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龍大王廟

(冀州市金龍大王廟)

鎖定
金龍大王廟,坐落在河北省冀州市徐家莊鄉淄村村東。該廟有大殿3間,院內有紀念碑兩通,門外有蛟龍碑一通。廟東還有天齊廟、十二郎君廟遺址。
中文名
金龍大王廟
地理位置
冀州市淄村
氣候條件
暖温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開放時間
春節期間三月三廟會期間
門票價格
免費
佔地面積
2.3 公頃
著名景點
蛟龍碑

金龍大王廟寺廟簡介

金龍大廟,坐落在河北省冀州市徐家莊鄉淄村村東。該廟有大殿3間,院內有紀念碑兩通,門外有蛟龍碑金龍廟東還有天齊廟、十二郎君廟遺址。每年農曆三月三日有隆重的廟會,一直延續至今。
清道光年間(1821年前後),該廟宇毀於火災,後在原址縮小範圍再次重建。民國期間由於日本侵略和社會變革,廟宇蕩為平川。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淄村村民對家鄉世代相傳的金龍大王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了挖掘、蒐集和整理,1994年,村民集資重建,院內設有北房“金龍閣大殿”三間,西廂房一間,東側立有張公祠碑記,該碑有劉福、楊根旺撰文,張漢文書丹,趙沛雨鐫刻。院外大門西面立有一塊《福緣善慶》的石碑。
廟名中的金龍是冀州淄村人,姓張,名敕,字延惠。生於明朝洪武3年(1370)。幼而聰穎,賦性慷慨。曾外出教私塾。一次,在豫冀晉三省交界處,遭逢洪水,他率領弟子擋決口,不幸被洪流沖走。督河工向上奏明此事,他被皇帝封為金龍大王。據傳,後來玉帝讓其掌管上界天河,下界黃河。因此,凡船渡黃河時,船家必問:“有冀州人嗎?”船客必回答“有”,以求金龍大王保平安。船客中不管有沒有冀州人都説有,不然不敢開船,擔心金龍大王不保佑。

金龍大王廟歷史背景

據淄村金龍大王廟的碑文記載,金龍四大王,冀州淄村人,原名張敕,字廷惠,行四。生於明洪武三年(1370年)九月二十三日 [1]  。張寶嵌在《金龍大王傳》中,是這樣記載的:“公生而聰穎,賦性慷慨,鬢年入泮,器量異於常人。嗣因屢困闈,有志莫申,遂遨遊海內,無意功名,足跡所至,幾遍天下。當於山東陽河間,設館授徒,藉謀升斗,而莦齋寂寞,子夜熒熒,公處之怡然,殆已做遁世想矣。後隱於青龍山,每見典籍載謝緒昆殉國赴水,封為大王,後以其威靈,助明敗元,以復宋仇,當私心竊慕其為人。永樂十八年,歲次庚子六月大水,黃河決口,災遍魯豫,公斯年五十一歲,睹斯慘狀,頓生悲憫,遂踴身狂瀾,因之殞命,誠能格天,龍門於以合焉。督河工諸人員,奏明此事,遂奉旨亦封為金龍大王……,並沿河立廟,故里建祠,四時饗祀。三月初三,為公受封之日,里人每於此時,演劇紀念,藉表敬仰,流傳至今。

金龍大王廟民間傳説

在冀州民間,還流傳着有關金龍四大王的另類傳説。傳説金龍四大王張敕是一盲者,冀州淄村人,精通八卦六爻,能算人吉凶禍福,知過去未來之事,在十里八鄉很有名氣。在明崇禎年間(1628年~1644年),闖王李自成領導的農民起義軍,攻州克縣,勢如破竹。當李自成的起義軍佔領山西、陝西,打到河南之後,張敕推算出李自成很快就會打到北京,能當上皇帝。於是,他想順應天時,幫着闖王打天下,藉以揚名立萬。考慮再三,決定動身前往河南迎接闖王。
這天,張敕走到河北南部館陶縣境內,路過一個小村子,忽聽到“嘩啦,嘩啦”的攤場曬麥子聲音。他掐指一算,不好,午時三刻有暴雨,這會兒曬麥子豈不淋雨嗎?善良的他趕緊走過去對幹活兒的人講,“快告訴你們家主人,一會兒天要下雨了,趕緊把麥子堆起來吧!”幹活的聽後,趕緊放下手裏的活,一溜小跑兒,去告訴自己的主人,説“外面有個老者給我説,一會兒天要下大雨,別曬麥子了!”主人一聽,説道“真有高人,快請家裏坐!”張敕被請進主人家中,分賓主落座。上茶後,二人攀談起來。主人問“老先生,請問您從何處來,要往何處去呀?”張敕説“鄙人由冀州而來,前往河南,路過貴莊”。又問“先生既然算出有雨,知道有多大嗎?”答曰“雨量很大,立水有三寸二分四毫。”主人説“你算得不錯,跟我算得一模一樣。但我還算出,這雲彩只從我的場邊兒過,下雨的地方離我的麥場有一尺半的距離,淋不了我的麥子,要不咱就等會兒看!”話音未落,一陣電閃雷鳴,暴雨滂沱而下,約莫半小時功夫,雨停了,雨量足有三寸二分四毫深。二人來到場院察看雨情,果然下雨的地方離主人的場院有一尺半之遙,場上曬得麥子安然無恙。見此情景,張敕感到一絲羞愧,自嘆技不如人,連忙告辭上路了。天近傍晚,張敕走到館陶縣城裏,尋找投宿之處。尋到一處客棧,詢問店主有無可住宿之房間,店主説“你住西屋吧!”張敕算出西屋快倒了,就説“我不住西屋,這房子快倒了!”店主答道“不會的,就是倒也得等到明天你起牀之後,咱們可以打賭!”兩人你來我往説了半天,天黑下來了,再找其它店已來不及了,張敕只得在西屋裏安歇下來。第二天醒來,發現房子果然未倒,尋思着“難道自己又算錯了,應該倒啊,再多躺一會兒!”就這樣,他一直躺至巳時(9點~11點),想到還要趕路,才起來梳洗一番。就在他外出倒洗臉水的時候,聽到“轟隆!”一聲,西屋終於倒了。張敕想,果然店主算對了,我又遇到高人了!想來想去,覺得很沒面子,趕緊付了房錢走人。可這店主説什麼也不讓他走,説“彆着急,吃了飯再走!”他拗不過,只好在店裏吃了早點。這時,店主説“我知道你此行的目的,你是急着迎闖王去,對不?”張敕回答“是啊!難道迎闖王有什麼不對嘛?”店主説“要我看,這闖王迎不迎的罷,他造反十八年卻只能做十八天的皇帝,你能沾多大光啊?”張敕聞聽此言,越想越彆扭,拿起行李奔南方而去,走到黃河邊上,望着滔滔黃河水,覺得自己太窩囊了,活在世上還有什麼意思,乾脆一頭扎進黃河,一命嗚呼了!
這年秋天,闖王帶着起義大軍由南向北打到黃河邊上,要過黃河打河北進北京,可當時黃河沒有橋樑,只能靠小船擺渡過河。闖王望着洶湧澎湃的黃河水,思忖着“數萬大軍靠小船過河,太難了!”傳令下去,就地宿營,來日過河。夜裏,與眾將商議渡河之法,最後決定趕緊造大船。第二天一大早,到黃河邊上一看,黃河結了一尺多厚的冰,闖王大喜“天助我也!快快渡河!”過河之後,地方上有人稟告闖王,是冀州的張敕為迎接闖王而顯靈,黃河才封凍了。闖王很感激,認為張敕能在死後顯靈,助朕一臂之力,其忠心可旌可表。立即封張敕為“金龍四大王”,傳令各地建廟供奉。
此後,凡船家要過黃河,開船前都要高喊一聲“有冀州的嗎?”回答説“有”才能開船。如果説“沒有!”船走到河心有可能翻船。據老人們講,如果船上真有冀州人時,過河時會有一尺多長的大紅鯉魚蹦到船上來,船家就説“金龍四大王來看老鄉了,大家趕快行禮吧!”船上的人齊齊跪下,禱告“謝四大王保平安!”,然後,將魚送回水中,船才能順利到達對岸。張敕魂斷他鄉,不忘家鄉百姓,保一方人之平安,其義氣可敬可佩。

金龍大王廟佛事活動

農曆三月初三是金龍大王受封之日,因此每年三月初三都有大型廟會。據《河北省淄村研究會年刊》記載:“清嘉道(嘉慶、道光)之時,廟會極盛,會期四方歸之若市。”這幾天各處商賈雲集,百貨並陳,遠近百餘商工與祈禱香客齊來趕會,他們糊之轎架,焚之黃氏,捐款佈施,不惜重金;付水店的架轎、馮家莊的武術、宋家莊的龍騰舞獅,以及周邊村的信男善女,燒香參拜,馨香禱祝,踩蹬高蹺,舉止中幡,管絃齊鳴,興盛非常。此日到金龍大王廟燒香的人特別多,信眾們虔誠禮佛、燃香、跪拜。祈願世界和平,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金龍大王廟特色美食

遊客也可在當地品嚐一下特色小吃例如:“貼餅子熬小魚”、餄餎、涼粉、老豆腐、煎餅、菜合、豆腐腦、餡餅、扒糕、油炸糕、驢肉、燒雞,鉅鹿腸等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