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各莊村

(河北省霸州市下轄村)

鎖定
金各莊村位於霸州市北5公里,106國道東側,廊霸路與國道接交處,西鄰田各莊村,北鄰羅卜營村,東靠牤牛河,總面積1680畝,耕地900畝,270户,總人口1180人,漢族。農作物以小麥、玉米、葡萄、林果為主,全村共有私營企業8攤,主要是印刷、丙綸紗、板房、壓鋼設備,有服務性門市部140個,主要人事行業是飯店、加工、汽車配件維修、商店、建材、加油站、配貨站等30種,總收入1200萬元,人均佔有4500元。
中文名
金各莊村
行政區類別
村莊
地理位置
河北省霸州市
人口數量
1180人

金各莊村建制沿革

金各莊建於民國時期,原是滿族愛新覺羅,後來因為清朝的滅亡才遷徙到此處,改姓為金,民族改為漢族,後來陸續遷來樊姓,信姓等。

金各莊村主要成績

近年來取得的主要成績
近年來,金各莊村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比翼雙飛,在農業上該村發跡以前的種植型式,調整產業結構,增加高效田,發展經濟田面積,由原來的以糧為主到現在的以經濟作物為主,該現在的農業主要以林果、大棚、葡萄、蔬菜為主,大大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在發展私營企業和多種經營上,該村主要是分兩步走。一是招商引資,充分利用該村優越的位置,加大招商力度,幾年來,該招商項目十個,總投資4500萬元,為該村安排就業200餘人。二是發展多種經營,由於該村位置優越,近靠霸州市區,該發展了經濟小區一條街,投資700多萬元建築門市部140個,從事加工、維修、飲食、汽配件、醫療、加油站等服務行業,僅此就為該村人均增加收入萬餘元。全村共有機動車40多輛有的出租,有的搞長途運輸。1985年以來,該村共打機井30眼,滿足農業需要,打350米深井一眼,用於村民生活用水,50噸水塔一座,自來水管道户户通,企業、門市人全部通。投資14萬元改建村委會辦公29間,為建“兩室”、“五規範一滿意”標準、有規範的村務公開欄。1995年,被廊坊市人大常委會評為雙基建設先進村街。幾年來,村領導班子曾多次被市、鎮兩級評為先進村街、文明村街、小康村、安定村街、招商先進村街等表彰。
省政府提出“三年大變樣”方針以後,村兩委班子抓住有利時機,積極召開村民代表大會,研究出了適合該村發展的拆遷改造方案,提出以“家家住新房、户户有門店、集體有收入、人人有股份”為原則,以打造精品社區,全面提升霸州市整體城市形象為目標,分步分期,將金各莊村改造成集居住、商業、娛樂、休閒為一體的花園式社區。
金各莊村黨支部、村委會一班人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南,深入貫徹十七大精神,緊抓“三個文明”建設不放鬆,以“雙基”建設為切入點,在原有組織建設的基礎上,不斷完善農村新運行體制,又相應建起了電教室、老年人協會等組織,並配備了電視、VCD等硬件設備,定期對黨員幹部進行學習培訓。以“五個好”為標準,團結務實,奮鬥拼捕,大力推進“兩講一建”活動的深入開展,從而使該村各項經濟指標得至蓬勃發展。

金各莊村大事記

自成立人民公社以後,該村共分多生產隊至1969年合併生產隊為一層樓,分糧食隊、畜牧隊、園田隊、棉花隊四個隊。1970年,分為三個生產隊,並打機井47眼;1981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2年,大包乾;1985年,取消生產隊組織,全村合併土地,按人頭分配;1986年,安裝自來水;1987年,翻蓋學校24間,安裝暖氣;1993年,打深水井一眼,供人民生活用水;1994年,蓋大隊辦公室23間;1995年,發展落成經濟開發區一條街,建設門市140個,完全由村民經營;1996年,雙基建設被廊坊市委評為“先進單位”;2002年,該村村志編纂完成。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