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鎖定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是重慶理工大學二級學院,下設社會工作系、行政管理系、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室、思想政治教研室、文化素質教研室,以及社會工作專業實驗室、西部國情研究中心、社區建設與發展研究所。學院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碩士點1個,開設有“社會工作”、“行政管理”兩個專業,並承擔全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和麪向全校開設的文化素質選修課的教學任務。
中文名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隸    屬
重慶理工大學二級學院
學院概況
教授、副教授為學生上課率達100%
專家學者
楊勝松等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學院概況

學院堅持以教學為中心,以教學質量為立院之本,教授、副教授為學生上課率達100%;長期實施以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為目標,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學以致用”教學模式,不斷增強學生社會適應性與發展競爭性;積極發揮人文社科學院師資隊伍素質較高、學科門類廣泛的優勢,着力培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所需的理論紮實、知識面廣、動手能力強、視野開闊、有創新意識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1] 
(2009年5月資料)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師資隊伍

學院擁有一支愛教敬業、治學嚴謹、科研成果豐富,職稱、年齡、學歷結構合理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有教職工4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2人,講師26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含在讀博士)的教師佔總數的76%以上。 [1] 
(2009年5月資料)
專家學者
楊勝松
簡介:楊勝松,男,1949年7月4日出生於四川省江油縣中壩鎮。
代表性成果有:
專著:
《課堂教學控制論》、《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論》。
教材:
《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新編》、《新編世界現代史》、
《世界史研究薈萃》、《思想道德修養》等。
發表的主要論文: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幾個問題》、《論清朝前期厲行的閉關政策》、《評蘇聯對日宣戰》、《評斯巴達克起義》、《兩伊戰爭探源》、《試論<英美概況> 的教學原則》、《論提高教師課堂教學控制力》、《勇敢地迎接挑戰》、《勝利法寶、民族靈魂》、《淺論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時代精神關係中的幾個命題》、《論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的道德問題》、《對“國有企業改革與脱困三年目標基本實現”的幾點看法》、《當前經濟形勢的根源與對策初探》、《論工科院校人文素質教育體系的構建與實踐》等等。分別發表於《科學社會主義》、《社會科學戰線》、《學術交流》、《企業經濟》、《學習與探索》、《東北亞論壇》、《北方論叢》、《廣西民族學院學報》、《西北師範大學學報》等核心期刊。 [2] 
宋 容
簡介:宋容,女,馬克思主義理論教授 ,碩士生導師,重慶市《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專家組成員;重慶市鄧小平理論研究學會常務理事;西南兵工學會會員。
主要從事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教學和研究。先後承擔《哲學》、《社會問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本科教學工作,以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研究生教學工作。負責主持和主研《重慶構建城鄉統籌機制的理論基礎與實踐戰略研究》和《重慶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路徑選擇》的重慶社科規劃課題2項;負責主持和主研省、部級教學和科研課題10餘項;在《探索》《揚州大學學報》《學術論壇》等刊物發表40餘篇教學和科學研究論文,撰寫的教學論文多次獲一、二、三等獎。
曾獲2007-2008年度重慶理工大學教學工作優秀教師獎;2004-2005年度和2008-2009年度兩次獲重慶理工大學教學改革獎;獲重慶市高等學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改革積極分子稱號;還獲重慶工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重慶市教學成果二等獎;並多次評為重慶理工大學先進教師。 [2] 
江 濱
簡介: 江 濱,男,漢族,1962年6月出生,重慶市渝中區人,1978年6月參加工作,中共黨員,教 授,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思想政治教研室專職教師。研究方向:政治學、思想政治教育。江濱教授任教以來先後主講《行政管理學》、《政治學原理》、《個案社會工作》、《組織社會學》、《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等課程。在教學中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結合,教書與育人結合,在講精講透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的基礎上,結合社會實際和工作經驗,深入學科理論前沿,有針對性地分析問題,開闊學生視野,內容豐富,信息量大。教學中深入淺出,恰當舉證,邏輯嚴密,語言生動,賦予激情,善於把握節奏和課堂秩序。特別注重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方法與能力的培養,對不同層次不同專業的學生均有不盡相同的內容和方法。課餘時間能與學生交流,指導學生社會實踐,學以致用,受到專家和學生好評。1995年獲得“四川高校青年教師德育課講課比賽第一名”。 [2]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機構設置

社會工作系
職責:社會工作系從事社會工作系專業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主要課程有:社會學概論、社會工作概論、社會心理學、社會調查研究方法、個案工作、小組工作、社區工作、社會行政、社會保障、社會福利思想、社會政策。
系主任:周玲 副教授
對外漢語系
職責:對外漢語專業重在培養具有較紮實的漢語和英語基礎,掌握對外漢語專業的基本理論,對語言學理論、中國文學、中外文化有較全面瞭解,並懂得教育教學理論,具有較強的對外漢語教學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素質、複合型、國際化對外漢語教育人才。能夠適應漢語國際推廣的需要,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及中外文化交流相關工作的應用拓展型高素質人才。
系主任:劉利 副教授
文化素質教研室
職責:承擔了我院各類非中文專業學生(含成人教育學院應用技術學院和商貿信息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及人文素質選修課程的教學。課程包括《大學語文》、《中國文化概要》、《應用寫作》、《普通話訓練》、《文化前沿》、《影視精品賞析》、《申論》、《文學名著欣賞》、《東西方文化比較》、《唐宋詩詞鑑賞》、《西方現代派文學》、《秘書學》、《實用口才藝術》、《文化與修養》、《傳統文化與當代反思》等二十餘門。
教研室主任:劉 利 副教授
思想政治教研室
職責:思想政治教研室主要承擔全校“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兩門思想政治課教學,同時還承擔部分全院性文化素質選修課的教學任務。
教研室主任:傅紅梅 副教授
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室
職責: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室成立於1986年,該教研室主要承擔全校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的教育教學工作任務,面向全校開設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政治經濟學》等四門課程,其中《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和《中國近現代史綱要》兩門課程為校級精品課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為校級重點課程。
教研室副主任:張翠  副教授
學生工作辦公室
職責:學生工作
主任:邵鵬飛
輔導員:傅玲
行政辦公室
職責:管理工作
辦公室副主任:李金蓉
教學秘書:彭靜
行政秘書:趙紅
副院長辦公室
職責:分管教學工作
劉純明 副院長、“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副主任
副書記辦公室
職責:主管黨務工作,分管學生工作
秦 琴 黨總支副書記
院長辦公室
職責:主持工作,分管學科建設與研究生工作、師資隊伍建設
高宜新 院長、“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主任 [3] 
(2009年5月15日資料)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學院領導

院長:高宜新
個人簡介
高宜新 (1954年—),男,浙江海寧人,教授。1982年畢業於西南大學(原西南師範學院)哲學專業,法學學士。1982年至1994年在重慶長江電工廠工作,任黨委宣傳部理論教員、副部長,黨校副校長。1995年至今在重慶理工大學工作,先後擔任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室主任、社會科學部副主任、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主任。從事《政治經濟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等本科、《中國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研究生課程教學任務。2004年聘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教授,2007年擔任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中國社會經濟發展與組織管理,在《探索》《企業經濟》《生產力研究》《生態經濟》《社團管理研究》等發表50多篇學術論文;副主編《政治經濟學教程》、《社會分層與社會和諧》,參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新論》。主持了重慶市社會科學重大委託項目、重慶市科技計劃軟科學項目、重慶市教育人文社科項目等數項課題研究。現為國家社科基金成果評審專家、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社會主義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
副院長:劉純明
個人簡介
劉純明(1966.5 —),男,中共黨員,教授,碩士生導師。1987年7月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2002年6月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經濟政法學院,獲法學碩士學位。歷任重慶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理論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社會工作系主任,現任重慶市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課程專家組成員,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副院長,思想政治理論教研部副主任。2005年入選“第二批重慶市高校優秀中青年骨幹教師資助計劃人選”,2005年被評為重慶理工大學“後備學科帶頭人”,2007年被授予“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幹教師”稱號。
副院長:秦琴
個人簡介
秦琴,女,生於1971年,副教授,中共黨員。研究生畢業於西南政法大學,獲法律碩士學位。歷任黨委辦公室副科級信訪員、機要秘書,人文社科學院思想品德教研室主任,現任人文社科學院黨總支副書記。主要從事民商法研究,擔任過《中外廣告法規》、《法律基礎》、《企業經濟法概論》、《合同法》、《道德與法》、《民法與民事爭議處理實務》等課程的教學工作。重慶工學院青年骨幹教師,多次評為重慶工學院優秀教師,教學工作優秀教師。 [4] 
(2009年5月資料)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科學研究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科研機構

西部國情研究中心 
為了充分利用國內優質科研資源,共建科研交流合作與人才培養基地,2007年5月,重慶工學院與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聯合成立“西部國情研究中心”(掛靠在人文社會科學學院),並在2009年作為學校後備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進行建設。西部國情研究中心是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在地方組建的第一個合作研究基地。 [5] 
(2011年4月資料)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科研成果

(2011年5月數據)
近五年來,學院先後承擔了重慶市社科聯項目、重慶市科委項目、重慶市教委項目等省部級及各類橫向項目60餘項,科研經費達108餘萬元,出版教材及專著30餘部,發表論文230餘篇,核心期刊60餘篇。 [6]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科研項目

序號
項目名稱
項目來源
1
新階層政治參與與我國政治文明建設
重慶市社科聯
2
重慶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的路徑選擇
重慶市社科聯
3
以農業專業協會為主體的重慶市農村科技服務體系發展戰略研究
重慶市科委
4
和諧社會戰略下非政府組織治理研究
企業委託
5
重慶市社區黨建工作研究
重慶市教委
6
構建和諧社會中建立服務型政府行政文化模式研究
重慶市教委
7
社會(民間)組織成為重慶社區公共服務實施主體研究
重慶市科委
8
培育發展非政府組織打造城鄉統籌發展“第三方”力量
重慶市社科聯
9
四川汶川地震後兒童保護項目
企業委託
10
統籌城鄉發展中的重慶市社會穩定指標體系研究
區縣政府
11
網絡化時代的政治參與問題研究
重慶市社科聯 [6]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科研論文

部分科研論文
序號
論文名稱
刊物名稱
1
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探索
科學社會主義
2
還原論的論證與核心信念
自然辯證法研究
4
抗日 、啓蒙、女性意識的共生 —《生死場》的三套話語系統
作家雜誌
4
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現狀分析與對策
企業經濟
5
大學生學習誠信的現狀調查與深度分析
西南大學學報
6
利潤分享是和諧企業公平正義的現實選擇
生產力研究
7
生態文明與新型工業化的辯證思考
生態經濟
8
思想政治教育現代傳媒載體的基本形態及其功能研究
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9
馬爾科姆難題:心理因果性與還原性關係之爭
廣西社會科學
10
社團組織的發展路徑研究:基於公共服務參與的考察
南京師範大學學報
11
新加坡思想政治教育對我國的啓示
大家
12
加強和改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幾個問題
科學社會主義
13
國家與社會良性互動視域中的市民社會—哈貝馬斯審議民主理論的策源地
山東社會科學
14
論電視主持人節目的“受眾中心化”—從兩個個案看受眾訴求對主持人節目的影響
作家
15
建設重慶科技“一中心、一基地”增創西部發展新優勢
特區經濟
16
推動重慶市老齡產業化發展研究
人大複印資料《人口學與計劃生育》
17
基於方法論的意識形態內涵辨析
西南大學學報
18
對當前思想政治教育策略的再認識
人民論壇
19
從“自然人悖論”到非人類中心主義“自然人”的困境
大家
20
重慶市農村弱勢羣體的羣體特質與社會救助體系研究
人大複印資料《社會保障制度》 [6] 

重慶理工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著作出版

著作名稱
出版社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教學論》
大眾文藝出版社
《大學生思想教育與校園和諧》
吉林教育出版社
《貼近農民知識讀本—進城務工常識》
重慶出版社
《社會分層與社會和諧》
吉林教育出版社
《地方公共品供給中的Tiebout模型研究》
西安地圖出版社
《現代管理心理學研究》
經濟日報出版社
《藏區土司制度研究》
青海人民出版社
《黃河上游藏區社會現代轉型研究》
民族出版社
《高校先進性教育實效與長效》
重慶出版社
《和諧校園的建設與實踐》
重慶出版社
《書法鑑賞》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曆代書畫題跋精粹—元》
重慶出版社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