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寒熱往來

鎖定
寒熱往來是發熱與惡寒交替出現的一種熱型,其熱時自熱而不覺寒,其寒時自寒而不覺熱。與惡寒發熱的寒熱同時並作不同。《類證活人書》:“往來寒熱者,陰陽相勝也。陽不足則先寒後熱,陰不足則先熱後寒。”其病機是邪入半表半里,樞機不利而致。
中醫病名
寒熱往來
外文名
Chill-Heat Alternating
就診科室
中醫科
常見病因
邪入少陽、濕熱鬱阻、瘧疾等
常見症狀
惡寒與發熱交替發作

目錄

寒熱往來病因

①邪入少陽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兼有心煩喜嘔,不思飲食,口苦咽乾,目眩,舌邊紅,苔薄白,脈弦數。②濕熱鬱阻往來寒熱如瘧,口渴心煩,脘悶,腹脹,嘔惡身熱,午後較重,入夜尤甚,天明得汗諸症稍減,但胸腹灼熱不除,苔黃白而膩,脈弦數。③瘧疾寒熱往來,反覆發作,發有定時,先惡寒,甚者寒戰,繼則壯熱,最後汗出通身,熱退身和,同時伴有頭痛如裂,周身乏力,肢體疼痛,口渴引飲。如此反覆發作,脈弦。

寒熱往來辯證施治

1.邪入少陽
(1)證候傷寒表邪不解,邪氣往裏傳,但未入裏,而在表裏之間。此時正邪相爭,就會出現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等。這種邪氣在表裏之間,中醫把它叫做少陽病。此病既不在表,也不在裏,所以,發汗、清裏均當所忌。
(2)治則清解邪熱,和解少陽。
(3)主方小柴胡湯隨證加減,靈活化裁。
(4)方藥柴胡、黃芩、生薑、半夏、黨蔘、大棗、甘草。
2.熱入血室
(1)證候婦女月經前後,或月經適來,外感風寒,惡寒發熱,或外感後月經來潮,邪氣乘虛侵入子宮,化熱與瘀血相結,也會產生寒熱往來,並同時伴有胸脅下滿,如結胸狀,晝則明瞭,暮則譫語,如見鬼狀,少腹疼痛等。子宮中醫又稱血室,血室為肝經所營,本病系熱入血室之病。
(2)治則清肝泄熱為主,佐以清營祛瘀。
(3)主方小柴胡湯。加丹皮、赤芍、澤蘭、焦山梔。
(4)方藥柴胡、黃芩、生薑、半夏、黨蔘、大棗、甘草。
3.瘧疾
(1)證候主證,也有寒熱往來,其中有l天發作1次的,有2天發作1次的,也有3天發作1次的。瘧疾的往來寒熱是發有定時。其因是感受瘧邪引起,且多發生的夏秋季節。此病發作,先為背部發冷,肌膚起粟,呵欠頻頻,接着寒顫鼓頷,肢體酸楚,再接着則是高熱如灼,頭痛如破,口渴喜冷,最後遍身汗出,熱退身和,前後過程約2小時左右。其特徵是往來寒熱,發作有時,每次證狀基本相同。
(2)治則祛邪截瘧。
(3)主方截瘧七寶飲或小柴胡湯隨證化裁,
(4)方藥常山、草果、厚朴、檳榔、青皮、陳皮、甘草(截瘧七寶飲);柴胡、黃芩、生薑、半夏、黨蔘、大棗、甘草(小柴胡湯)。於發作前2小時左右服之。
4.濕熱鬱阻
(1)證候濕温、邪熱濕濁留戀三焦,伏而不解,三焦氣化失司,氣機受阻,也會出現寒熱起伏,其狀如瘧之證。由於此證系由濕熱鬱結上中下三焦引起,所以,臨牀上,除寒熱如瘧之證外,每每伴有胸脘脹悶,腹脹,尿黃而少,苔膩,脈滑數等。
(2)治則分消濕熱,宣展氣機。
(3)主方黃連温膽湯隨證加減。
(4)方藥黃連、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竹茹、枳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