙生長的雜樹,防止人畜殘踏,在封林後,即不需其他管理。 [5]   

銀葉桂常見病害

莖腐病
發病嚴重時,導致幼苗莖基部變黑腐爛,病株下部葉片發黃葉緣變褐色,隨即枯萎,此病病源為土壤習居性菌,圃地積水土壤過濕或連續高温,植株生長不良,容易發病,土壤瘠薄,有機質少,也易感病。
防治方法
  1. 播種前用多菌靈、甲基託布津或敵克松,每平方米5-10克,加細土稀釋20-30倍,均勻撒入表土,也可溝施於播種溝內。
  2. 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濕度;高温時搭蔭棚提高幼苗抗病能力。3.發病初期,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每平方米1.5克噴粉或50%代森鋅500倍液,每平方米澆灌2-3公斤藥水。

銀葉桂營造混交林

銀葉桂 銀葉桂
一般採用株間、行間或行帶混交,伴生樹種選用杉木等早期生長快,庇廕作用好的速生樹種,造林初期大都是伴生樹種生長旺盛,林冠處於上層,銀葉桂生長慢,林冠雖處於下層,但生長發育正常,此後逐漸伐除生樹種,即可以短養長,同時達到培育銀葉桂的目的。尤溪經營林場1976年造的楠杉混交林,從造林後第7年開始,逐步間伐杉木直至全部伐除,增加收入又可發展珍貴樹種銀葉桂,這種方法有以杉養楠、以杉促楠、以杉保楠的作用。3種不同混交方式和混交比例以2楠1杉株間混交,銀葉桂生長最好。同時楠杉混交林有較強的抗蟲害能力,石路試驗區發生鱗毛葉甲蟲危害,啃食嫩梢,使頂梢枯黃,嚴重危害銀葉桂生長。在同一坡面上調查,銀葉桂純林被害株數達95%,而楠杉混交林中的銀葉桂被害株數僅5%。

銀葉桂次生林改造

銀葉桂 銀葉桂
選立地條件較好,林木較稀疏的多樹種混交林或杉木萌芽林,通過林分改造套種銀葉桂形成混交林。尤溪經營林場林坑試驗區杉木萌芽林混種銀葉桂,每公頃留杉木1200~1800株,其餘伐除,使林分鬱閉度保持在0.4~0.5左右,經過帶狀整地再挖穴混種銀葉桂,此後視銀葉桂生長間伐杉木,生產杉木杆;1982年進行修枝,1985年和1989年進行間伐,這樣既增加杉木小規格材(23.7m3/hm3),每公頃獲純利潤1575元,又能大促進銀葉桂正常生長。銀葉桂9年生平均高4.5米,平均地徑5.6釐米。
要營造大面積人工闊葉林以及結構穩定的多樹種闊葉混交林,還有很大的困難。保護和發展闊葉林的重要途徑是改造現有次生闊葉林。尤溪經營林場在雙裏試驗區,1994年進行次生闊葉中幼林改造試驗,結果表明:在鬱閉度0.3~0.5範圍,林冠下補種銀葉桂,5年生平均高1.9米.平均地徑2.44釐米,在林中空地補種銀葉桂,平均高3.29m,平均地徑4.42釐米,收到良好效果

銀葉桂相似物種

本種無疑與香桂Cinnamomum subavenium Miq.相近,但葉下面幼時密被貼生銀色絹狀毛,老時仍不十分脱落,花序被細短柔毛可以區別。劉厚(1932)、楊銜晉(1948)等人認為採自浙江南部的秦仁昌2541號標本(Cinnamomum chingii Metcalf的模式) 應歸入本種是不可靠的,故應取消浙江南部的記錄,而Cinnamomum chingii Metcalf作為新異名歸入香桂Cinnamomum subavenium Miq.一種中。 [6] 

銀葉桂物種研究

銀葉桂光合性狀

銀葉桂 銀葉桂
對在照度為5000lx、大氣CO2體積分數為700×10-6環境下生長3個月的銀葉桂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大氣CO2體積分數倍增將使銀葉桂植株銀葉桂葉片葉綠素含量降低28.7%,其中葉綠素a、b分別下降了28.6%、19.8%,類胡蘿蔔素上升2.8%,葉綠素a/b從1.95下降到1.55。長期高體積分數CO2處理使葉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2.45%,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53.91%,暗呼吸速率下降95.6%,光呼吸速率下降43.7%;短期內CO2加倍處理,光合速率上升21.76%;長期處理,則下降89%.這表明,短時CO2體積分數加倍處理使的表觀光合速率明顯增加;長期處理明顯抑制了銀葉桂的光合作用,出現了嚴重的光合適應現象。銀葉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減弱致使整個代謝水平下降。

銀葉桂染色體分析

銀葉桂體細胞染色體數目為2n=2x=38,終變期和中期I一般形成19個二價體,但少數花粉母細胞出現有1個4連體。在中期I觀察到四價體為十字型,或呈鏈狀。少數細胞出現了2個單價體,可能是聯會失敗或聯會提前消失所致。統計27個構型清晰的中期I細胞,平均每個細胞染色體構型為0.30IV18.33II0.15I。隨機統計113個後期I細胞,發現有23.0%的細胞中有1~7個遲滯染色體或斷片。銀葉桂的減數分裂後胞質分裂為修飾性的同時型。中期II時子細胞染色體形態和着絲點清晰,可作半核型分析研究配子體的核型特徵。隨機統計65個後期II細胞,有29.2%的細胞中出現遲滯染色體或斷片,較後期I時期發生頻率增高,同時遲滯染色體數目也有增加,最多可達11個。減數分裂後胞質分裂與紅花木蓮、銀葉桂一樣為修飾性的同時型。中期II時子細胞染色體形態和着絲點清晰,後期II有8.8%的細胞有1~2個遲滯染色體。統計277個花粉有21個空敗(佔7.6%),與後期I和後期II出現的遲滯染色體頻率基本相同。
參考資料
  • 1.    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和一、二、三級保護植物名錄
  • 2.    銀葉桂  .瀕危植物網[引用日期2013-10-12]
  • 3.    銀葉桂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4.    銀葉桂  .中國數字科技館[引用日期2014-04-27]
  • 5.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 .中華本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 6.    銀葉桂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7.    王文采等.中國高等植物圖鑑:科學出版社,972 年5月
  • 8.    銀葉桂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3]
  • 9.    銀葉桂|Cinnamomum mairei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