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苞花

鎖定
金苞花(學名:Pachystachys lutea Nees)是爵牀科、金苞花屬的常綠草本植物。葉長圓形或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通常楔形,下面主脈被微柔毛;頂生穗狀花序由密、短的總花梗組成,卵形苞片膜質,下部的近心形,小苞片披針形或匙形,與花萼等長,先端幾具微齒,花冠黃色 [11]  ;花期4-8月,果期7-11月 [12]  。金苞花又名“金苞蝦衣花”,因其形如蝦體,大小苞片均為金黃色,故得此名 [13] 
金苞花原產於秘魯 [14]  ,於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 [15]  ,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16]  ,在巴西、巴拿馬等地也有分佈 [17]  。喜高温、高濕、陽光充足的環境和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較耐陰 [18]  。其繁殖方式一般為扦插繁殖和組培繁殖 [19] 
金苞花葉綠脈奇,花色豔麗,為理想的盆栽植物,園林中常用於室內佈置觀賞,校園內多盆栽,用於點綴辦公室、居室及接待中心,或於窗台、几案、櫥窗,都能使人耳目一新,宛如置身於南國風光之中 [20]  。金苞花的花語和象徵意義是“吉祥,歡暢” [21] 
中文名
金苞花
拉丁學名
Pachystachys lutea Nees
別    名
黃蝦花
珊瑚爵牀
金包銀
金苞蝦衣
花黃色皇后 展開
別名
黃蝦花
珊瑚爵牀
金包銀
金苞蝦衣
花黃色皇后
黃金寶塔 收起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5] 
唇形目
爵牀科
金苞花屬
金苞花
命名者及年代
Nees,1847 [3] 

金苞花植物學史

金苞花又名“金苞蝦衣花”,因其形如蝦體,大小苞片均為金黃色,故得此名 [13] 

金苞花形態特徵

常綠小灌木 [6]  ,高達1米,其莖多分枝,直立,基部逐漸呈木質。葉對生,長達12釐米,亮綠色, [1]  呈披針形,葉脈紋理鮮明葉面皺褶有光澤, [1]  邊緣為波浪形。頂部穗狀花序密集,長達10-15釐米,直立, [1]  呈膜質,由整齊的金黃色心形苞片組成,呈四稜形,花為乳白色、呈唇形,長約5釐米, [1]  由花序基部陸續向上綻開,可保持2-3個月 [1]  [7]  金苞花一般在夏季開花,花期長達2至3個月。 [8] 

金苞花生長環境

金苞花性喜温暖潮濕,忌乾燥炎熱,適宜温度在18—20℃,多生長在排水良好的腐殖質土或沙質壤土。 [2] 

金苞花分佈範圍

金苞花原產於秘魯 [14]  ,現世界熱帶地區廣為栽培,於20世紀80年代引入中國 [15]  ,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16]  ,在巴西、巴拿馬等地也有分佈 [17]  [22] 
金苞花 金苞花

金苞花繁殖方法

金苞花繁殖方式一般為扦插繁殖和組培繁殖 [19] 在中國通常用扦插法進行繁植。 [9] 
主要採用扦插方式繁殖。3-4月,剪取組織充實、未老化的枝條或嫩枝頂梢作插穗,每段長約8-10釐米,剪掉下部葉片,頂端有花苞的也應剪去,以減少葉面水分蒸發。剪取插穗時剪口最好斜剪,以擴大發根面,提高扦插成活率。温度在20-25℃,插後30-35天左右可生根。如果用“根太陽”生根劑處理生根會更快,處理方法為用350倍液和黃泥混合,將插穗剪口蘸點泥漿,待泥漿幹後可插入育苗池。介質可用粗沙或黃泥,插後要用70-80%的遮陽網遮蓋,然後噴透水,此後每天噴1-2次水,保持土壤濕潤即可。温度保持在20-25℃,插後15-18天可生根。 [4] 
金苞花

金苞花栽培技術

金苞花插後管理

金苞花
金苞花(5張)
水分:扦插前要把苗牀澆濕,然後用棍棒打孔後再插。插後要澆透水,使插穗與介質密合。此後正常澆水,保持介質濕潤,每天噴霧1-2次,每次噴水1-2分鐘即可,也可每天噴1次。 [4] 
温度:插穗生根最適温度為20-25℃,如低於20℃,則插穗生根困難、緩慢,高於30℃插穗剪口易受到病菌侵染而腐爛,且温度越高,腐爛的幾率越大。扦插後遇到低温,可用薄膜遮蓋保温。如温度太高,可遮陽降温,遮陽60-80%,同時噴霧,每天2-3次。晴天温度較高時,噴施次數也較多,陰雨天温度較低、濕度較大時,噴施次數減少或不噴。 [4] 
金苞花
金苞花(5張)
濕度:扦插後必須保持空氣相對濕度在75-85%。插穗未生根前一定要用60-80%遮陽網遮蓋,以保持苗牀的空氣濕度,從而保證插穗的成活率。為保持苗牀空氣濕度,每天要給插穗噴霧1-2次,晴天温度越高噴施次數越多。但過度噴霧易導致插穗被病菌侵染而腐爛。 [4] 
光照:扦插後必須用60-80%遮陽網遮蓋,待根系長出後,再逐漸移去遮陽網。 [4] 

金苞花上盆管理

金苞花
金苞花(9張)
修剪:當新栽小苗長出6-8片葉時要及時摘去頂芽,保留下部的3-4片葉,新抽枝條長出5-6片葉時,進行第二次摘心摘去頂芽,如此反覆幾次,可形成豐滿的株形。對於一年生的植株要在春季重剪,每枝留下2-3節,使基部多生枝條,同時還應去除細弱枝、病枝等。 [4] 
澆水:夏季和乾旱季節應經常注意提高花盆周圍的空氣濕度。生長季節不僅要保持盆土濕潤,而且要求有較高的相對空氣濕度,但盆土內不能有積水。春秋兩季每天澆水1次。夏季每天要澆水2-3次,可在每天上午10時前澆1次,下午3點後澆水1次,並適當增加葉面噴水次數。冬季維持盆土稍濕潤即可。 [4] 
金苞花
金苞花(4張)
施肥:生長季節一般每15-20天施一次腐熟的有機肥或尿素+磷酸二氫鉀兑水噴施。切記氮肥不能過多,否則容易造成花莖細長、花量減少。孕蕾期間應向葉面上噴施0.2%磷酸二氫鉀溶液,有利於花多色豔。開花期間要加施兩次磷、鉀肥,以滿足孕蕾開花營養需求。當環境氣温高於35℃或低15℃時,應停止施肥。如果養護過程中,肥料不足,植株生長會減慢,葉色黯淡,花序少而小。另外,不定期添加0.1%的硫酸亞鐵粉末,可保證葉片翠綠有光澤,還可防止葉片出現黃化現象。 [4] 
温度:生長適温為15-25℃,冬季越冬温度宜保持10℃以上,如越冬温度低於4-5℃,植株停止生長,葉片脱落,如果低温持續的時間過長,還會導致根系腐爛,植株死亡。 [4] 
光照:光照不足易導致徒長,枝節變長影響觀賞價值。春秋兩季可接受全光照,夏季高温陽光強烈,需半陰環境,否則易受光照灼傷,出現白化現象。光照充足利於花序着生,但在半陰處生長時,葉片光澤及色澤更美。 [4] 

金苞花病蟲防治

金苞花病害

金苞花 金苞花
常見病害有白粉病,煤污病等。
危害症狀:主要危害葉片、嫩芽、嫩莖。發病時葉片有白色圓形斑。隨着病斑擴展,連接成不規則狀大斑,手摸可有白色粉狀物,發病嚴重時使嫩葉畸形、老葉皺縮、嫩梢萎縮。 [4] 
防治方法:冬季及時清除落葉並燒燬,發病時可噴施70%硫菌靈可濕性顆粒800-1000倍液或25%粉鏽寧可濕性顆粒800-1000倍液噴霧,7-10天1次,連續噴2-3次可有效防治病情。 [4] 
危害症狀:一般發生在葉片及枝梢,症狀是在葉面、枝梢上形成黑色小黴斑,後擴大連片,使整個葉面、嫩梢上佈滿黑黴層。 [4] 
金苞花
金苞花(4張)
防治方法:植株種植不要過密,適當修剪,通風透光。該病發生與分泌蜜露的昆蟲關係密切,噴藥防治蚜蟲、介殼蟲等是減少發病的主要措施。可用40%氧化樂果800倍液或80%敵敵畏1000倍液或代森銨500-800倍液噴霧。7-10天1次,連續噴2-3次,交替使用,以防抗藥性。 [4] 

金苞花蟲害

常見蟲害有紅蜘蛛、蚜蟲等。
危害症狀:主要危害葉片,高温高旱季節危害更嚴重,植株受害後,葉片極易脱落,影響生長。 [4] 
防治方法:早春萌芽前噴施3-5波美度石硫合劑,消滅越冬成蟲,發病期可用40%樂果乳劑800倍液噴施。 [4] 
危害症狀:以口針刺吸金苞花幼芽莖及嫩葉的汁液,致使受害部位呈現斑點或卷葉萎縮,蚜蟲還分泌密露污染植株誘發煤污病等病害。 [4] 
防治方法:在春季氣温回升時,噴速撲殺400-600倍液毒殺孵化卵,並在4-10月蚜蟲高發季節,用蚜蝨淨或蚜蝨靈等,每隔7-10天噴霧1次。 [4] 

金苞花主要價值

金苞花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通常適作會場、廳堂、居室及陽台裝飾。除了作為裝飾品,還可以發展綠植產業,以及種植於花壇、公園等公共場所,用於觀賞。 [1]  [10] 
金苞花 金苞花

金苞花植物文化

金苞花的花語和象徵意義是“吉祥,歡暢” [21] 
參考資料
  • 1.    臧德奎,徐曄春主編.中國景觀植物應用大全 木本卷[M],中國林業出版社,2015.01,第720-721頁
  • 2.    徐曄春,吳棣飛編著.觀賞灌木 第2版[M],中國電力出版社,2013.01,第81頁
  • 3.    Pachystachys lutea Nees  .theplantlist[引用日期2019-04-10]
  • 4.    鍾志銘,陳少萍.金苞花栽培管理[J].中國花卉園藝,2011,(第10期):22-23
  • 5.    金苞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6]
  • 6.    金苞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17]
  • 7.    金苞花 出處《出租車之家》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引用日期2023-03-17]
  • 8.    家庭盆栽金苞花 出處《花卉》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引用日期2023-03-17]
  • 9.    金苞花栽培管理 出處《中國花卉園藝》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引用日期2023-03-17]
  • 10.    金苞花的葉芽繁殖 出處《中國花卉盆景》  .國家科技圖書文獻中心[引用日期2023-03-17]
  • 11.    金苞花 Pachystachys lutea|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種信息系統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24]
  • 12.    讀秀:吳健梅主編,草木南粵,廣東科技出版社,2019.09,第111頁
  • 13.    讀秀:彭世逞,劉方農,劉聯仁主編,木本花卉生產技術,金盾出版社,2012.01,第81頁
  • 14.    讀秀:周曉容編著,家庭養花與園藝療法,復旦大學出版社,2011.03,第40頁
  • 15.    讀秀:何家慶著,中國外來植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1,第207頁
  • 16.    讀秀:彭世逞,劉方農,劉聯仁主編,木本花卉生產技術,金盾出版社,2012.01,第81頁
  • 17.    讀秀:劉海桑著,景觀植物識別與應用,機械工業出版社,2020.04,第190頁
  • 18.    讀秀:樊金萍主編,家庭實用養花手冊,金盾出版社,2015.01,第201頁
  • 19.    讀秀:何家慶著,中國外來植物,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01,第207頁
  • 20.    讀秀:問清泉,楊廷明主編;劉錦程,歐陽炯煒,鄭金城副主編;易桂祥主審,三峽大學校園綠地規劃與園林植物配植,湖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4,第368頁
  • 21.    讀秀:黃一真主編,解讀庭院與植物,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10,第203頁
  • 22.    李沛瓊、李勇藏 主編.《深圳植物誌第三卷》中國林業出版社,2012年12月:第409-410頁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