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腰箭

(菊科金腰箭屬植物)

鎖定
金腰箭(Synedrella nodiflora (L.) Gaertn.)是菊科、金腰箭屬植物。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0.5-1米,基部徑約5毫米,二歧分枝,被貼生的粗毛或後脱毛,節間長6-22釐米,通常長約10釐米。下部和上部葉具柄,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連葉柄長7-12釐米,寬3.5-6.5釐米。頭狀花序徑4-5毫米,長約10毫米,無或有短花序梗,常2-6簇生於葉腋;小花黃色;總苞卵形或長圓形;苞片數個。雌花瘦果倒卵狀長圓形,扁平,深黑色,長約5毫米,寬約2.5毫米,邊緣有增厚、污白色寬翅,翅緣各有6-8個長硬尖刺;冠毛2-5,叉開,剛刺狀,等長或不等長,基部略粗腫,頂端鋭尖。花期6-10月。 [1] 
原產於美洲,廣佈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分佈於東南至西南部各省區,東起台灣,西至雲南。生於曠野、耕地、路旁及宅旁,繁殖力極強。 [1] 
金腰箭提取物對多種果蔬害蟲有較高的驅避、拒食、毒殺、抑制生長髮育等生物活性,是一種潛在新型植物保護劑。 [4]  全草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用於癍痧大熱,感冒發熱;外用於瘡疽疔瘡。 [5] 
(概述圖參考來源: [3] 
中文名
金腰箭
拉丁學名
Synedrella nodiflora (L.) Gaertn.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6] 
菊目
菊科
金腰箭屬
金腰箭
命名者及年代
(L.) Gaertn.,1791
外文名
Axile Arraw

金腰箭植物學史

屬名Synedrella是源自希臘語synedros(意思是放在一起)的衍生物,描述了小花的擁擠,而特定的種加詞nodiflora與植物上部節點周圍的花簇有關。 [2] 

金腰箭形態特徵

金腰箭
金腰箭(13張)
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0.5-1米,基部徑約5毫米,二歧分枝,被貼生的粗毛或後脱毛,節間長6-22釐米,通常長約10釐米。下部和上部葉具柄,闊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連葉柄長7-12釐米,寬3.5-6.5釐米,基部下延成2-5毫米寬的翅狀寬柄,頂端短漸尖或有時鈍,兩面被貼生、基部為疣狀的糙毛,在下面的毛較密,近基三出主脈,在上面明顯,在下面稍凸起,有時兩側的1對基部外向分枝而似5主脈,中脈中上部常有1-4對細弱的側脈,網脈明顯或僅在下面一明顯。頭狀花序徑4-5毫米,長約10毫米,無或有短花序梗,常2-6簇生於葉腋,或在頂端成扁球狀,稀單生;小花黃色;總苞卵形或長圓形;苞片數個,外層總苞片綠色,葉狀,卵狀長圓形或披針形,長10-20毫米,背面被貼生的糙毛,頂端鈍或稍尖,基部有時漸狹,內層總苞片幹膜質,鱗片狀,長圓形至線形,長4-8毫米,背面被疏糙毛或無毛。託片線形,長6-8毫米,寬0.5-1毫米。舌狀花連管部長約10毫米,舌片橢圓形,頂端2淺裂;管狀花向上漸擴大,長約10毫米,檐部4淺裂,裂片卵狀或三角狀漸尖。雌花瘦果倒卵狀長圓形,扁平,深黑色,長約5毫米,寬約2.5毫米,邊緣有增厚、污白色寬翅,翅緣各有6-8個長硬尖刺;冠毛2,挺直,剛刺狀,長約2毫米,向基部粗厚,頂端鋭尖;兩性花瘦果倒錐形或倒卵狀圓柱形,長4-5毫米,寬約1毫米,黑色,有縱稜,腹面壓扁,兩面有疣狀突起,腹面突起粗密;冠毛2-5,叉開,剛刺狀,等長或不等長,基部略粗腫,頂端鋭尖。花期6-10月。 [1]  [7] 

金腰箭近種區別

金腰箭與離藥金腰箭(Eleutheranthera ruderalis (Swartz) Schultz Bipontinus)類似,離藥金腰箭也是熱帶地區常見的雜草。兩者具有相似的生長習性、葉和花,但可以通過離藥金腰箭具有明顯的多毛莖和葉、長莖(並且經常點頭)花頭以及僅存在一種種子而區別開來,沒有邊緣或頂端的剛毛和牙齒。 [2] 
金腰箭舅(Calyptocarpus vialis Lessing)有時會與金腰箭混淆。雖然形態相似,但金腰箭舅更小,是一種弱尾隨和席狀形成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整個熱帶和亞熱帶也很普遍。 [2] 

金腰箭生長環境

生於曠野、耕地、路旁及宅旁,繁殖力極強。 [1]  生長在所有受干擾的熱帶和亞熱帶棲息地,那裏有足夠的土壤水分,可以快速發芽、生長、開花和結實。它在土壤和空氣水分充足(但土壤不飽和)的地方茁壯成長,可以在非常廣泛的土壤中生長(儘管它具有高有機物含量和良好的肥力)。雖然能夠在充足的陽光下生長,但該物種更喜歡光線或陰影。在印度尼西亞生長到海拔1200米。 [2] 

金腰箭分佈範圍

原產於美洲,廣佈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在中國分佈於東南至西南部各省區,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福建、台灣、廣東、香港、澳門、海南、廣西、湖南、湖北、貴州、雲南和四川等地均有歸化。東起台灣,西至雲南。 [1]  [8] 
原產地:阿魯巴、巴哈馬、伯利茲、玻利維亞、巴西(北部、東北部、南部、東南部、中西部)、開曼羣島、哥倫比亞、哥斯達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爾、薩爾瓦多、法屬圭亞那、加拉帕戈斯、危地馬拉、圭亞那、海地、洪都拉斯、牙買加、背風羣島、墨西哥(中部、墨西哥灣、東北部、東南部、西南部)、荷屬安的列斯羣島、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波多黎各、蘇里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特克斯和凱科斯羣島、委內瑞拉(大陸安的列斯羣島、)、向風羣島。 [3] 
引入地:安達曼羣島、安哥拉、印度(阿薩姆邦)、孟加拉國、貝寧、布基納、柬埔寨、喀麥隆、佛得角、加羅林島、中非共和國、乍得、查戈斯羣島、中國、聖誕島、科科斯羣島、科摩羅、庫克羣島、斐濟、每個(佛羅里達、夏威夷、華盛頓)、加蓬、吉爾伯特島、幾內亞比紹、幾內亞灣、科特迪瓦、日本、爪哇、喀山-雷託、拉克代夫羣島、老撾、線路島、馬來西亞、馬爾代夫、馬裏、馬里亞納羣島、馬克薩斯羣島、馬歇爾羣島、毛里求斯、緬甸、尼泊爾、新喀里多尼亞、尼科巴羣島、尼日利亞、紐埃、澳大利亞(北領地、昆士蘭)、琉球羣島、菲律賓、皮特凱恩島、留尼汪島、薩摩亞、塞內加爾、塞舌爾、社會羣島、斯里蘭卡、泰國、多哥、托克勞和馬尼希基、湯加、土阿莫土、圖布艾島、圖瓦盧、越南、贊比亞、扎伊爾。 [3] 
金腰箭分佈圖(綠色:原產地,紫色:引入地) 金腰箭分佈圖(綠色:原產地,紫色:引入地)

金腰箭生長習性

在合適的條件下,金腰箭的生命週期在100多天左右,可以非常迅速地發芽、生長和繁殖,有時每年數次。雖然它更喜歡潮濕的淺色區域,但該物種的可塑性很強,可以在各種熱帶和亞熱帶條件下生長和繁殖。它僅通過種子繁殖,單個植物有時會產生6000多粒種子。射線小花和圓盤小花都產生有活力的種子;圓盤小花種子首先散佈,能夠立即發芽,而射線小花種子隨後釋放,可能休眠數月。種子散佈在土壤、水和植物殘骸以及衣服上,還可能隨風散播。花序兩部分的種子在持續的光照和持續的黑暗中發芽,並且在廣泛的條件下。埋藏的種子在15釐米深的地方可以存活長達一年。已發現伯利茲種植玉米的土壤種含有5700粒活種子/平方米。 [2] 

金腰箭主要價值

金腰箭提取物對多種果蔬害蟲有較高的驅避、拒食、毒殺、抑制生長髮育等生物活性,是一種潛在新型植物保護劑。 [4]  全草可以入藥,具有清熱解毒,散瘀消腫。用於癍痧大熱,感冒發熱;外用於瘡疽疔瘡。 [5] 

金腰箭物種危害

金腰箭是熱帶地區各種蔬菜、種植園和果園作物以及牧場、苗圃、荒地、路邊、菜園、草坪和所有其他受干擾地點的常見雜草和地區。霍爾姆等人(1997年)報告説,金腰箭是50個國家超過28種作物的雜草。它在7個國家被列為嚴重或主要雜草。當出現密集的林分時,金腰箭可能會與蔬菜等低生長作物激烈競爭光照。密集的林分也可能會增加植物周圍的濕度,從而引發真菌疾病。然而,它的根很淺,可能對土壤水分和養分的競爭很差。金腰箭也是根結線蟲的替代宿主。已發現種子是豆科覆蓋作物種子的污染物。 [2]  [8]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