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朝年號

鎖定
金朝始於1115年(遼天祚帝天慶五年、北宋徽宗政和五年)完顏阿骨打建國,止於1234年(金哀宗天興三年、宋理宗端平元年)哀宗自殺,凡九帝一百二十年。
中文名
金朝年號
分    類
年號
起    止
1115年——1234年
代表人物
完顏阿骨打、完顏亮、完顏守緒
代表年號
天會、正隆、大定
年號相關
大定之治

金朝年號金朝皇帝年號

1114年女真族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次年於會寧府稱帝建國,國號金,建元收國。1125年滅遼,1127年攻佔北宋東京。1153年海陵王遷都燕京(中都)。1214年金宣宗在蒙古攻勢下被迫遷都南京(開封)。1232年金哀宗奔蔡州。1234年宋蒙聯軍攻克蔡州,金哀宗自殺,金末帝死於亂軍之中,金亡。凡九帝一百二十年。
皇帝
年號
時長
干支(改元)
公元起止
2年
乙未
1115——1116
7年
丁酉
1117——1123
太宗完顏晟
1—13
癸卯(九月)
1123——1135
熙宗完顏亶
天會
13—15
乙卯(正月)
1135——1137
3年
戊午
1138——1140
9年
辛酉
1141——1149
海陵王完顏亮
5年
己巳(十二)
1149——1153
4年
癸酉(三月)
1153——1156
6年
丙子(二月)
1156——1161
世宗完顏雍
29年
辛巳(十月)
1161——1189
章宗完顏璟
7年
庚戌
1190——1196
5年
丙辰(十一)
1196——1200
8年
辛酉
1201——1208
衞紹王完顏永濟
3年
己巳
1209——1211
2年
壬申
1212——1213
1年
癸酉(五月)
1213
宣宗完顏珣
5年
癸酉(九月)
1213——1217
6年
丁丑(九月)
1217——1222
2年
壬午(八月)
1222——1223
8年
甲申
1224——1231
1年
壬辰
1232
3年
壬辰(四月)
1232——1234
(本表與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附錄的中國紀年表一致 [1] 
其他年號:
1、盛昌
金哀宗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初九,哀宗不欲做亡國之君,禪位於完顏承麟,並説:“朕所以付卿者,豈得己哉;以朕肌肥,不便鞍馬。城陷之後,馳突必難。顧卿平昔以疾聞,且有將略可稱。萬一得免,使祚胤不絕,此朕之志也。”次日完顏承麟即皇帝位,年號盛昌。此時宋蒙聯軍已經攻破外城,金哀宗上吊自殺;完顏承麟率軍拒敵,也死於亂軍之中 [2]  。史家推測完顏承麟在位不足一時辰,為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廟號昭宗。
盛昌年號《金史》中未作記載,此號見於王應麟《玉海》,未言何主。李兆洛《紀元編》認為是完顏承麟的年號 [3] 

金朝年號宋遼金夏年號對照

金朝年號金太祖完顏旻

金太祖完顏旻(1068—1123),又名完顏阿骨打,女真族。遼天祚帝天慶四年(1114年),阿骨打起兵反遼。次年正月,阿骨打稱帝建國,都會寧府,國號大金,建元收國天輔七年(1123年)八月病逝,年五十六 [5]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西夏
公元1115年
乙未年
金太祖收國元年
遼天祚帝天慶五年
宋徽宗政和五年
西夏崇宗雍寧二年
公元1116年
丙申年
金太祖收國二年
遼天祚帝天慶六年
宋徽宗政和六年
西夏崇宗雍寧三年
公元1117年
丁酉年
金太祖天輔元年
遼天祚帝天慶七年
宋徽宗政和七年
西夏崇宗雍寧四年
公元1118年
戊戌年
金太祖天輔二年
遼天祚帝天慶八年
宋徽宗政和八年
宋徽宗重和元年
西夏崇宗雍寧五年
公元1119年
己亥年
金太祖天輔三年
遼天祚帝天慶九年
宋徽宗重和二年
宋徽宗宣和元年
西夏崇宗元德元年
公元1120年
庚子年
金太祖天輔四年
遼天祚帝天慶十年
宋徽宗宣和二年
西夏崇宗元德二年
公元1121年
辛丑年
金太祖天輔五年
遼天祚帝保大元年
宋徽宗宣和三年
西夏崇宗元德三年
公元1122年
壬寅年
金太祖天輔六年
遼天祚帝保大二年
宋徽宗宣和四年
西夏崇宗元德四年
公元1123年
癸卯年
金太祖天輔七年
遼天祚帝保大三年
宋徽宗宣和五年
西夏崇宗元德五年

金朝年號金太宗完顏晟

金太宗完顏晟(1075—1135),又名完顏吳乞買,金太祖之弟,金朝第二位皇帝。天輔七年八月,太祖崩。九月,吳乞買即皇帝位,改元天會。天會三年(1125年)二月,俘天祚帝,遼亡。遼亡後,金軍趁勢南下侵宋,並於天會四年(宋欽宗靖康元年)閏十一月破汴京城,次年,擄徽、欽二帝及宋宗室北歸。天會十三年(1135年)正月二十五日,完顏晟病逝,年六十一 [6]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西夏
公元1123年
癸卯年
金太宗天會元年
宋徽宗宣和五年
遼天祚帝保大三年
西夏崇宗元德五年
公元1124年
甲辰年
金太宗天會二年
宋徽宗宣和六年
遼天祚帝保大四年
西夏崇宗元德六年
公元1125年
乙巳年
金太宗天會三年
宋徽宗宣和七年
遼天祚帝保大五年
西夏崇宗元德七年
公元1126年
丙午年
金太宗天會四年
宋欽宗靖康元年
-
西夏崇宗元德八年
公元1127年
丁未年
金太宗天會五年
宋欽宗靖康二年
宋高宗建炎元年
西夏崇宗元德九年
西夏崇宗正德元年
公元1128年
戊申年
金太宗天會六年
宋高宗建炎二年
西夏崇宗正德二年
公元1129年
己酉年
金太宗天會七年
宋高宗建炎三年
西夏崇宗正德三年
公元1130年
庚戌年
金太宗天會八年
宋高宗建炎四年
西夏崇宗正德四年
公元1131年
辛亥年
金太宗天會九年
宋高宗紹興元年
西夏崇宗正德五年
公元1132年
壬子年
金太宗天會十年
宋高宗紹興二年
西夏崇宗正德六年
公元1133年
癸丑年
金太宗天會十一年
宋高宗紹興三年
西夏崇宗正德七年
公元1134年
甲寅年
金太宗天會十二年
宋高宗紹興四年
西夏崇宗正德八年
公元1135年
乙卯年
金太宗天會十三年
宋高宗紹興五年
西夏崇宗大德元年

金朝年號金熙宗完顏亶

金熙宗完顏亶(1119—1150),金太祖嫡長子完顏宗峻金徽宗)之子,金朝第三位皇帝。天會十三年(1135年)正月二十六日完顏亶即位為帝,沿用天會年號。皇統九年十二月初九(1150年1月9日),完顏亶被海陵王完顏亮弒殺,年三十一。完顏亮即位,降其為東昏王。金世宗即位後,恢復完顏亶帝號,上廟號閔宗。大定二十七年,改上廟號熙宗。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西夏
公元1135年
乙卯年
金熙宗天會十三年
宋高宗紹興五年
西夏崇宗大德元年
公元1136年
丙辰年
金熙宗天會十四年
宋高宗紹興六年
西夏崇宗大德二年
公元1137年
丁巳年
金熙宗天會十五年
宋高宗紹興七年
西夏崇宗大德三年
公元1138年
戊午年
金熙宗天眷元年
宋高宗紹興八年
西夏崇宗大德四年
公元1139年
己未年
金熙宗天眷二年
宋高宗紹興九年
西夏崇宗大德五年
公元1140年
庚申年
金熙宗天眷三年
宋高宗紹興十年
西夏仁宗大慶元年
公元1141年
辛酉年
金熙宗皇統元年
宋高宗紹興十一年
西夏仁宗大慶二年
公元1142年
壬戌年
金熙宗皇統二年
宋高宗紹興十二年
西夏仁宗大慶三年
公元1143年
癸亥年
金熙宗皇統三年
宋高宗紹興十三年
西夏仁宗大慶四年
公元1144年
甲子年
金熙宗皇統四年
宋高宗紹興十四年
西夏仁宗人慶元年
公元1145年
乙丑年
金熙宗皇統五年
宋高宗紹興十五年
西夏仁宗人慶二年
公元1146年
丙寅年
金熙宗皇統六年
宋高宗紹興十六年
西夏仁宗人慶三年
公元1147年
丁卯年
金熙宗皇統七年
宋高宗紹興十七年
西夏仁宗人慶四年
公元1148年
戊辰年
金熙宗皇統八年
宋高宗紹興十八年
西夏仁宗人慶五年
公元1149年
己巳年
金熙宗皇統九年
宋高宗紹興十九年
西夏仁宗天盛元年

金朝年號海陵王完顏亮

海陵王完顏亮(1122—1161),金太祖庶長子完顏宗幹金德宗)之子,金朝第四位皇帝。皇統九年十二月初九,完顏亮弒殺熙宗,自立為帝,改元天德。天德五年(1153年)三月,遷都燕京,改元貞元。正隆六年(1161年)九月,完顏亮發兵攻宋。十一月,完顏亮在瓜洲渡死於兵變,在位十二年,年四十 [7]  ,無廟號。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西夏
公元1149年
己巳年
海陵王天德元年
宋高宗紹興十九年
西夏仁宗天盛元年
公元1150年
庚午年
海陵王天德二年
宋高宗紹興二十年
西夏仁宗天盛二年
公元1151年
辛未年
海陵王天德三年
宋高宗紹興二十一年
西夏仁宗天盛三年
公元1152年
壬申年
海陵王天德四年
宋高宗紹興二十二年
西夏仁宗天盛四年
公元1153年
癸酉年
海陵王天德五年
海陵王貞元元年
宋高宗紹興二十三年
西夏仁宗天盛五年
公元1154年
甲戌年
海陵王貞元二年
宋高宗紹興二十四年
西夏仁宗天盛六年
公元1155年
乙亥年
海陵王貞元三年
宋高宗紹興二十五年
西夏仁宗天盛七年
公元1156年
丙子年
海陵王貞元四年
海陵王正隆元年
宋高宗紹興二十六年
西夏仁宗天盛八年
公元1157年
丁丑年
海陵王正隆二年
宋高宗紹興二十七年
西夏仁宗天盛九年
公元1158年
戊寅年
海陵王正隆三年
宋高宗紹興二十八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年
公元1159年
己卯年
海陵王正隆四年
宋高宗紹興二十九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一年
公元1160年
庚辰年
海陵王正隆五年
宋高宗紹興三十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二年
公元1161年
辛巳年
海陵王正隆六年
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三年

金朝年號金世宗完顏雍

金世宗完顏雍(1123—1189),金太祖第三子完顏宗輔金睿宗)之子,金朝第五位皇帝。海陵王完顏亮南征南宋時,完顏雍為東京遼陽府留守。正隆六年(1161年)十月初七,完顏雍被擁立為帝,改元大定 [8]  。十一月,完顏亮死於兵變。十二月,完顏雍抵達中都,控制朝局。金朝在金世宗時進入治世,史稱大定之治。大定二十九年正月初二,崩,年六十七。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西夏
公元1161年
辛巳年
金世宗大定元年
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三年
公元1162年
壬午年
金世宗大定二年
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四年
公元1163年
癸未年
金世宗大定三年
宋孝宗隆興元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五年
公元1164年
甲申年
金世宗大定四年
宋孝宗隆興二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六年
公元1165年
乙酉年
金世宗大定五年
宋孝宗乾道元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七年
公元1166年
丙戌年
金世宗大定六年
宋孝宗乾道二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八年
公元1167年
丁亥年
金世宗大定七年
宋孝宗乾道三年
西夏仁宗天盛十九年
公元1168年
戊子年
金世宗大定八年
宋孝宗乾道四年
西夏仁宗天盛二十年
公元1169年
己丑年
金世宗大定九年
宋孝宗乾道五年
西夏仁宗天盛二十一年
公元1170年
庚寅年
金世宗大定十年
宋孝宗乾道六年
西夏仁宗乾祐元年
公元1171年
辛卯年
金世宗大定十一年
宋孝宗乾道七年
西夏仁宗乾祐二年
公元1172年
壬辰年
金世宗大定十二年
宋孝宗乾道八年
西夏仁宗乾祐三年
公元1173年
癸巳年
金世宗大定十三年
宋孝宗乾道九年
西夏仁宗乾祐四年
公元1174年
甲午年
金世宗大定十四年
宋孝宗淳熙元年
西夏仁宗乾祐五年
公元1175年
乙未年
金世宗大定十五年
宋孝宗淳熙二年
西夏仁宗乾祐六年
公元1176年
丙申年
金世宗大定十六年
宋孝宗淳熙三年
西夏仁宗乾祐七年
公元1177年
丁酉年
金世宗大定十七年
宋孝宗淳熙四年
西夏仁宗乾祐八年
公元1178年
戊戌年
金世宗大定十八年
宋孝宗淳熙五年
西夏仁宗乾祐九年
公元1179年
己亥年
金世宗大定十九年
宋孝宗淳熙六年
西夏仁宗乾祐十年
公元1180年
庚子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年
宋孝宗淳熙七年
西夏仁宗乾祐十一年
公元1181年
辛丑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一年
宋孝宗淳熙八年
西夏仁宗乾祐十二年
公元1182年
壬寅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二年
宋孝宗淳熙九年
西夏仁宗乾祐十三年
公元1183年
癸卯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三年
宋孝宗淳熙十年
西夏仁宗乾祐十四年
公元1184年
甲辰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四年
宋孝宗淳熙十一年
西夏仁宗乾祐十五年
公元1185年
乙巳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
宋孝宗淳熙十二年
西夏仁宗乾祐十六年
公元1186年
丙午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六年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西夏仁宗乾祐十七年
公元1187年
丁未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七年
宋孝宗淳熙十四年
西夏仁宗乾祐十八年
公元1188年
戊申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八年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
西夏仁宗乾祐十九年
公元1189年
己酉年
金世宗大定二十九年
宋孝宗淳熙十六年
西夏仁宗乾祐二十年

金朝年號金章宗完顏璟

金章宗完顏璟(1168—1208),金世宗完顏雍第二子完顏允恭金顯宗)之子,金朝第六位皇帝。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六月,太子完顏允恭病逝。次年,世宗立完顏璟為皇太孫。大定二十九年正月,世宗崩,完顏璟即皇帝位,次年改元明昌 [9]  。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病逝,在位凡二十年,年四十一。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西夏
公元1190年
庚戌年
金章宗明昌元年
宋光宗紹熙元年
西夏仁宗乾祐二十一年
公元1191年
辛亥年
金章宗明昌二年
宋光宗紹熙二年
西夏仁宗乾祐二十二年
公元1192年
壬子年
金章宗明昌三年
宋光宗紹熙三年
西夏仁宗乾祐二十三年
公元1193年
癸丑年
金章宗明昌四年
宋光宗紹熙四年
西夏仁宗乾祐二十四年
公元1194年
甲寅年
金章宗明昌五年
宋光宗紹熙五年
西夏桓宗天慶元年
公元1195年
乙卯年
金章宗明昌六年
宋寧宗慶元元年
西夏桓宗天慶二年
公元1196年
丙辰年
金章宗明昌七年
金章宗承安元年
宋寧宗慶元二年
西夏桓宗天慶三年
公元1197年
丁巳年
金章宗承安二年
宋寧宗慶元三年
西夏桓宗天慶四年
公元1198年
戊午年
金章宗承安三年
宋寧宗慶元四年
西夏桓宗天慶五年
公元1199年
己未年
金章宗承安四年
宋寧宗慶元五年
西夏桓宗天慶六年
公元1200年
庚申年
金章宗承安五年
宋寧宗慶元六年
西夏桓宗天慶七年
公元1201年
辛酉年
金章宗泰和元年
宋寧宗嘉泰元年
西夏桓宗天慶八年
公元1202年
壬戌年
金章宗泰和二年
宋寧宗嘉泰二年
西夏桓宗天慶九年
公元1203年
癸亥年
金章宗泰和三年
宋寧宗嘉泰三年
西夏桓宗天慶十年
公元1204年
甲子年
金章宗泰和四年
宋寧宗嘉泰四年
西夏桓宗天慶十一年
公元1205年
乙丑年
金章宗泰和五年
宋寧宗開禧元年
西夏桓宗天慶十二年
公元1206年
丙寅年
金章宗泰和六年
宋寧宗開禧二年
西夏襄宗應天元年
公元1207年
丁卯年
金章宗泰和七年
宋寧宗開禧三年
西夏襄宗應天二年
公元1208年
戊辰年
金章宗泰和八年
宋寧宗嘉定元年
西夏襄宗應天三年

金朝年號衞紹王完顏永濟

金衞紹王完顏永濟(?—1213),金世宗完顏雍第七子,金章宗叔父,金朝第七位皇帝。章宗承安二年(1197年),封為衞王。泰和八年(1208年)十一月,章宗崩逝,無子,遺詔衞王即位。至寧元年(1213年)八月,完顏永濟被胡沙虎毒殺。宣宗貞祐四年,諡其曰“紹”。無廟號。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西夏
公元1209年
己巳年
衞紹王大安元年
宋寧宗嘉定二年
西夏襄宗應天四年
公元1210年
庚午年
衞紹王大安二年
宋寧宗嘉定三年
西夏襄宗皇建元年
公元1211年
辛未年
衞紹王大安三年
宋寧宗嘉定四年
西夏襄宗皇建二年
西夏神宗光定元年
公元1212年
壬申年
衞紹王崇慶元年
宋寧宗嘉定五年
西夏神宗光定二年
公元1213年
癸酉年
衞紹王崇慶二年
衞紹王至寧元年
宋寧宗嘉定六年
西夏神宗光定三年

金朝年號金宣宗完顏珣

金宣宗完顏珣(1163—1224),金世宗完顏雍之孫、金顯宗完顏允恭庶長子、金章宗完顏璟異母兄,金朝第八位皇帝。至寧元年(1213年)八月,胡沙虎毒殺衞紹王完顏永濟後擁立完顏珣為帝,改元貞祐。貞祐二年,宣宗迫於蒙古軍事壓力遷都南京(開封),次年,中都被蒙古攻佔。元光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1224年1月14日),完顏珣在南京病逝,年六十一 [10]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西夏
公元1213年
癸酉年
金宣宗貞祐元年
宋寧宗嘉定六年
西夏神宗光定三年
公元1214年
甲戌年
金宣宗貞祐二年
宋寧宗嘉定七年
西夏神宗光定四年
公元1215年
乙亥年
金宣宗貞祐三年
宋寧宗嘉定八年
西夏神宗光定五年
公元1216年
丙子年
金宣宗貞祐四年
宋寧宗嘉定九年
西夏神宗光定六年
公元1217年
丁丑年
金宣宗貞祐五年
金宣宗興定元年
宋寧宗嘉定十年
西夏神宗光定七年
公元1218年
戊寅年
金宣宗興定二年
宋寧宗嘉定十一年
西夏神宗光定八年
公元1219年
己卯年
金宣宗興定三年
宋寧宗嘉定十二年
西夏神宗光定九年
公元1220年
庚辰年
金宣宗興定四年
宋寧宗嘉定十三年
西夏神宗光定十年
公元1221年
辛巳年
金宣宗興定五年
宋寧宗嘉定十四年
西夏神宗光定十一年
公元1222年
壬午年
金宣宗興定六年
金宣宗元光元年
宋寧宗嘉定十五年
西夏神宗光定十二年
公元1223年
癸未年
金宣宗元光二年
宋寧宗嘉定十六年
西夏神宗光定十三年

金朝年號金哀宗完顏守緒

金哀宗完顏守緒(1198—1234),金宣宗完顏珣第三子,金朝第九位皇帝。元光二年十二月二十三日,即皇帝位,以明年為正大元年。正大四年(1227年),蒙古滅西夏。天興元年(1232年),蒙古包圍汴京,完顏守緒逃往歸德(今河南商丘)。天興二年,歸德形勢惡化,又逃往蔡州(今河南汝南)。天興三年(1234年)正月初十,宋蒙聯軍攻破蔡州,完顏守緒自縊殉國,羣臣上廟號哀宗。同日,剛即帝位不久的完顏承麟死於亂軍之中,金國至此滅亡 [11] 
公元紀年
干支紀年
西夏
公元1224年
甲申年
金哀宗正大元年
宋寧宗嘉定十七年
西夏獻宗乾定二年
公元1225年
乙酉年
金哀宗正大二年
宋理宗寶慶元年
西夏獻宗乾定三年
公元1226年
丙戌年
金哀宗正大三年
宋理宗寶慶二年
西夏獻宗乾定四年
西夏末帝寶義元年
公元1227年
丁亥年
金哀宗正大四年
宋理宗寶慶三年
西夏末帝寶義二年
公元1228年
戊子年
金哀宗正大五年
宋理宗紹定元年
-
公元1229年
己丑年
金哀宗正大六年
宋理宗紹定二年
公元1230年
庚寅年
金哀宗正大七年
宋理宗紹定三年
公元1231年
辛卯年
金哀宗正大八年
宋理宗紹定四年
公元1232年
壬辰年
金哀宗開興元年
金哀宗天興元年
宋理宗紹定五年
公元1233年
癸巳年
金哀宗天興二年
宋理宗紹定六年
公元1234年
甲午年
金哀宗天興三年
宋理宗端平元年

金朝年號其他年號

金朝統治地區其他勢力年號 [4] 
國號
稱號
君主
年號
起止
時長
對應金朝紀年
-
劉豫
1130——1137
8年
天會八年——十一年
大蒙古
祖元帝
熬羅孛極烈
天興
1147——?
皇統七年——?
-
-
移刺窩幹
天正
1162正月—九月
8月
大定元年
耶律德壽、陁鎖
身聖
1196十月—十一月
1月
承安元年
-
天賜
1214
1年
貞祐二年
天順
1214五月—十二月
7月
貞祐二年
漢興帝
張致
龍興
1216——1217
2年
貞祐四年——五年
-
郝定
順天
1216
1年
貞祐四年
參考資料
  •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北京:商務印書館出版社,2012:1774
  • 2.    金昭宗  .王朝網絡[引用日期2015-01-02]
  • 3.    李崇治.中國曆代年號考:中華書局,2001年
  • 4.    金朝年號  .年號[引用日期2015-01-02]
  • 5.    《金史 太祖本紀》:(天輔七年)八月辛巳朔,日有食之。乙未,次渾河北。諳班勃極烈吳乞買率宗室百官上謁。戊申,上崩於部堵濼西行宮,年五十六。
  • 6.    《金史 太宗本紀》:十三年正月丙午朔,日有食之。己巳,上崩於明德宮,年六十一。庚午,諳班勃極烈即皇帝位於柩前。三月庚辰,上尊諡曰文烈皇帝,廟號太宗。
  • 7.    《金史 本紀第五》:十一月庚午,左司郎中兀不喝等聞赦,入白東京即位改元事,上拊髀嘆曰:“我本欲滅宋後改元大定,豈非天命乎?”出其書示之,即預志改元事也。以勸農使完顏元宜為浙西道兵馬都統制,刑部尚書郭安國副之。上駐軍江北。遣武平總管阿鄰先渡江至南岸,失利。上還和州,遂進兵揚州。甲午,會舟師於瓜洲渡,期以明日渡江。乙未,浙西兵馬都統制完顏元宜等軍反,帝遇弒,崩,年四十。
  • 8.    《金史 世宗本紀》:(十月)丙午,慶雲見,官屬諸軍勸進,固讓良久,於是親告天太祖廟,還御宣政殿,即皇帝位。以完顏謀衍為右副元帥,高忠建元帥左監軍,完顏福壽右監軍,盧萬家奴顯德軍節度使。丁未,大赦,改元大定。
  • 9.    金史 本紀第十九 世紀補  .國學導航[引用日期2021-03-11]
  • 10.    《金史 宣宗本紀》:(元光二年十二月)丁亥,上不豫,免朝。戊子,皇太子率百官及王妃、公主入問起居。己丑,復入問起居。庚寅,上崩於寧德殿,壽六十有一。
  • 11.    《金史 哀宗本紀》:(天興)三年正月壬寅,冊柴潭神為護國靈應王。甲辰,以近侍分守四城。戊申,夜,上集百官,傳位於東面元帥承麟,承麟固讓。詔曰:“朕所以付卿者,豈得已哉?以肌體肥重,不便鞍馬馳突。卿平日捷有將略,萬一得免,祚胤不絕,此朕志也。”己酉,承麟即皇帝位。百官稱賀。禮畢,亟出捍敵,而南面已立幟。俄頃,四面呼聲震天地。南面守者棄門,大軍入,與城中軍巷戰,城中軍不能御。帝自縊於幽蘭軒。末帝退保子城,聞帝崩,率羣臣入哭,諡曰哀宗。哭奠未畢,城潰,諸禁近舉火焚之。奉御絳山收哀宗骨瘞之汝水上。末帝為亂兵所害,金亡。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