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鉆(讀音為chān 、 tiē 和qián)是一個漢語漢字,部首為釒。最早見於小篆。本義為鑷子。 [2] 
中文名
拼    音
chān qián  tiē 
部    首
五    筆
QHKG
倉    頡
CYR
總筆畫
13
部外筆畫
5
筆順編號
3411243121251
四角號碼
81160
UniCode
CJK 統一漢字 U+9246

文字源流

形聲字。本義為冶鐵時所用的一種鐵夾子。清徐灝《説文段注箋》:“《一切經音義》十一引《通俗文》:鍛具日鈷。灝謂:鑽與鉗同類異物。鉗蓋冶器所用鐵夾,鑽訓為輒,即今所用鑷子。” [3] 
現今借用“鉆”作“鑽”(zuān或zuàn)的簡化字,並類推作“鑽”。 [4] 

基本字義

chān

1.鐵銸,即今鑷子。《説文•金部》:“鑽,鐵銸也。”
2.古代在車轂上加油,使車輪潤滑、轉動靈便的器具。《説文•金部》:“鑽,膏車鐵鑽。”

qián

1.古刑具。《後漢書•章帝紀》:“自往者大獄已來,掠考多酷,鑽鑽之屬,慘苦無極。”
2.同“鉗”。
①.夾取。《急就篇》:“釭鐧鍵鉆冶錮鐈”。”
②.古刑具。束頸的鐵圈。《集韻•鹽韻》:“鉗,《説文》:‘以鐵有所劫束也。’或作鑽。”
3.用鐵片加固器物的兩頭交合或轉角處。
《正字通•金部》:“鑽,凡器兩頭交合,用鐵片錮之,或轉角處鐵片兩頭拘定之,皆曰鑽。”
4.楔子。也作“櫼”。《戰國策•趙策一》:“吾所苦夫鐵鑽然,自入而出夫人者。”
5.楔物使出。清吳文英《吳下方言考•真韻》:“吳人凡前物入穴不得出者,以物擊追令出曰。”

tiē

鑽著物。《廣韻•帖韻》:“鑽,鑽著物。” [2]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敕淹切《集韻》醜廉切,𠀤音覘。《説文》鐵銸也。
《説文》一曰膏車鐵鉆。
《廣韻》巨淹切《集韻》其淹切,𠀤音箝。《廣韻》持鐵者。《集韻》以鐵有所刼束也。《字彙補》同鉗。《倉頡篇》鉆,持也。《正字通》凡器兩頭交合,用鐵片錮之,或轉角處,鐵片兩頭拘定之,皆曰鉆。
與針通。《周禮·夏官·射鳥氏注》針箭。《釋文》針,其炎反。或作鉆。
𠛬具。《後漢·章帝紀》鉆鑽之屬,慘苦無極。《𨻰寵傳》絕鉆鑽諸慘酷之科。
《廣韻》《韻會》𠀤託協切,音帖。《廣韻》鉆箸物也。
《集韻》知林切,音碪。鬼谷子有飛鉆揣摩篇。《正字通》言察是非,飛而鉗持之。
《集韻》知廉切,音沾。
渠金切,音琴。義𠀤同。
《正韻》同銛。《揚子·法言》筆不鉆而獨加諸砥。○按法言本作銛,音籤。譌作鉆。正韻譌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