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慶市涪陵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鎖定
重慶市涪陵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重慶市涪陵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社科聯)是中共重慶市涪陵區委、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領導下的學術性人民團體。
中文名
重慶市涪陵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外文名
Chongqing city Fuling DistrictFederation of social science circles
簡    稱
社科聯

重慶市涪陵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簡介

重慶市涪陵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以下簡稱:社科聯)是中共重慶市涪陵區委、重慶市涪陵區人民政府領導下的學術性人民團體。2008年原涪陵區委講師團撤銷後,合併到社科聯,設立重慶社會科學院涪陵分院。涪陵區社科聯與重慶社會科學院涪陵分院合署辦公,兩塊牌子,一套班子。

重慶市涪陵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歷史沿革

1990年9月20日,四川省涪陵地區哲學社會科學聯合會成立,為正縣級羣團組織,是黨委、政府聯繫廣大社科工作者的橋樑和紐帶。
1995年更名為四川省涪陵地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當年,涪陵撤地設市,又更名為四川省涪陵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1996年,中央直轄重慶市,單位更名為重慶市涪陵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1998年5月25日,涪陵市改稱涪陵區,單位更名為重慶市涪陵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
2008年1月8日,原涪陵區委講師團根據涪編髮〔2008〕1號文件精神撤銷後合併到區社科聯,設立重慶社會科學院涪陵分院並與區社科聯合署辦公,核定事業編制11名,領導職數2名,中層領導職數3名,內設辦公室、文化研究所、經濟研究所,形成一個單位、兩塊牌子、一個班子,一套人馬、兩種體制、一個職能的社科綜合部門。
2015年9月17日,根據涪編髮〔2015〕235號《關於調整區社科聯與重慶社會科學院涪陵分院管理體制的批覆》,原講師團人員全部劃轉區委黨校,重慶社會科學院涪陵分院“開展理論研究”的職責劃入區社科聯,“開展理論學習、宣傳和培訓”的職責劃入區委黨校,區社科聯內設機構1個(辦公室),羣團性質不變,編制5名。其中,領導職數2名,中層領導職數2名。 [1] 

重慶市涪陵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主要任務

1、指導和管理全區社會科學各學會、協會、研究會的工作,並受區委和區政府的委託管理社會科學學會組織。
2、組織和推動全區學術研究活動,促進和開展區內外學術交流。
3、普及和宣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社會科學知識,開展培訓、諮詢服務工作,編輯出版學術理論刊物《三峽新論》和社會科學理論著作。組織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4、促進社會科學學術團體之間,理論工作部門與實際工作部門之間、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之間的聯繫和協作。組織社會科學工作者積極開展社會調查、決策論證、項目評估、成果鑑定和學科培訓等社會科學諮詢服務。
5、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維護社會的穩定,向黨和政府反映社會科學工作者的意見和要求,維護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科學學科發展,推動重點學科及研究基地建設,壯大社會科學研究隊伍,培養造就社會科學研究人才。
6、受區委、區政府的委託,承辦全區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的評獎工作。
7、制定全區社會科學事業發展規劃和社科課題規劃。
8、評選、表彰先進學會(協會、研究會)及其先進社科工作者。
9、承辦區委、區政府機關刊物《三峽新論》以及承擔區委、區政府委託、交辦的其它任務。
10、圍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建設,開展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生態文明理論與運用研究。 [1] 

重慶市涪陵區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發展狀況

截止2015年底,全區擁有社科社團302個。其中,學術性社團40個,行業性社團29個,專業性社團156個,其它社團77個;團體會員8268個,個人會員104558人;社科類職稱1327人,其中,正高78人,副高344人,中級602人,初級303人;國家部委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個、省(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區級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7個、區級社科知識普及基地5個;11個學科108人社科專家庫1個;青年博士、專家教授、黨校教師、宣傳幹部、大學生村官社科普及隊伍5支。公開出版或發表的社科研究成果6368項,其中,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的專著199部、核心期刊發表的論文或研究報告1284篇。獲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14項、重慶市社科基金項目立項58項、涪陵區社科基金項目立項91項。獲國家社科優秀成果獎5項、重慶市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三等獎21項,涪陵區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19項、二等獎44項、三等獎112項。獲國家部委及以上領導重要批示7項、省(市)領導重要批示9項、區級領導重要批示58項。 [1] 
重慶社會科學院涪陵分院下設經濟研究所、文化研究所和辦公室。社科分院工作職能是:1、圍繞黨的指導思想,開展理論學習、宣傳、研究。2、圍繞經濟建設開展對策和應用研究。3、圍繞政治建設開展黨建和法制建設研究。4、圍繞文化建設開展人文精神和教育研究。5、圍繞社會建設開展和諧社會小康社會建設研究。6、圍繞當地優長學科開展基礎理論研究。7、圍繞區域協作開展區域發展研究。努力為涪陵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服務,努力為黨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服務,充分發揮智庫和參謀作用。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