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成都城市羣

鎖定
根據《重慶成都城市羣建設成為引領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級城市羣的建議》,重慶成都城市羣包括重慶全域和四川的成都、德陽、綿陽、樂山、眉山、資陽、內江、宜賓、瀘州、自貢等11個城市,及所轄的73個縣(市)和1636個建制鎮,幅員面積18.3萬平方千米,2011年城鎮人口3868萬人。
中文名
重慶成都城市羣
地    區
長江上游地區
文    化
巴文化、蜀文化

重慶成都城市羣基本情況

《重慶成都城市羣建設成為引領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級城市羣的建議》 [1]  (以下簡稱《建議》)提出推動重慶成都兩大特大城市,雙核驅動、同城發展。讓重慶全域和四川成都、德陽、綿陽、樂山、眉山、資陽、內江、宜賓、瀘州自貢等11個城市組成重慶成都城市羣,成為輻射和帶動西部經濟的“發動機”。

重慶成都城市羣主要內容

引領西部地區發展
出台實施國家《城鎮化發展規劃(2012~2020年)》,進一步突出重慶成都城市羣作為引領西部地區發展的國家級城市羣的戰略地位,在此基礎上由國家牽頭編制重慶成都城市羣發展規劃,並制定落實相關配套政策。
加大交通一體化建設
加大重慶成都城市羣交通一體化建設支持力度,加快推進城市羣內部以及與其他城市羣之間的重要通道和綜合樞紐建設;建立國家軌道交通建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重慶大力發展以城市軌道為重點的公共交通,率先建設成為西部地區的“公交都市”。
吸納城鎮就業和容納城鎮人口
強化產業作為吸納城鎮就業和容納城鎮人口重要經濟基礎的作用,加大對重慶成都城市羣的產業扶持力度,支持產業振興,鼓勵要素集聚,促進產城融合,加快形成現代產業體系,在重大項目佈局、產業轉型升級、科技創新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進一步加大產業轉移示範區建設的支持力度。
支持重慶成都城市羣開展統籌城鄉
支持重慶成都城市羣開展以統籌城鄉為標誌的城鎮化試點,將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交易範圍擴大到整個城市羣,並允許跨區域交易;按照國發〔2009〕3號文件要求,在重慶建立全國電子票據交易中心;支持在城市羣內率先實現教育、醫療等基本公共服務對接及社保轉接;探索試行城市羣內部“人地掛鈎”政策,即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外來人口定居的規模掛鈎。
率先試點財税體制改革
重慶成都城市羣率先試點財税體制改革,按照財力與事權相匹配的原則,充實地方税收體系,夯實地方政府財力;通過擴大債券融資、創新債券品種、強化政策性金融、吸引社會資金投入等方式,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拓寬融資渠道、穩定融資來源、降低融資成本。

重慶成都城市羣具備條件

西部地區發展最好、最強的地區
重慶成都位於全國“兩橫三縱”城市化 [2]  戰略格局沿長江通道橫軸和包昆通道縱軸的交匯處,是西部地區發展基礎最好、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發展潛力最強的地區之一,具備打造成為具有全國性影響、輻射帶動西部地區發展的城市羣的基礎條件。根據國家即將發佈實施的《城鎮化發展規劃(2012~2020)》,重慶成都城市羣包括重慶全域和四川的成都、德陽、綿陽、樂山、眉山、資陽、內江、宜賓、瀘州、自貢等11個城市,及所轄的73個縣(市)和1636個建制鎮,幅員面積18.3萬平方千米,2011年城鎮人口3868萬人。
區域資源豐富
該區域自然稟賦優良,水資源、水能資源、天然氣和頁岩氣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富饒,旅遊資源富集,擁有大量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及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各類產業基礎較好競爭較強
第三產業基礎較好,整體競爭力較強,2011年實現工業增加值11812億元,佔全國6.3%,已形成汽車摩托車、電子信息、天然氣和石油化工、裝備製造、材料、醫藥食品等在全國具有優勢的產業集羣,重化工業、能源工業和國防工業在全國具有特殊優勢。
西部密度最高的城鎮密集區
區域城鎮分佈密集,是西部密度最高的城鎮密集區和全國少有的雙核城市羣,以重慶和成都為中心,形成了沿交通通道、沿江河流域及向平原和盆地集中的放射狀城鎮結構體系,每萬平方公里擁有城鎮94座,高於西部的25座和全國的45座。
交通體系完善
交通體系完善,鐵路網北通歐亞大陸橋、東接長江大動脈、南連黔桂可達出海口,高速和高等級公路主骨架初步形成,擁有長江黃金水道、兩大區域性樞紐機場和11個支線機場。
人力資源豐富
人力資源豐富,人口眾多,2011年常住人口7638萬人,擁有大量具備一定勞動技能的農村富餘勞動力,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中等專業學校密集,科技教育實力雄厚。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