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毓黼

鎖定
金毓黻(1887-1962),又名毓紱,號靜庵, 齋名靜晤室、千華山館,漢族,遼寧遼陽人。 金毓黼是20世紀上半葉很有成就的史學家。他的《中國史學史》是中國史學史在開創時期的代表性著作,主要論述史官、史家、史籍的產生及官史、私史之區別;史學之重點在撰史、論史兩個方面;撰史途徑中的兩個轉折;史料在史學發展中的重要地位等。
中文名
金毓黼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887年
逝世日期
1962年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職    業
歷史學家、教育家
出生地
遼寧遼陽
代表作品
中國史學史
靜庵

金毓黼人物生平

1907年,畢業於遼陽啓化高等小學,繼升讀奉天省立中學堂。
1913年秋,考入北京大學文科。
1916年,北京大學畢業。返東北,任奉天省立第一中學教員。其後任瀋陽文學專門學校等校教員。
1925年,任奉天省議會秘書。
1929年3月,任東北行政委員會秘書。
1930年3月,任遼寧省政府秘書長。
1931年3月,受聘為瀋陽東北大學大學委員會委員。5月,任遼寧省政府委員兼教育廳廳長。
1931年底,即“九 一八”事變爆發後,為日軍拘捕。
1932年夏,為臧式毅保釋後,任偽滿奉天公署參事官。冬,改任偽滿奉天圖書館副館長。
1933年10月,任偽日滿文化協會理事,兼協會《滿洲學報》主編。
1934年秋,任偽奉天通志館總纂,兼東北大學史地系教授。
1935年1月,隨臧式毅赴日本。
1936年4月,復往日本。
1936年7月,化名乘輪返國赴上海。隨後靠蔡元培介紹,任南京中央大學史學系教授,兼任行政院參議。
1937年4月,任安徽省政府委員兼秘書長。11月辭職赴重慶。
1938年春,任中央大學史學系教授兼主任。
1939年,在川北三台東北大學主持東北史地經濟研究室。
1941年秋,任東北大學史學教授兼文科研究所主任。
1943年春,與李濟、傅斯年發起組織中國史學會。秋,兼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幹部學校教授。
1944年4月,任中央大學文學院院長。
1945年9月,任國民政府監察院監察委員,仍任中央大學教職。
1946年夏,隨東北視察團前往東北,併兼教育部輔導委員會委員,清理戰時文物損失委員會東北區代表,視察東北文物。
1947年1月,辭監察委員及中大教授職務,改任國史館纂修;4月教育部任為瀋陽博物館籌備委員會主任;秋,前往北平任國史館北平辦事處主任,併兼瀋陽東北大學史學系教授。
1949年1月,國史館駐平辦事處併入北京大學,任北大文科研究所教授,並至輔仁大學兼課。
1952年9月,調任中國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第三所研究員。
1962年8月3日在北京逝世。

金毓黼主要著作

渤海國志長編》、《遼海叢書總目提要》、
《中國史》、《東北古印鈎沉》、《遼會要作法》、
《東北通史》、《中國史學史》、《宋遼金史》、
《明清內閣大庫史料》(第一輯明代)等。
編有《文溯閣四庫全書書前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