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牛麻花

鎖定
金牛麻花是一種風味小吃,北方稱為油繩,南方常稱為麻花,黃石大冶則俗稱之為“絞條(大冶話讀作搞條)”。
中文名
麻花
外文名
Twisted
分    類
風味小吃
口    味
甜、鹹
主要食材
麪粉

金牛麻花食品簡介

“絞條”,顧名思義就是把發好的麪粉手工搓成小麪條,幾根小麪條像編繩子似地絞纏糾合在一起,做成大的絞條後再放進油鍋裏炸,直到“絞條”自動浮出油麪,色澤慢慢轉黃,撈起來略加晾放,就可以食用的一種風味小吃
相對於其它的小吃食品而言,麻花用料(麪粉、食油、礬、鹼等)平常,製作簡單,成本低廉且不需要多大的場地,所以,民間小作坊隨處可見。
一般人制作的麻花不過是民間麪粉小食品,雖可稍解老少婦孺日常嘴饞,但始終上不得枱面。鄉間田頭雖然不乏提籃挑擔遊鄉者販賣,但商場超市鮮有其身影。
金牛麻花則不同。
它既是一種民間大眾化的小食品,又是能夠上得枱面的地方名點。古時長江各大碼頭、武漢 [2]  、長沙等大城市還開有它的專賣店,而且外形制作美觀。既有傳統的髮辮型、剪刀型,也有令人歎為觀止的鴛鴦型、燕子尾型。甜鹹俱備,風味各異。可煮湯、可炒菜,還可下火鍋。大冶民間巧婦常用金牛麻花製成“麻花紅燒肉”“麻花糊面”“麻花蛋湯”等家常小菜餚來招待親朋好友,深受大家的喜愛。

金牛麻花大冶

民俗文化工作者,先後對金牛麻花的傳播原因、製作工藝進行過考證發掘,認為:古代金牛處在五縣通衢的交通要道,來往客商絡繹不絕,商業發達,手工作坊繁榮,民間食品豐富多樣,這是金牛麻花出世的客觀條件。加之自古就善於經商的“金牛客”散佈五湖四海,“金牛麻花”一出世就隨着“金牛客”的經商洪流流向四面八方。 [1] 

金牛麻花食品歷史

有關文獻記載,早在清末民初,金牛人就在漢口、漢陽、武昌三鎮的僻街小巷,開有數十家金牛麻花店。一些在北京、上海、廣州做生意的金牛客和在台灣、香港、南洋的海外金牛同胞也常寫信回家索寄金牛麻花。
據有關方面的考證,金牛麻花脆酥特色的形成源於獨特的製作工藝。將適量的麥粉、食鹽、礬、鹼混合在一起,用適量的水將其和勻揉活,出條?灑點食醋,成形,下鍋,一環緊扣一環,搓條要輕,出鍋、下鍋要看準火色,油不能太紅,要適時用冷油調油温。麻花起鍋後用密封容器存放,以防軟化變質。
上世紀末,金牛鎮食品廠為尋找“金牛麻花”合作伙伴對外招商時,曾對“金牛麻花”的創始人進行過探究,最後根據民間傳説(依據當時金牛街老人的口頭回憶,無文字根據)認定“金牛麻花”創始人是金牛百年老店“劉福炎麻花店”的老闆劉福炎。
查《大冶縣誌》,幾乎找不出任何佐證金牛鎮食品廠這一説法的文字材料。“劉福炎麻花店”也沒有在《大冶縣誌》留下記載,單憑金牛鎮食品廠一家之言,即便是劉福炎真的存在,仍然無法確定他到底是金牛麻花的創始人還是“金牛麻花的經營者、傳播者”。倒是新《大冶縣誌》第七章輕工業第205頁關於大冶的地方食品中提到,金牛麻花很可能始創於清末民初。
值得注意的是,《陽新縣誌》有一則關於“金牛麻花”的記載,説生於1887年死於1947年的金牛鋪人王瘌子王賢珠1898年去陽新油貨鋪當學徒,成年後獨創“王瘌子酥麻花”。 [1] 

金牛麻花食品分類

王瘌子酥麻花分甜鹹兩類,長不到兩寸,成品造型美觀獨特。其製作方法與普通麻花略有不同,和麪時用水較少,用麻油較多;改一次熱炸為數次冷炸:即油下鍋加熱至沫盡煙起時,端鍋離火,待油温稍降投下麻花胚子,油冷後,又加熱,如此反覆直至麻花焦黃起鍋。這樣炸出的麻花香酥異常,入口即溶,與金牛麻花特點完全相符。
從王瘌子的生平以及《大冶縣誌》《陽新縣誌》關於金牛麻花的記載,筆者推斷,金牛麻花的創始人應該是移居陽新的金牛人王瘌子。經他的手將王瘌子酥麻花傳回家鄉金牛,再傳向四方八面。慢慢“王瘌子酥麻花”就漸漸變成了“金牛麻花”。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