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銀花素馨

鎖定
銀花素馨(Jasminum nintooides Rehder)是木犀科、素馨屬的植物,為中國的特有植物,中藥名大葉接骨藤。分佈在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1,6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岩石坡及密林中,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中文名
銀花素馨
拉丁學名
Jasminum nintooides Rehder [3] 
別    名
大葉接骨藤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唇形目
木樨科
素馨屬
銀花素馨
分佈區域
雲南
保護級別
瀕危(IUCN標準)

銀花素馨形態特徵

開放中的銀花素馨 開放中的銀花素馨
攀援灌木,高 0.5 米。小枝圓柱形,徑1-2毫米,無毛或被鏽色長柔毛,當年生枝較細,徑0.8毫米,密被鏽色長柔毛。葉對生,單葉,葉片革質,卵形或寬卵形,長1-3.5釐米,寬1-2.5釐米,先端鈍或鋭尖,基部截形或圓形,稀微心形,葉緣反捲,上面光滑或散生長柔毛,下面較密至密被鏽色長柔毛,側脈3-4對,在兩面均不明顯,通常最下面1對側脈較明顯而成基出脈狀;葉柄短,密被鏽色長柔毛,長1-6毫米。
單生於葉腋或2-4朵集生於小枝頂端;花梗長2-4毫米,被鏽色長柔毛;小苞片線形,長約2毫米;花萼密被鏽色長柔毛,裂片線形,長2-3毫米;花冠白色,花管細長,長約2釐米,裂片5-6枚,披針形,長8-10毫米,寬2-4毫米,先端急尖至漸尖。
近球形或橢圓形,長0.7-1.3釐米,徑0.6-1.2釐米,呈紫黑色。花期5-9月,果期10月至翌年1月。 [1] 

銀花素馨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300米至1,6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岩石坡及密林中。

銀花素馨分佈範圍

銀花素馨
銀花素馨(5張)
產於雲南東南部。模式標本採自雲南蒙自。 [1]  中國大陸的雲南等地,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銀花素馨主要價值

藥用相關
銀花素馨
銀花素馨(4張)
【藥 名】:銀花素馨
【拼 音】:YINHUASUXIN
【來 源】:為木樨科植物銀花素馨的藤根。
【功 效】:續筋接骨。
【主 治】:用於骨折。
【性味歸經】:微苦、涼;腎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9克。外用:適量,搗敷。
【別 名】:大葉接骨藤、金銀花(《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雲南。
【拉丁名】:植物銀花素馨 Jasminum nintooides Rehd
【考 證】:始載於《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銀花素馨栽培技術

銀花素馨1 扦插繁殖

銀花素馨
銀花素馨(5張)
素馨花扦插育苗可在短期內繁殖大量花苗。扦插時間在氣候乾濕分明的雲南地區保護地育苗,以1月中旬(立春節令前20d左右)為宜;露地扦插育苗以6、7月芒種至大暑節令之間剛進入雨季時期為宜。
扦插時選取母株外圍1-2a生青壯枝,在兩個葉節中間平剪,剪成帶有2-3個葉節為一段的插條(如果夏季扦插不宜選用太嫩的枝條),插條一般長8-12cm,除去花芽和下部1~2個葉節的葉片,如用蠟封或塑膜封嚴頂部剪口則效果更好;插條下部用5/10000萘乙酸或1/10000 ABT1號生根粉液中浸泡1h時後扦插入經多菌靈等殺菌劑消毒過的腐殖質較少的沙壤土小墒苗牀中,扦插深度為所留葉片離土1cm左右.扦插後主要做好適度遮蔭和控温、濕管理,如果用小拱棚塑膜覆育苗在高温時節要適時通風,防止燒苗。一般扦插30d後下部入土葉節處長出不定根,上部葉節處發出新芽,90d後可上袋假植或半年後挖苗出圃。

銀花素馨2 種子繁殖

素馨花結的果實不多,果實近碗豆籽大小,一個果實裏只有一粒種子。種子在冬臘月果實充分發黑成熟時採收,採收後連外果肉擺放在通風乾燥處晾乾後於立春節令前後播種;播種苗牀用肥沃疏鬆沙壤地作畦,以15cm行距開淺溝條播後覆土1cm或採用15cmx15cm淺塘點播;播完種後覆蓋1層松針或稻草,以防澆水時種子露土,然後殺菌消毒,澆透水,小拱棚扣膜保濕增温,精心管護半年後可成苗出圃。

銀花素馨3 分株繁殖

素馨花分株繁殖更為簡單易行,適宜於一般家庭少量栽植。分株繁植時,選取母株周圍串根萌櫱苗順根撬出,剪去藤蔓10-50cm以上部分後用塑料薄膜紮緊封頂即成1株新苗,直接用來定植即可。如開春定植,當年冬季可現蕾,次年陽春可大量開花。

銀花素馨保護現狀

銀花素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IUCN)中,保護級別為瀕危(EN)。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