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黃散

(《經驗良方》)

鎖定
金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經驗良方》。主治咳嗽,因感冒傷冷毒者。
名    稱
金黃散
出    處
《經驗良方》
組    成
金硫黃、甘草
主    治
咳嗽,因感冒傷冷毒者

目錄

金黃散組成

金硫黃五釐,甘草三分。

金黃散用法用量

上為末。一日服盡。

金黃散主治

咳嗽,因感冒傷冷毒者。

金黃散附方

名稱:金黃散
組成:生甘草、黃柏各等分
用法:上為細末。香油調敷,幹摻亦可
主治:臂腿諸爛,不拘遠近皆效
出處:《經驗方》捲上
名稱:金黃散
組成:天花粉一兩,黃柏五兩,薑黃、大黃各五錢,白芷五錢,紫川樸、陳皮、甘草、蒼朮各二兩,天南星二兩
用法:上為末,以瓷器收貯。凡遇紅腫,及夏月火令時,用茶湯同蜜水調敷;如微熱欲作膿者,以葱湯同蜜水調敷;如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附骨癰疽、鶴膝等,俱以葱酒並調;如天泡、火赤遊丹、黃水瘡,俱以板蘭根葉搗汁調和;燙傷,麻油調;其次諸引,又在臨用之際,順合天時調,窺病勢也
主治:癰疽發背,諸般疔瘡,跌僕,濕痰流注,大頭時腫,漆瘡火丹,風熱天泡,肌膚赤腫,乾濕腳氣,婦女乳癰,小兒丹毒等
出處:《外科傳薪集》
名稱:如意金黃散
組成:天花粉(上白)十斤,黃柏(色重者)、大黃、薑黃、白芷各五斤,紫厚朴、陳皮、甘草、蒼朮、天南星各二斤
用法:上㕮咀,曬極乾燥,用大驢磨連磨三次,方用蜜絹羅廚篩出,瓷器收貯,勿令泄氣。凡遇紅赤腫痛,發熱未成膿者,及夏月火令時,俱用茶湯同蜜調敷;如微熱微腫,,及大瘡已成,欲作膿者,俱用葱湯同蜜調敷;如漫腫無頭,皮色不變,濕痰流毒,附骨癰疽,鶴膝風等症,俱用葱酒煎調,如風熱惡毒所生疾患,必皮膚亢熱,紅色光亮,形狀遊走不定,俱用蜜水調敷;如天泡、火丹、赤遊丹、黃水漆瘡,惡血攻注等症,俱用大蘭根葉搗汁調敷,加蜜亦可;湯潑火燒,皮膚破爛,麻油調敷
主治:外科一切癰瘍屬陽證者,及跌打損傷,蟲蛇咬傷①《外科正宗》:癰疽發背,諸般疔腫,跌撲損傷,濕痰流毒,大頭時腫,漆瘡,火丹,風熱天泡,肌膚赤腫,乾濕腳氣,婦女乳癰,小兒丹毒,凡外科一切頑惡腫毒②《金鑑》:小兒玉爛瘡,腑熱內蒸,濕氣外乘,身熱皮紅,能食米麪者③《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瀋陽方):蛇蟲咬傷,蜂蠍螫毒,癬疥濕癩,皮膚瘙癢,凍瘡癢痛
出處:《外科正宗》卷一
功用:《外科十三方考》:清熱、解毒、消腫、定痛
名稱:如意金黃散
組成:天花粉十兩,川黃柏五兩,薑黃五兩,白芷五兩,廣陳皮二兩,甘草二兩,蒼朮二兩,南星二兩,厚朴二兩,石菖蒲二兩,川鬱金二兩,生半夏二兩
用法:上為細末。醋、或蜜、或水、或葱汁水調敷
主治:癰疽發背,諸般疔腫,跌打損傷,濕痰流注,大頭時腫,漆瘡火丹,濕熱天泡,肌膚赤腫,乾濕腳氣,婦女乳癰,小兒丹毒,外科一切頑惡腫毒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