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金不換正氣散

(中藥)

鎖定
金不換正氣散,中醫方劑名。出自《壽世保元》。具有除濕寬滿,和胃止嘔之功效。主治小兒四時傷寒,瘟疫時氣,山嵐瘴氣。症見寒熱往來,嘔吐,腹瀉。
中文名
金不換正氣散
藥品類型
中醫方劑
出    處
《壽世保元》
功    用
除濕寬滿,和胃止嘔

金不換正氣散組成

蒼朮(米泔水浸)、半夏(湯洗薑汁炒)各二錢(6g),陳皮一錢五分(4.5g),厚朴(去皮薑汁炒)、甘草各八分(2.4g),藿香三錢(9g)。

金不換正氣散用法用量

共研為粗末。1日1劑,加姜棗煎服。

金不換正氣散主治

小兒四時傷寒,瘟疫時氣,山嵐瘴氣。

金不換正氣散運用

本方以寒熱往來,嘔吐,腹瀉為診斷要點。

金不換正氣散加減化裁

有濕,加白朮、茯苓,名除濕湯。頭痛加川芎、白芷。潮熱加柴胡、黃芩。口燥心煩加柴胡、幹葛。冷瀉不止加木香、訶子、肉豆蔻。瘧疾加常山、檳榔、草果。痢疾加黃連、枳殼,去藿香。咳嗽加桔梗、杏仁、五味子。喘急加麻黃、蘇子、桑白皮。身體疼痛加麻黃、桂枝,赤芍。感寒腹痛加乾薑、官桂。嘔逆加丁香、砂仁。氣塊加三稜、枳殼、檳榔、小茴香。熱極,大便不通加大黃、芒硝。腹脹加香附、枳殼、白豆蔻。胸脅脹滿加枳實、砂仁、莪術。兩足浮腫加木瓜、大腹皮、五加皮。加人蔘、茯苓、草果,名人蔘養胃湯。加川芎、官桂,煎吞安腎丸,治脾、胃、肝、腎俱虛,風人四體:筋骨緩弱不仁,仍早晨常服炒黑豆淋酒。一論傷風傷寒,頭目不清,如被疫氣所侵之人,少覺頭昏腦悶,急取嚏之,毒氣隨散,永無傳染,真仙方也。

金不換正氣散使用注意

忌生冷、不潔飲食。

金不換正氣散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1、《壽世保元》:“金不換正氣散蒼朮(米泔浸)二錢,陳皮一錢五分,厚朴(去皮,薑汁炒)八分,藿香三錢,半夏(湯泡,薑汁炒)二錢,甘草八分。上銼,姜、棗煎服。”
方論選錄:
1、《經驗良方全集》:“金不換正氣散:治四時感冒,瘟疫時氣,及山嵐瘴氣,寒熱往來,霍亂吐瀉,下痢赤白。或出遠方不服水土等症。白朮(炒)一錢,陳皮一錢,厚朴(姜炒)二錢,生薑煎服,如有別症,隨病加藥二三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