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鈉雲母

鎖定
鈉雲母(Paragonite)是一種含水的鈉鋁硅酸鹽,是一種雲母,常和白雲母共生,並與它可以其物理性質相區別,兩種雲母的區別在於它們的化學成份。
中文名
鈉雲母
外文名
Paragonite
簡    介
一種含水的鈉鋁硅酸鹽
種    類
鈉雲母是雲母的一種
學    科
結晶學及礦物學
顏    色
白色
光    澤
玻璃光澤、珍珠光澤
解    理
平行{001}極完全
硬    度
2一3
密    度
2.85g/cm3
特    性
可塑性
形    態
假六方板、片狀
雙晶類型
接觸雙晶或穿插三連晶
化學式
NaAl2[(OH)2/AlSiO3O10]

鈉雲母性質

鈉雲母的礦物學性質包括:形態上為假六方板、片狀,細者為鱗片狀,大者面積可達幾平方米,也可呈柱狀。雙晶常見,依雲母律成接觸雙晶或穿插三連晶。解理{001}極完全,沿{001}面的極佳可劈分性、撓性及大鱗片的彈性,玻璃光澤、珍珠光澤,顏色主要為白色。硬度為2一3,密度約為2.85g/cm3。由於鈉代替了層間格中的鉀(白雲母),以致產生較高的可塑性,隨着機械應力的變化,其礦物性質向葉臘石或滑石轉化。此外,鈉雲母有着像白雲母一樣低的導熱和導電率。如果加熱該礦物,則在大於500℃温度下發生膨脹,可持續到大約900℃。温度超過1000℃,就轉化成高温物相,最初形成莫來石及玻璃相。超過1400℃,則形成剛玉。 [1] 

鈉雲母成因與分佈

鈉雲母是雲母的一種,它類似白雲母,為鈉和硅酸鹽,在鈉雲母中離子佔據着白雲母中的構造位置,是白雲母類質同像替代形成的產物。鈉雲母廣泛存在於片岩千枚巖片麻岩石英脈及細粒沉積岩中。 [1] 

鈉雲母地質特徵

鈉雲母是一種造岩礦物,它作為次要礦物廣泛分佈於變質岩中,尤其是分佈於千枚巖和雲母片巖中。鈉雲母可能 以下列形式出現:含白雲母和珍珠雲母的固溶體、含白雲母和珍珠雲母的混層礦物,像礦瘤、礦脈及接近於單礦物聚集的小扁豆體或巨大含礦層那樣的獨立相。單礦物有多種成因:鈉交代作用、富鈉母巖的區域變質或接觸變質作用、鈉蒙脱石的熱液蝕變。鈉雲母的形成取決於母巖的組成與化學性質和壓力,形成温度在300-350℃之間。其分解温度在500一600℃之間,分解壓力為2000一7000bar。因 此,剛玉和鈉長石有可能作為分解產物產出。最適於形成鈉雲母的岩石,是構成綠色片岩相區域的低級變質岩系。鈉雲母可能出現於多種多樣的礦物共生組合中。 [2] 

鈉雲母工業應用

鈉雲母(NaAl2[(OH)2/AlSiO3O10])是一種新型礦物原料,屬雲母族礦物。與其它頁硅酸鹽等作對比的研究表明,這種礦物可用於製作高壓器件的墊片。它既可加工成微粉作填料,也具有較好的隔熱和電絕緣性。 [2] 
參考資料
  • 1.    趙珊茸,邊秋娟,王勤燕.結晶學及礦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 2.    劉嘉陵,王福民. 鈉雲母的地質特徵及工業利用[J]. 國外採礦技術快報,1988,(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