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經西涯

鎖定
《重經西涯》是明代詩人李東陽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首聯寫經過西涯看到景象,頷聯寫西涯的田地和柳樹,頸聯寫西涯的房屋,尾聯寫山城的春天到來。全詩語言平淡自然,富有實感,呈現一派春色無邊的景緻,匠心獨運的將宏觀與微觀景物相結合來描寫自然。
作品名稱
重經西涯
作    者
李東陽
創作年代
明代
出    處
《李東陽集》
作品體裁
七言律詩

重經西涯作品原文

重經西涯1
缺岸危橋斷復行,野人相見不通名2
轆轤聲裏田田水3,楊柳枝頭樹樹鶯4
看竹東林無舊主5,買山南國有新盟6
不知城外春多少,芳草晴煙已滿城。 [1] 

重經西涯註釋譯文

重經西涯詞句註釋

1.西涯:指北京市什剎海西北角玉河水圍之地,處於什剎海的核心地帶。
2.野人:素未謀面的人。
3.轆轤:用以汲取井水的起重工具。 田田水:每一處田裏都灌了水。
4.樹樹鶯:每一棵樹上都有鶯啼。
5.“看竹”句:指其舊宅早已易主,有人謂東陽遷居西城後在什剎海仍有別墅。
6.“買山”句:東陽之祖籍在湖南茶陵,此語或表今後高老南返意願,後實際未實現。 [2] 

重經西涯白話譯文

再次經過西涯那殘缺岸邊的危橋,素未謀面的人遇見也不互相告知名諱。
水井打水的軲轆聲不停,每一處田裏都灌了水。 楊柳樹上爬滿黃鶯。
遙看竹林東邊已經沒有原來的主人,在南方購買一處宅院。
不知道西涯城外的春天到來多久了,春天的香草已經鋪滿整個山城。

重經西涯創作背景

這首詩作於弘治十二年(1499年)。西涯是李東陽的祖居,他的童年、少年,是在這裏度過的,後來便以西涯自號。他在內閣任職後,遷入孝宗所賜的新居,可他對西涯故仍然情深,於是作者創作這首詩。 [3] 

重經西涯作品鑑賞

重經西涯作品賞析

詩的前四句描寫西涯的城郊風光。詩人重經故居,但見缺岸危橋,風景依舊,而離開此地已久,迎面碰到的農民都已經不相識了春光之中轆轤聲響,農民正辛勤地在車水灌溉,黃鶯兒在柳樹枝頭宛轉嬌啼。詩用了“田田”、“樹樹”這對疊詞,分別寫出了水田相連、鶯聲成陣的景象,將西涯的自然風光描寫得有聲有色。詩的後四句寫詩人重經西涯的感想。“看竹”二句寫人事的變遷。前句寫西涯舊鄰的物故。李東陽另一首《重經西涯》詩有“舊鄰十室九易主”之句,意思相近後一句寫詩人準備離職後去江南居住。據李東陽(文後稿)卷十《奉謙齋徐先生書》記載,他曾託徐溥(號謙齋)在常州購置田地數畝,以備自己離職後去那裏居住。結尾二句,詩人將西涯的春景進一步擴大,寫北京城內外已充滿春光。
這首詩描寫北京城內外的普通景物與日常生活清新流麗,具有真情實感。它在表達對北京景物的觀感時,還做到了微觀與宏觀相結合,對西涯的岸、橋、田、樹作了細緻的微觀描寫又對北京城內外的春光作了宏觀的鳥瞰。 [4] 

重經西涯名家點評

北京燕山出版社主編喬晨華《中學古典詩歌閲讀與欣賞》:“這首詩,前四句寫西涯的風光,後四句寫詩人重經西涯的感受,清新流麗,既有西涯的微觀描寫,又有京城內外的宏觀鳥瞰,構成了一幅普通景物與日常生活的圖畫,字裏行間流露出詩人的真切感受。” [5] 

重經西涯作者介紹

李東陽(1447-1516),字賓之,號西涯。湖廣茶陵(今屬湖南)人。天順八年(1464年)進士,官至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李東陽上承台閣體,下啓“前後七子”,以他為首的茶陵詩派,力主宗法杜甫。著有《懷麓堂集》《懷麓堂詩話》等。 [6] 
參考資料
  • 1.    (明)李東陽撰;周寅賓,錢振民校點.李東陽集 2,:嶽麓書社,2008.12:第857頁
  • 2.    北京什剎海研究會,什剎海風景區管理處編著.詩文薈萃什剎海:北京出版社,1998.01:第55頁
  • 3.    喬晨華著.中學古典詩歌閲讀與欣賞: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0:第305-306頁
  • 4.    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元明清詩鑑賞: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第113頁
  • 5.    喬晨華著.中學古典詩歌閲讀與欣賞: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10:第306頁
  • 6.    方笑一主編.中華經典詩詞2000首 第9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8.03:第1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