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鈎錐

鎖定
鈎錐(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是殼鬥科、錐屬喬木,高可達30米,樹皮灰褐色,粗糙,新生嫩葉暗紫褐色,成長葉革質,葉片卵狀橢圓形,卵形,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側脈直達齒端,中脈在葉面凹陷,網狀脈明顯,雄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序軸無毛,花被裂片內面被疏短毛;殼鬥有堅果,圓球形,堅果扁圓錐形,4-5月開花,次年8-10月果成熟。
分佈於中國浙江、安徽二省南部、湖北西南部、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山地雜木林中較濕潤地方或平地路旁或寺廟周圍,有時成小片純林。
鈎錐樹皮厚,如松樹皮狀開裂,內皮淡紅褐色,近於平滑。環孔材,木質部僅有細木射線,心邊材分明,心材紅褐色,邊材色較淡,年輪分明,材質堅重,耐水濕,適作坑木、梁、柱、建築及傢俱材。屬紅錐類,是長江以南較常見的主要用材樹種。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1] 
中文名
鈎錐
拉丁學名
Castanopsis tibetana Hance [3] 
別    名
櫧慄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殼鬥目
殼鬥科
錐屬
鈎錐
命名者及年代
Hance,1875

鈎錐形態特徵

鈎錐
鈎錐(6張)
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1.5米,樹皮灰褐色,粗糙,小枝幹後黑或黑褐色,枝、葉均無毛。新生嫩葉暗紫褐色,成長葉革質,卵狀橢圓形,卵形,長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5-30釐米,寬5-10釐米,頂部漸尖,短突尖或尾狀,基部近於圓或短楔尖,對稱或有時一側略短且偏斜,葉緣至少在近頂部有鋸齒狀鋭齒,側脈直達齒端,中脈在葉面凹陷,側脈每邊15-18條,網狀脈明顯,葉背紅褐色(新生葉)、淡棕灰或銀灰色(老葉);葉柄長1.5-3釐米。 [3-4] 
穗狀花序或圓錐花序,花序軸無毛,雄蕊通常10枚,花被裂片內面被疏短毛;雌花序長5-25釐米,花柱3枚,長約1毫米。果序軸橫切面徑4-6毫米;殼鬥堅果1個,圓球形,連刺徑60-80毫米或稍大,整齊的4、很少5瓣開裂,殼壁厚3-4毫米,刺長15-25毫米,通常在基部合生成刺束,將殼壁完全遮蔽,刺幾無毛或被稀疏微柔毛。堅果扁圓錐形,高1.5-1.8釐米,橫徑2-2.8釐米,被毛,果臍佔堅果面積約1/4。花期4-5月,果次年8-10月成熟。 [3] 

鈎錐產地生境

分佈於中國浙江、安徽二省南部、湖北西南部、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貴州、雲南東南部。生於海拔1500米以下山地雜木林中較濕潤地方或平地路旁或寺廟周圍,有時成小片純林。 [3]  在中國天然分佈主要在長江以南,南達華南北部,西界川、滇等地四。皖南山區有自然純林分佈,但多數呈小塊狀,大多生長於海拔450-750米,在海拔1200米以上也可見零星散株。常與黃山松、楠木、香樟、杉木、猴歡喜和含笑類等混生。 [2] 

鈎錐繁殖方法

種子採集及處理:選擇生長25-45年的鈎錐樹作採種母樹,此階段鈎錐樹是結果盛期,結實多,病蟲害少,品質優。中國安徽皖南山區鈎錐樹種子成熟一般在10月中旬左右,但由於其樹幹較高,不利於上樹採摘,此時的種子又未從樹上脱落,因此要等到11月上旬鈎錐種子從樹上自然脱落後,在地面上拾起種子。鈎錐種子收集回來後,必須對種子進行消毒和防蟲處理。否則種子會極易生蟲或黴變.造成貯藏種子失敗。首先,將種子用2%硫酸銅溶液浸泡,以溶液淹沒種子加釐米以上為宜,時間為2-3小時。期間要每隔15分鐘上下攪拌1次。浸泡好後將種子撈出,瀝乾種子表面水分,拌入敵百蟲粉劑殺蟲,每100千克種子用藥200克,充分苗、木材檢疫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拌勻後密閉2小時,不必洗去。再用3倍於種子體積的濕沙進行沙藏,貯藏期間沙子含水量一定要控制在25-30%,温度控制在4-6℃。貯藏期間要每隔10天翻動種子1次,防止鼠害、失水和黴變等。
苗地準備:育苗地準備需在播種前2天完成。將種子從濕沙中篩出,然後用清水漂洗數次,漂洗期間挑選出黴變、乾癟和漂浮的種子。將清洗過的種子,按株行距2釐米-2釐米均勻排列在苗牀上,果臍向下,稍稍將種子下按,使種子果臍與土壤密接,上蓋3釐米厚的散碎黃土,噴2-3遍清水保濕,最後蓋上遮陽網,並將遮陽網四周壓實,防止風吹。
播種:採用種子集中育苗的方法培育苗木,可以減少缺苗,管理也非常方便,但較費工費時。皖南山區鈎錐種子育苗可以採用點播、條播和直播等方法。育苗前選地勢較高、背風向陽、土壤含沙性中等、深厚肥沃、運輸方便的地塊。深翻土壤約40釐米以上,揀去石塊和草根等,整理苗牀寬1.2米、長8米,中間開好排水溝。均勻噴1遍0.5%高錳酸鉀溶液消毒表土即可。 [2] 

鈎錐栽培技術

幼苗移栽:種子播入後,要保持土壤濕潤,以利種子發芽。鈎錐種子約經40天出土,待40%左右出土時,於陰天傍晚將遮陽網揭除。第2天用1%多菌靈溶液均勻噴1遍預防病害發生。當苗木生長至5釐米高時,就可以移栽至大田進行苗木培育。移栽苗牀選擇和整理同育苗牀一樣,不同的是,移栽苗牀要下足基肥,一般施複合肥1500千克/公頃左右;撒硫酸亞鐵粉57千克/公頃進行土壤消毒。
幼苗栽植時,可以用小鋤在苗牀上挖1個比根略深的小坑,用手扶住幼苗,再將土回填,稍稍壓緊根部周圍土壤,立即澆透定根水。幼苗按株行距20釐米×20釐米均勻排列栽植在苗牀上。移栽幼苗最好在雨後或陰天進行;如果是晴天栽植,必須在15:00後進行栽植。幼苗栽植後,每天早晨或傍晚都要淋水1次,以保證幼苗成活。
栽植:苗木移栽的前一天傍晚,先將苗木噴1遍透水,第2天用平鏟沿地面鏟松,再用手將幼苗,集中到筐中,運往移栽苗牀進行栽植。值得注意的是.不能用手直接在苗牀上拔取,防止幼苗因根系過嫩而導致根斷裂,栽植後不易成活。
培土:移栽幼苗成活後,要及時培土。特別是雨後,如果不及時培土,幼苗根部裸露在外,太陽出來後,易發生幼苗根部日灼,造成幼苗死亡。因此,雨後應及時培土,其是減少幼苗死亡的方法之一。
濕度:移栽地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以利幼苗能夠正常生長。遇到天氣大旱時,可以對苗牀進行側方灌溉來進行補水;天氣多雨時,要及時排乾溝內的積水。一定要做到旱能灌,澇能排。
除草:中耕除草必須及時,中耕主要根據氣候土壤和雜草滋生程度而定。小苗根系淺,中耕宜淺,一般在幼苗期,中耕深度2-3釐米;大苗根系深,中耕宜深,一般在6釐米。中耕除草可以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有利於提高土壤中有效養分的利用率,促進苗木生長和消滅雜草。皖南山區中耕除草一般全年進行12次左右,中耕一定要認真細緻,防止損傷幼苗根部。
施肥:苗木幼小時,一般每隔15天左右施1次稀薄人糞尿,促進苗木生長髮育;當苗木高生長至15釐米以上時,施速效性氮肥1-2次,以保證苗木的速生期所需的大量養分;入秋後,停施速效氮肥,以防苗木徒長、過嫩、不耐寒。可施1次鉀肥,促進苗木木質化,有利於抗寒。管理好的移栽地,可產I級苗木22.5-27.0萬株/公頃。翌年春季就可以上山造林。 [2] 

鈎錐主要價值

鈎錐樹皮厚,如松樹皮狀開裂,內皮淡紅褐色,近於平滑。環孔材,木質部僅有細木射線,心邊材分明,心材紅褐色,邊材色較淡,年輪分明,材質堅重,耐水濕,適作坑木、梁、柱、建築及傢俱材。屬紅錐類,是長江以南較常見的主要用材樹種。 [3] 
參考資料
  • 1.    鈎錐  .中國自然標本館[引用日期2019-10-08]
  • 2.    李純教.皖南山區鈎栲特徵特性及播種育苗技術[J].現代農業科技.2012年,第13期 :185,187
  • 3.    鈎錐  .植物智[引用日期2019-12-19]
  • 4.    鈎錐|Castanopsis tibetana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