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

鎖定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原名重慶醫學院基礎醫學部(校本部)於1956年成立。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基礎醫學部抽調一半(約100多名)基礎醫學師資組成的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部的教師隊伍,他們為該校的基礎醫學教育與學科建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勳。1996年基礎醫學部更名為基礎醫學院。歷經近50年的建設與發展,基礎醫學院已成為學校最大的教學單位和校本部最大的科研單位,在整個學校的工作中佔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中文名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
原    名
重慶醫學院基礎醫學部
成立時間
1956年
更名時間
1996年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詳細信息

他們中不少是國內外知名的醫學教育家和學科帶頭人,儘管這批老專家大都不在現有崗位上,但 學院現有物理學、數學、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學、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病原生物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病理解剖學、病理生理學、免疫學、法醫學、放射醫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電子顯微鏡、計算機共15個教研室和機能實驗中心。醫學物理學、生物化學、機能學、普通生物學、人體解剖學、微生物與免疫學、組織學與胚胎學、病理解剖學教學實驗室被評為重慶市教委合格實驗室。通過中央與地方經費的投入,近年已建設成立顯微互動形態學實驗室,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其實驗室條件已達國內先進水平。學院現有市級重點課程三門,即病理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病原生物學,其中病理解剖學和組織胚胎學被評為市級精品課程,病理生物學被評為學校精品課程。學院承擔着臨牀醫學、兒科醫學、醫學檢驗、公共衞生、護理、藥學、口腔、麻醉、影像等30餘個專業的博、碩士生、留學生、七年制與五年制本科、成教、高職等公共基礎與醫學基礎教學任務,開設理論課程80餘門,實驗課程300餘門。教學工作量佔全校教學計劃的近50%,年均教學工作量約5萬學時。
學院以教學為中心工作,以本科教育為主體,旨在為培養和造就知識結構合理,理論基礎紮實,實踐動手能力強,創新意識突出,能適應新世紀要求的高素質醫學人才奠定基礎。在當今醫學人才培養的國內外形勢下,學院以轉變教學觀念,更新教學思想為先導,以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為生命線;以學科與課程建設為龍頭,不斷帶動基礎醫學課程體系及內部改革為主題;以引入現代化教育技術,改革教學方法為手段,以建立較完善的醫學基礎教學組織和管理機制為保障來提升基礎醫學教學水平。近年來已立項的省級和校級教改課題20餘項,獲省級人民政府教學改革一等獎等多項教學成果獎,發表改革論文200餘篇,有20餘位本科生獲全國大學生挑戰杯金銀獎和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比賽一、二等獎。
學院現有基礎醫學病原生物學博士點、生物醫學工程組織與細胞工程、生物信息學博士點、基礎醫學一級學科碩士點、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生理學、細胞生物學與遺傳化學、生物醫學信息技術、組織工程與細胞工程5個二級學科碩士點。現有博士導師29人,碩士導師60人,年均招收博、碩士生100餘名。學院有生物化學與分子藥理學市級重點實驗室;有人體解剖學、法醫學、病理學和生物醫學工程4個省級重點學科;有基礎醫學研究所,應用解剖學研究室,腫瘤病理生理研究室、免疫學研究室等7個校屬研究機構。學院以學科建設為龍頭,積極圍繞生命科學前沿,組織多學科配合攻關,調動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實現了基礎醫學博士點零的突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申報數和獲資助數實現歷史性突破,獲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和專利。近5年來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國家教育部、國家衞生部、國家新藥基金課題40餘項,年均發表論著150餘篇,80%論著被SCI或CSCD收錄,有20項課題通過主管部門成果鑑定。
學院師資隊伍力量雄厚,結構較為合理。現有教職工227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41人,教職工有博、碩士學位人員佔73.91%,學院有一批在國內有一定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全國優秀教師、重慶市優秀教師、重慶市名師、全國教育部首批骨幹教師各1名,有重慶市首批學術技術帶頭人6人,重慶市“322”人才工程庫專家1人,學術技術帶頭人後備人選2人,有重慶市高校骨幹教師10餘名,也有一大批中青年學術骨幹正在茁壯成長。學院十分注重人才培養,通過加強對外學術交流,近年先後選取派20餘名教師赴美國、法國、日本、加拿大、瑞典等進行學術交流,同時也邀請了一批外籍專家來院開展講學與研討,並正在與國外著名大學協商科研合作和研究生培養等事宜。

重慶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學校發展

2007年隨着學校縉雲校區建設,學院將實現全校範圍內的大基礎整合,基礎醫學院本科教學將搬遷到新校區,學院將對課程體系建設、教學管理模式、教學資源合理運用實行改革,相信基礎醫學院的明天將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