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石鎮

(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下轄鎮)

鎖定
金石鎮,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下轄鎮,屬典型山區農業鄉,地處處通川區西北部,東與安雲鄉接壤,南與雙龍鎮毗鄰,西與堡子鎮相鄰,北與北山鎮碑廟鎮相接。 [3]  轄區總面積59.7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金石鎮户籍總人口18813人。 [4] 
1956年,金山、破石、石觀音3鄉合併為金石鄉。1958年9月,鄉改公社。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3]  2013年7月,將原金石鄉劃歸達州市通川區管轄。 [2]  2015年6月,撤銷金石鄉,設立金石鎮。 [6]  截至2020年6月,金石鎮轄2社區和10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石觀音街33號。 [6] 
2011年,原金石鄉農業總產值12214萬元,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51%。農民人均純收入4980元。財政總收入631.8萬元。 [3]  2018年,金石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4] 
中文名
金石鎮
行政區劃代碼
511702113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四川省達州市通川區
地理位置
處通川區西北部
面    積
59.74 km²
下轄地區
2社區和10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石觀音街33號
電話區號
0818
郵政區碼
635000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
著名景點
月岩梯田
狀元大院
車牌代碼
川S
人    口
18813人(截至2019年末户籍總人口)

金石鎮歷史沿革

金石鎮
金石鎮(2張)
春秋,屬夔子國。
戰國,屬巴國地。
東漢永元二年(90年),屬宣漢縣。
清至民國,屬達縣(今達川區)清風鄉。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置石觀音區蘇維埃。
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置石觀音、金山、高興場3鄉,屬達川區第一區。
1952年3月,置金山、破石、石觀音3鄉,屬達川區第十區。
1956年,金山、破石、石觀音3鄉合併為金石鄉。
1958年9月,鄉改公社。
1983年12月,公社改鄉。 [3] 
2013年7月,將原金石鄉劃歸達州市通川區管轄。 [2] 
2015年6月,四川省政府批覆同意撤銷金石鄉,設立金石鎮。以原金石鄉的行政區域為金石鎮的行政區域。 [6] 

金石鎮行政區劃

金石鎮區劃沿革

明清時期,融江垌轄龍勝的江底、金坑,資源的車田、潯源在內的44個行政村;
2001年,設立金石社區。
截至2011年末,原金石鄉轄金石1個居民委員會,土門、燎原、月岩、四基、吹角、四凡、金山、跑馬、巨家、毅立、火箭、七里、高洞、柳潭、陽鶴、高興、破石17個村民委員會;下設3個居民小組、144個村民小組。 [3] 

金石鎮區劃詳情

截至2020年6月,金石鎮轄2社區和10個行政村, [5]  鎮人民政府駐石觀音街33號。 [6] 
金石鎮區劃詳情
金石社區
土門村
四凡村
跑馬村
火箭村
陽鶴村
柳潭社區
月岩村
金山村
巨家村
七里村
高興村

金石鎮地理環境

金石鎮位置境域

金石鎮地處通川區西北部,距達川區城區69千米,東與安雲鄉接壤,南與雙龍鎮毗鄰,西與堡子鎮相鄰,北與北山鎮碑廟鎮相接。 [3]  轄區總面積59.74平方千米。 [4] 
金石鎮

金石鎮地形地貌

金石鎮地處四川盆東平行嶺谷區、盆中丘陵區、盆周低山區連接地帶。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東南為山區。境內最高點位於貓古山,海拔994米;最低點位於破石街道,海拔300米。 [3] 
金石鎮 金石鎮

金石鎮氣候

金石鎮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夏熱、秋涼,無霜期長。多年平均氣温17.3℃,1月平均氣温6.2℃;8月平均氣温27.3℃。平均氣温年較差1.5℃。生長期年平均322天。無霜期年平均311.9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28.15小時,年總輻射116.4千卡/平方釐米。年平均降水量1211.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數為140.1天,降雨集中在每年的4~10月,7月最多。 [3] 

金石鎮水文

金石鎮境內最大河流為碑牌河,屬巴河流域,長2千米。有土門、郭家灣、花嶺溪水庫。 [3] 

金石鎮自然災害

金石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冰雹、大旱、洪澇、霜凍、雷擊等。 [3] 

金石鎮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末,原金石鄉耕地面積1.9萬畝。 [3] 

金石鎮人口

截至2011年末,原金石鄉轄區總人口19014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2502人,城鎮化率13.2%。另有流動人口423人。總人口中,男性10303人,佔54.2%;女性8711人,佔45.8%;14歲以下3005人,佔15.8%;15~64歲13434人,佔70.7%;65歲以上2575人,佔13.5%。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原金石鄉人口出生率9.1‰,人口死亡率5.7‰,人口自然增長率3.4‰。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312人。 [3] 
截至2017年末,金石鎮常住總人口16570人。 [1] 
截至2019年末,金石鎮户籍總人口18813人。 [4] 

金石鎮經濟

金石鎮綜述

2011年,原金石鄉農業總產值12214萬元,農業增加值佔生產總值的51%。農民人均純收入4980元。財政總收入631.8萬元。 [3] 
2018年,金石鎮有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4] 

金石鎮第一產業

金石鎮糧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麥為主。2011年,原金石鄉生產糧食1.3萬噸,其中水稻5900噸,小麥1100噸。
金石鎮畜牧業以飼養生豬、家禽為主。2011年,原金石鄉飼養生豬3.5萬頭,年末存欄1.9萬頭;家禽飼養量35.4萬羽。
截至2011年末,原金石鄉累計造林1.2萬畝,林木覆蓋率32.5%。水果種植面積1200畝,產量2000噸。 [3] 

金石鎮第二產業

2011年,原金石鄉工業企業3家,職工48人,實現工業增加值30萬元。 [3] 

金石鎮交通運輸

金石鎮境內有金新公路、金龍公路、金碑公路、金北公路過境。
2011年末,原金石鄉有縣鄉級公路2條,總長13.5千米;通村公路17條,總長76千米。貨運車輛56輛,客運車輛5輛;客運總量10.3萬人次,貨運總量1.1萬噸。 [3] 
金石鎮 金石鎮

金石鎮社會事業

金石鎮教育事業

2011年末,原金石鄉有幼兒園7所,在園幼兒281人;小學14所,在校生791人,專任教師45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中學1所,在校生632人,專任教師43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6%,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2011年,原金石鄉教育經費達921.21萬元。 [3] 

金石鎮文體事業

1978年5月,原金石鄉開通有線廣播。2011年末,原金石鄉有線電視用户594户。
2011年末,原金石鄉有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328平方米。 [3] 

金石鎮醫療衞生

2011年末,原金石鄉有各級各類醫療衞生機構18個;病牀15張,固定資產總值153.5萬元。專業衞生人員8人,其中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4人,註冊護士2人。2011年,原金石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9014人,參合率100%。 [3] 

金石鎮社會保障

2011年末,原金石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92户,人數103人,支出19.1萬元,月人均154元;城市醫療救助10人次。
2011年末,原金石鄉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425户,人數626人,支出54.1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96人,支出17.3萬元;農村醫療救助402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08人次,共支出2.2萬元;農村臨時救濟358人次,支出14.3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9人,農作物受災面積302畝,倒塌房屋11間,直接經濟損失32萬元,救災支出11.15萬元,比上年增長10%。
2011年末,原金石鄉國家撫卹、補助類優撫對象212人,撫卹事業支出78萬元。 [3] 

金石鎮郵政電信

2011年末,原金石鄉有郵電代辦所1個。電信服務網點1個;固定電話用户114户,移動電話用户4800户,寬帶接入用户213户。 [3] 

金石鎮歷史文化

  • 名字由來
金石鎮因金山、破石、石觀音三鄉合併置鄉時,取其“金”“石”二字得名。 [3] 

金石鎮風景名勝

金石鎮月岩梯田

金石鎮月岩梯田與千秋榜梯田、龍灣堂梯田、巨家梯田、樊家坪梯田形成了梯田羣,規模宏大,有“達州的哈尼梯田”之稱。
月岩梯田 月岩梯田

金石鎮狀元大院

樊家坪“狀元”大院和金山“天源四合院”等舊時院落10餘處原樣保存完整,交錯相連,氣勢龐大,內藏“儒家文化”、“農耕文化”、“知青文化”遺存。山間有多處古墓羣,以青山溝古墓為最,歷史價值較高。
狀元大院 狀元大院

金石鎮地方特產

金石鎮有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產品達州脆李,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達縣苧麻和達縣烏梅。
  • 達州脆李
達州脆李果實中大,圓形,果頂平或微凸;果面黃綠色,果粉中多、灰白色;縫合線淺、明顯、不對稱;果肉淡黃色,肉質脆,汁液中多,味甜、濃,離核。
2011年12月20日,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達州脆李”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達州脆李
  • 達縣苧麻
達縣苧麻,具有強度好、單纖維支數高、纖維長等特點。達縣苧麻的單纖維強度為35~40克,束纖維強度為52克左右;達縣苧麻平均單纖維支數在1900~2200米/克支,纖維支數最高可達2402米/克支。
2007年03月05日,原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批准對“達縣苧麻”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達縣苧麻
  • 達縣烏梅
烏梅,為薔薇科植物梅,為《藥典》收載品種“耳梅”。烏梅主產在四川、貴州、福建等地,四川達川區是達縣烏梅的原生資源地和主產區,果實橢圓形,青中透黃,種核屬橢圓籽類型,兩側無稜線,呈流線型邊緣。果肉率85.5%,達縣烏梅初加工後成品呈不規則的耳扁球形,直徑1.5~2.3釐米。表面棕黑色至烏黑色,皺縮不平。一端有圓形的果柄痕。果肉柔軟,烏黑色或黑棕色。核堅硬,橢圓形,棕黃色,表面有小凹點。
2010年12月3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達縣烏梅”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達縣烏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