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唇蘭屬

鎖定
金唇蘭屬(學名:Chrysoglossum Blume)是蘭科下個一個屬。地生蘭,具匍匐根狀莖和假鱗莖。假鱗莖圓柱狀,直立,頂生l枚葉。葉卵形,橢圓形至矩圓狀披針形,具摺扇狀脈,有柄。花葶從根狀莖上長出,直立,較長,被數枚鞘;總狀花序疏生多朵花;花較小或中等大;萼片相似;側萼片基部不合生,具囊狀的、短的萼囊;花辦近似側萼片,但較狹;唇辦以1個活動關節連接於蕊柱足末端,無明顯的爪,基部兩側具耳,中部3裂,側裂片直立,中裂片凹陷,唇盤上具褶片;蕊柱細長,稍向前弓曲,基部具粗短的蕊柱足,兩側具翅,翅在蕊柱中部或上部具2個向前伸展的臂;蕊喙短而寬,先端截形,不裂;花葯半球形,2室;藥帽前端具短尖;花粉團2個,蠟質,圓錐形,附着於鬆散的粘質物上。 [1] 
約6種,分佈於東南亞至太平洋島嶼、喜馬拉雅地區和我國南部。我國僅有金唇蘭1 種,產台灣和雲南。 [1] 
本屬植物很近吻蘭屬, 主要區別在於本屬的蕊柱足內側具1個肥厚而深裂的胼胝體,胼胝體垂直於蕊柱基部,唇瓣基部的關節在胼胝體腔之下。一些學者主張本屬與吻蘭屬合併。 [1] 
(概述圖引自 [2] 
中文名
金唇蘭屬
拉丁學名
Chrysoglossum Blume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單子葉植物綱
微子目
蘭科
金唇蘭屬

金唇蘭屬形態特徵

金唇蘭 金唇蘭 [3]
地生草本,具匍匐根狀莖和圓柱狀假鱗莖。葉1枚,較大,具長柄和摺扇狀脈。花葶從根狀莖上發出,直立,較長;總狀花序疏生多數花;花小至中等大;萼片相似;側萼片基部彼此不連接,僅貼生於蕊柱足而形成短的萼囊;花瓣近似於側萼片而較狹;唇瓣以1個活動關節連接於蕊柱足末端,無明顯的爪,基部兩側具耳,中部3裂;側裂片直立;中裂片凹陷;唇盤上面具褶片;蕊柱細長,稍向前彎,基部具粗短的蕊柱足,內側具1個肥厚而深裂的胼胝體垂直於蕊柱基部,兩側具翅;翅在蕊柱中部或上部具2個向前伸展的臂;蕊喙短而寬,先端截形,不裂;花葯半球形,2室;藥帽前端具短尖;花粉團2個,蠟質,圓錐形,附着於鬆散的粘質物上。 [4] 
本屬模式種:Chrysoglossum ornatum Bl. [4] 
吻蘭屬與金唇蘭屬在形態上極相近,所以有些學者如台灣應紹舜先生就主張吻蘭屬併入金唇蘭屬。然而,《中國植物誌》18卷蘭科的作者仍主張兩屬獨立。因為這兩屬的區別就在於吻蘭屬兩枚側萼片在基部合生而形成狹長的萼囊;金唇蘭屬則兩枚萼片在基部不合生,萼囊短而寬。 [5] 

金唇蘭屬種類分佈

全屬約5種,分佈於熱帶亞洲和太平洋島嶼。中國僅見1種,分佈於南部。 [4] 

金唇蘭屬代表物種

金唇蘭ChrysoglossumornatumBl.
金唇蘭 金唇蘭
假鱗莖在根狀莖上彼此相距1-2釐米,近圓柱形,長約5釐米,具1個節,被鞘。葉紙質,長橢圓形,長20-34釐米,寬4.5-7.5釐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並下延為長達10釐米的柄,具5條脈,兩面無毛。花葶長達50釐米,無毛,被4-5枚鞘;總狀花序疏生約10朵花;花苞片披針形,比花梗和子房短,長1-1.3釐米,先端漸尖;花綠色帶紅棕色斑點;中萼片長圓形,長1.2-1.4釐米,寬3毫米,先端稍鈍,具5條脈;側萼片鐮刀狀長圓形,長1.1-1.3釐米,寬3.5毫米,先端稍鈍,具5條脈;萼囊圓錐形,長約2毫米;花瓣相似於側萼片而較寬;唇瓣白色帶紫色斑點,長8-10毫米,基部兩側具小耳並伸入萼囊內,3裂;側裂片直立,卵狀三角形,先端圓形;中裂片近圓形,凹陷;唇盤上具3條褶片,中央1條較短;蕊柱白色,長6-8毫米,基部擴大,具長約3毫米的蕊柱足;蕊柱翅在蕊柱中部兩側各具1枚倒齒狀的臂。花期4-6月。 [3] 
產台灣(台北、南投、高雄等地)和雲南(勐臘、勐海、臨滄、景東、瀘水一帶)。生於海拔700-1700米的山坡林下陰濕處。也分佈於尼泊爾、錫金、不丹、柬埔寨、越南、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菲律賓和太平洋一些島嶼。模式標本採自印度尼西亞(爪哇)。 [3] 

金唇蘭屬相關類羣

金唇蘭屬 Chrysoglossum Bl.
吻蘭屬 Collabium Bl.
密花蘭屬 Diglyphosa Bl.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