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新做人

(美國作家歐·亨利創作的短篇小説)

鎖定
《重新做人》是美國作家歐·亨利創作的短篇小説,首次出版於1909年。
該小説寫一個專幹撬保險庫的強盜,從監獄釋放後,在偶然際遇中得到愛情的感化,又在偶然的事件中冒着重新被捕的危險做了一件救人的好事而感化了搜捕的偵探,得到重新做人的機會。該小説不僅有強盜和保險庫,還有少女和愛情。因而小説寫得既富於傳奇色彩,又帶有戀歌情調,給人一種清新明麗、歡快輕鬆的藝術感染。 [2] 
作品名稱
重新做人
外文名
A Retrieved Reformation
作    者
【美】歐·亨利
文學體裁
短篇小説
首版時間
1909年
字    數
約4千字

重新做人內容簡介

服刑的強盜吉米被州長赦免出獄,卻又重操舊業,使得偵探本·普賴斯不得不決定重新逮捕他。在偵探的跟蹤追捕中,吉米愛上了安娜貝爾小姐而得到愛情的感化,從此洗手不幹而經營鞋店開始新的生活。但在一次偶然事故中,為了從保險庫裏救出小孩,吉米就在偵探的注視下公開亮相,“故技重演”而開啓了保險庫,最終感化了正要逮捕他的本·普賴斯。 [2] 

重新做人人物介紹

吉米·瓦倫汀
因盜竊而入獄的犯人。他守監規,在監獄製鞋工場勤勤懇懇縫着鞋幫,老老實實地接受勞動改造。他有善心,出獄後,見到車站門口行乞的盲人,即扔給剩下的一枚銀幣。但他畢竟是一個強盜,剛一出獄仍原性不改,不斷給保險箱裏有存款的人家增添麻煩。作案手段越來越高明,失竊數字越來越驚人,終於引起了警方的注意。他有愛情美夢,當他來到艾爾摩爾,正躊躇滿志,充滿活力。他在街道上與當地銀行家的女兒安娜貝爾小姐邂逅,即一見鍾情,直勾勾地瞅着她,忘了自己是誰,彷彿成了另一個人。為了接近安娜貝爾小姐,他決心在艾爾摩爾經營鞋店,以“斯潘塞”的化名開始他的新生活。他在社交界獲得了成功,交了許多朋友,贏得了當地人士的尊敬,也贏得了安娜貝爾小姐的愛情。愛情的甜蜜,新生活的幸福,又促使他與過去徹底決裂。在一次偶然事故中,為了從保險庫裏救出小孩,吉米重現強盜原形開啓保險庫的精彩表演,不僅叫在場的人着魔,而且也使冤家對頭普賴斯大為感動。 [2] 
本·普賴斯
著名的偵探,瞭解吉米的作案習慣。吉米出獄後重操舊業,他開始追蹤吉米,來到了艾爾摩爾。他在艾爾摩爾銀行目睹吉米營救被困保險庫中的小女孩後,放棄了逮捕吉米的機會,轉身離去。 [2] 

重新做人作品鑑賞

主題思想
《重新做人》講述的是一個浪子回頭的故事。以盜竊保險櫃為生的吉米·瓦倫汀在接受法律制裁後並未洗心革面,而是立馬重操舊業,又幹起了撬保險箱盜竊的行當。可是一次意外的相遇,讓吉米對安娜貝爾小姐一見鍾情,並由此展開人生全新的一頁。“一陣突如其來,脱胎換骨的愛情之火把吉米·瓦倫汀燒成了灰燼,從灰燼中重生的鳳凰拉爾夫·斯潘塞先生在艾爾摩爾安頓下來。”法律的制裁沒有給吉米帶來絲毫的改變,而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卻能讓一個人鳳凰重生,重新走上正途。愛情讓他認清了曾經不堪的過去,也讓他意識到生命的意義。正如他自己所説:“如今我老老實實地過活,兩星期後,我將同世界上最好的姑娘結婚,這才是生活,正直的生活。現在即使給我一百萬,我也不會去碰人家的一塊錢了。”“她相信我。我怎麼也不會再幹不光明的事了。”這樣一個浪子回頭的形象讓讀者們相信其實善念一直存在於吉米的內心深處。可能是人生境遇的原因讓他走上了邪途,而愛情的鼓舞又讓其內心的真與善再次綻放。這就是人性的力量,可以在瞬間改變一個人的人生軌跡,也同樣改變了故事的結局。故事的最後,前來拘捕吉米的偵探在看到他的解救行為之後也悄然離去了。在人性的力量面前,法律也脱去了冰冷的外衣。在愛與寬容的關懷下,人性中向善的本質得以激發。歐·亨利讓人們相信,人性比法律具有更為強大的改造力量。在他的筆下,一個個浪子在真情真愛面前幡然悔悟,重新走上正途。
在歐·亨利的故事中,人性中的善與惡並不是涇渭分明,非此即彼的。而這也正是對於複雜人性的真實刻畫。在面對殘酷的社會現實時,迫於生活的壓力,他的主人公們也可能表現出暫時的失衡。而這種以愛為出發點的惡的表象往往最終以峯迴路轉的姿態得到圓滿的解決。這樣的“歐·亨利式的結尾”其實也反映出作者本人對於“人之初,性本善”的一種堅持。 [3] 

重新做人作品影響

由於歐·亨利的《重新做人》寫得富於戲劇性又有精彩的情節內容,使得吉米·瓦倫汀成為了美國眾口皆碑的人物。因為廣度的流傳,最終《重新做人》被搬上了美國舞台。 [2] 

重新做人作者簡介

歐·亨利(O.Henry,1862年—1910年),美國短篇小説家,因構思精巧、戛然收尾的“歐亨利結尾”聞名於世,其創作主要集中在1898年到1910年,作品主要聚焦美國城市和西部生活以及拉丁美洲生活,對社會現象的呈現頗具象徵意味。 [1] 
參考資料
  • 1.    程曉靜,汪陽.《咖啡館裏的世界公民》主題新探[J].休閒,2020(15):45-47.
  • 2.    阮温凌,歐·亨利,王仲年.從保險庫走出來的新人——《重新做人》的兩個“感化”與生活原型[J].名作欣賞,1999(02):69-77.
  • 3.    楊波, 盧靜, 楊麗華等. 論歐·亨利小説中的人性之美[J]. 文學教育(中), 2014, (4):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