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黃散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鎖定
金黃散,中醫方劑名。出自《聖濟總錄》卷一七五。主治小兒咳嗽。
名    稱
金黃散
出    處
《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組    成
鬱金、防風、皂莢、巴豆、甜消、雌黃
主    治
小兒咳嗽

目錄

金黃散組成

鬱金(入防風去叉、皂莢各半兩,巴豆十四枚,用河水兩碗煮水盡,不用三味,只取鬱金搗為末)一兩,甜消(研)、雌黃(研)各半兩。

金黃散用法用量

上為散。每服一字匕,煎蟬蜕、烏梅湯調下。

金黃散主治

小兒咳嗽。

金黃散附方

名稱:金黃散
組成:川黃連(別為末)一分,胡粉(別研)、龍骨(燒灰,別研)各五錢
用法:上為細末。每用少許敷臍中,時時用
主治:嬰兒臍瘡不愈,風氣傳入經絡,變為癇疾者
出處:《幼幼新書》卷五引張渙方
名稱:金黃散
組成:雌黃、栝樓根、五倍子各等分
用法:上為散。先用温漿洗瘡了,幹貼。如瘡口久不合者,洗了用巴豆一米許,納瘡內,待血出後敷此藥
主治:冷瘡經久不愈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三三
組成:大黃(銼,炒)、鬱金(銼,炒)、鯪鯉甲(炙)、谷精草、龍骨、山梔子仁、木鱉子(去殼)、獨角仙(皂莢株上黑蟲)、烏賊魚骨(去甲)、黃柏(去粗皮)、甘草(銼)、鉛丹、白蘞、不灰木、麒麟竭(研)、黃芩各半兩,膩粉、藜蘆(去苗)各一分
用法:上為散。每看瘡大小摻之,有膿水即用温鹽漿水洗淨敷之,透掌漏瘡,以津調納於瘡內,不過三五上
主治:積年惡瘡,及透掌漏瘡,外臁瘡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二
名稱:金黃散
組成:黃柏一兩、蜜(將蜜塗黃柏,炙,蜜盡為度)二兩
用法:上為散。入麝香半字,同研勻細,幹摻瘡上
主治:惡瘡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