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野戰食品

鎖定
野戰條件下無需加工或稍加調製即可食用的制式食品。
中文名
野戰食品
出    處
《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
野戰條件下,無需加工或稍加調製即可食用的制式食品。軍用食品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壓縮食品和脱水食品等。野戰食品按食用環境,分為普通野戰食品和特種野戰食品;按使用對象人數,分為通用單兵食品和通用集體食品。具有體積小、重量輕,攜帶、食用方便和耐儲存等特點。通常按餐份或日份包裝,普通野戰食品主要供陸勤人員戰時中度勞動消耗食用,熱能每餐4500千焦耳~5000千焦耳;特種野戰食品主要供應特種部隊及特殊環境執勤的部隊食用,熱能每餐5000千焦耳~5500千焦耳。世界許多國家的軍隊都有自己的野戰食品系列,以適應不同作戰羣體和不同兵種的需要。美國軍隊的野戰食品,有普通野戰食品和特種野戰食品。普通野戰食品包括單兵快餐口糧、T口糧、組合式集體口糧等。單兵快餐口糧是以軟包裝為主的餐份食品,共有24個餐譜,每餐提供約5434千焦耳熱量,並配有無火焰加熱墊。T口糧是集體食品,為淺盤狀,可快速加熱。組合式集體口糧含有半成品食品、只需要用炊事設備加熱即可食用的口糧和現成的商業化食品,每餐份供50人食用,是美軍戰場飲食保障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特種野戰食品有攻擊食品包、北極口糧、遠程巡邏食品包等。遠程巡邏食品是在熱食供應困難時食用,主要由冷凍脱水食品和軟包裝食品組成,可即食,也可覆水後食用。英國軍隊的野戰食品,包括普通野戰食品和特種野戰食品。其中普通野戰食品有24小時普通口糧和集體口糧。24小時普通口糧有4個餐譜,即早點、快餐、主餐各一份和補充飲料一份,集體口糧分10人口糧和4人口糧兩種。特種野戰食品有24小時北極口糧等,採用脱水食品,適用於寒區作戰。俄羅斯軍隊的野戰食品,由小分隊配套口糧和乾糧組成,配有面包乾、濃縮食品塊、糖、茶和固體燃料,可加熱食用。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革命戰爭年代作戰時食用的熟食品,主要是炒米、炒麪、飯糰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供應過壓縮乾糧,後來發展成以壓縮乾糧、脱水米飯、脱水面條和罐頭為主的野戰食品。隨着國家食品工業的發展,野戰食品已由原來單一的壓縮乾糧發展到主副食配套的餐份食品,並運用自加熱技術實現熱食化,初步形成野戰食品系列。如911型普通單兵食品、單兵自熱食品,特種單兵食品有傘兵口糧和偵察兵食品,集體食品有型和2000B型集體食品等。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髮展,野戰食品將主要向系列化、標準化方向發展,其接受性和食用性將進一步提高,保存期和保鮮性將進一步延長;發展高熱能、小體積和功能食品,採用可食性包裝材料;固體燃料和無火焰加熱器與野戰食品配套,實現野戰食品熱食化;發展特殊地區和特殊作戰環境下食用的特種食品。
發佈者: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 [1] 
參考資料
  • 1.    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編審室.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