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談判

(2023年閆東執導的文獻電視片)

鎖定
《重慶談判》是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社教節目中心、重慶廣播電視集團聯合制作,閆東執導的文獻電視片 [2] 
該片以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30週年為立意,縱向以時間線為軸,全景展現國共兩黨的談判過程;橫向則以兩黨不同的政治立場為核心,在具體事件中進行講述和詮釋 [6] 
該片於2023年12月26日至31日每天21:10在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播出,2023年12月26日至31日每天21:35在重慶衞視播出 [2] 
中文名
重慶談判
作品類型
文獻電視片
語    言
普通話
製片地區
中國內地
製片人
閆東、餘季波
監    製
姚紅、雷瑩、趙明全
首播時間
2023年12月26日 21時10分
首播電視台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
網絡播放平台
央視網、央視頻等
播出狀態
已完結
集    數
6 集
每集時長
30 分鐘
總導演
閆東

重慶談判劇情簡介

《重慶談判》多角度、全方位講述了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之初,毛澤東、周恩來、王若飛組成的中共代表團赴重慶,與國民黨進行和平談判的全過程,展示了毛澤東的“彌天大勇”、膽略智慧,反映了在中國兩種前途、兩種命運的抉擇面前,中國共產黨人牢牢把握歷史發展大勢,敢於鬥爭、善於鬥爭,堅守底線,最終簽訂雙十協定,取得了人民力量的一個勝利 [2] 
《重慶談判》橫版海報 《重慶談判》橫版海報

重慶談判分集劇情

1-5 6
    第1集 關鍵抉擇

    在中華民族走向復興的歷史轉折點上,重慶——中國的戰時首都發生了一件轟動國內外的大事。毛澤東率中共代表團就和平建國等問題,同國民黨當局進行了43天談判。


    第2集 撥開雲霧

    毛澤東“彌天大勇”赴重慶,使山城重慶,出現了空前的“毛澤東熱”。從談判的第一天開始,毛澤東就廣泛進行爭取團結各方面和平民主力量的工作,宣傳共產黨的政治主張。蔣介石亮出了談判“三原則”,中共方面則提交了“十一項提要”作為兩黨談判方案,表明了中共代表團對此次談判的鮮明立場和嚴肅態度。


    第3集 邊談邊打

    1945年9月17日,正是在上黨戰役激戰正酣的時候,毛澤東和蔣介石在德安裏103號蔣介石官邸門口拍下了一張照片,邊談邊打是抗戰勝利初期國共鬥爭的一個特點,重慶談判也是在這種模式下進行的。對中國共產黨來説,談和打都是為了實現人民和平的願望,是為了保護人民抗戰勝利的果實。人民的利益始終是中共代表團在談判中不可動搖的底線。


    第4集 堅守底線

    共產黨領導的解放區大都是從國民黨丟失的國土中,從日本人手中一點點奪回來的。蔣介石要把人民的勝利果實重新變回他的獨裁統治,中共代表不得不中斷了同國民黨代表的談判。談判桌上的一味施加高壓無法使中國共產黨屈服。


    第5集 峯迴路轉

    在紅巖村,毛澤東與三名美國駐華航空兵親切交流,給國際社會留下了美好印象。國內和國際形勢的諸多因素,使得蔣介石有很多顧忌,不得已只好提出重開談判。在此後的四次會談中,軍隊整編問題、解放區問題和政治會議等問題均取得進展,雙方就《會談紀要》達成協議。在緊張的談判期間,毛澤東和柳亞子在重慶的詩人唱和,震動朝野。


    第6集 還看今朝

    歷史和人民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選擇了毛澤東。1945年的重慶談判,是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給大家留下的精彩華章。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廣大人民不畏艱難險阻、直面風險挑戰,敢於鬥爭、敢於勝利,展現出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這是寶貴的精神財富,是激勵大家奮勇前進的強大精神動力。


1-5 6
參考資料 [1] 

重慶談判幕後製作

史料蒐集
《重慶談判》攝製組從中央檔案館、黨史展覽館、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延安革命紀念館、美國國家檔案館等檔案機構收集大量文獻、影像史料,力求最大限度梳理和還原每一個歷史細節。如,公佈蔣介石對毛澤東發出的邀請電內容和談判前後蔣介石的日記原文,首次披露毛澤東於1945年8月28日抵達重慶九龍坡機場的初剪樣片,多次引用中共代表團從重慶發往延安的密電,以及當時的《新華日報》《大公報》《新民報》等報刊對事件發表的號外、社論、社評等 [6] 
人物採訪
《重慶談判》採訪多位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重要人物,以口述歷史解析事件。如,先後對話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常務副主任楊勝羣、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原院務委員陳晉、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院長曲青山、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歷史學教授斯蒂芬·麥金農等黨史學者、外國專家,採訪張瀾、朱德、李克農、童小鵬龍飛虎、錢之光等重慶談判相關人物的後代,還邀請多位見證重慶談判的老人講述當時的經歷和感受 [6] 
創作方法
《重慶談判》首次對重慶談判的關聯舊址進行系統、全面的4K影像拍攝,包括德安裏101號、103號,歌樂山林園,宋慶齡故居,紅巖村13號,特園,桂園,中蘇友好協會等 [6]  。從陝西延安到重慶、山西長治(上黨地區),5組前期攝影隊伍,耗時2個月,實地素材拍攝量超過4000多分鐘,這使得《重慶談判》成片的原創影像佔比高達70% [2] 
劇照

重慶談判主創團隊

出品人
薛繼軍
總策劃
姜輝
總監製
闞兆江、曹清堯、管洪、黃翔
總顧問
章百家
監製
姚紅、雷瑩、趙明全
總導演
閆東
總撰稿
劉嶽、江英
執行總導演
華越、趙勇、張寶平
導演組
張欽、陳松、陳雪梅、歐陽傑、薛平、宋一平、陳慶、孫紓妤、楊詩儀
學術專家組
劉校禮、董保存、王甫、劉妮、西冰、弓雲、宋貴倫、周勇、厲華、林勇、簡奕、葉維維、童丹寧
攝影組
吳旭、李侗、袁帥、句依林、張毅、楊賽、左嶽、張世鏖、陸博第
何文建、周自橫、陶笳、王立恆、張尚海、劉志翔、劉萬明、曾維旭
編輯組
馬靖、張佳興、周眾、曾翔明、張揚、鄧宇文、趙東旭
韓鑫、鄧焯勻、張娜、竇昊昆、高之雲、段譯、江月
海外記者
劉旭、許弢、武衞紅、王逢治、曹玥、聶聰、王德祿、員志軍
道具組
李解、廖彬溯、史鑫、王粽、陳洋洋、許仙
燈光師
塗禮均、周平
錄音師
趙鑫誠、賴海濤
解説
姚紅
製片人
閆東、餘季波
注:以上為部分創作人員名單,全部名單請查看片尾字幕 [4] 

重慶談判幕後花絮

  • 該片的攝製組針對性地採訪台灣地區的歷史作家以及俄羅斯、美國的學者,使該片呈現出多視角多維度敍事樣貌和國際視野 [2] 
  • 該片穿插書畫藝術家尹瘦石為毛主席創作寫生肖像、時任《新民報》副刊主編吳祖光談首發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雪》的經過等細節故事 [5] 
  • 該片的導演從中央廣播電視總枱音像資料館的“寶藏庫存”中發掘30年前拍攝的部分歷史當事人的採訪素材,包括陳錫聯將軍講述上黨戰役細節等內容 [5] 

重慶談判發行信息

播出平台
播出日期
播出時間
播出頻道/新媒體平台
播出情況
2023年12月26日至31日
每天21:10
中央電視台科教頻道
首播
2023年12月26日至31日
每天21:35
重慶衞視
重播
2023年12月27日至2024年1月1日
每天上午
央視新聞、央視頻、央視網、重慶廣電“第1眼”新聞等
重播
參考資料 [2] 
受眾情況
截至2024年1月1日,該片全媒體累計觸達1.06億人次,受眾3776萬人,其中年輕人佔比40.57% [3] 

重慶談判作品評價

《重慶談判》首次以文獻電視片的形式,對重慶談判這段歷史進行了全面梳理,大視野、多角度表現了毛澤東的雄才偉略、大智大勇,填補了重慶談判題材在電視紀錄片創作領域的空白。該片敍事大開大闔,主體結構按時序推進,但在需要交代複雜背景和信息時,又別生“枝蔓”,在線性敍事的基礎上形成專題,多層次展現歷史質感。比如第一、二集《關鍵抉擇》和《撥開雲霧》,着重體現了遇大事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戰略遠見和政治定力,把握住鬥爭的主動權;第三、四集《邊談邊打》和《堅守底線》,着重體現了不畏艱險敢於鬥爭,牢牢守住底線,堅守黨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動搖;第五、六集《峯迴路轉》和《還看今朝》,着重體現了黨靈活應變善於鬥爭,最終在推動歷史進程中取得成效 [5] (《中國電視報》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