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八一隧道

鎖定
八一隧道是連接重慶市渝中區牛角沱與菜園壩火車站(重慶站)的重要通道,於1986年6月建成 [1] 
八一隧道全長569.2米(2008年綜合整治後實測結果),埋深約1.5~42.5米,淨寬11.0米,淨高6.83米,側牆高4.2米。隧道區圍巖為侏羅系中統沙溪廟組紫紅色泥岩與砂岩互層 [1] 
八一隧道軸線與向陽隧道軸線基本平行,隧道最小間距大於7米。兩隧道一左一右,分別由軍隊和地方分別負責建設 [2]  。竣工時,遂將由軍隊負責施工的一側隧道命名為“八一隧道”,而將由地方負責施工的一側隧道命名為“向陽隧道” [1] 
中文名
八一隧道
開工時間
1984年10月15日
所屬地區
中國重慶市渝中區
長    度
569.2 m
寬    度
11.0 m
建設單位
原重慶市城市建設局
設計單位
重慶市設計院 [2] 
施工單位
解放軍駐渝某部隊 [2] 

八一隧道建設歷程

八一隧道碑記 八一隧道碑記
上世紀80年代初的重慶市市中區(今渝中區),夾在長江與嘉陵江之間,因地勢所限,交通出行不易,爬坡上坎是常態。即便長江與嘉陵江上相繼架起了大橋,但兩座大橋之間被向陽山卡住咽喉,山南山北只有向陽隧道相連。
1984年初,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在向陽隧道旁邊修建一條可供汽車並排行駛的大型公路隧道。
1984年10月15日,八一隧道破土動工,當時該工程命名為“重慶向陽二號隧道工程”,參加施工建設的是駐渝某部。
1986年6月30日,向陽二號隧道所有主體、附屬工程完工,比重慶市政府要求的國慶通車提前了整整4個月。重慶市政府也將這條隧道命名為“八一隧道”。 [2] 

八一隧道隧道設計

該隧道設計為直牆割圓拱式內輪廓,內緣半徑為6.875米,隧道淨寬11.0米,淨高6.83米,側牆高4.2米。隧道全長569.2米(2008年綜合整治後實測結果),埋深約1.5~42.5米 [1] 
八一隧道

八一隧道技術難題

八一隧道工程招標時,重慶市內外幾家建築單位瞭解情況後,都搖搖頭走了。原來,擬修建隧道之地南端有菜園壩火車站(重慶站)出口和山城飯店,人流量日均萬人以上,施工場地極為狹窄。向陽山上,有大田灣體育場和兩路口密集樓羣,有的建築物地基離隧道拱頂僅五六米厚度。地質勘探資料也表明,向陽山石質破碎,多為沙岩夾泥岩。特別是隧道北端上部55米處,是修建大田灣體育場時傾倒下來的棄土。一位日本專家詳細查看工程資料後説:“這個隧道,無論從設計上,還是從施工的艱鉅性、危險性來説,都是一個挑戰性的工程。”在這種情況下,當時的重慶市政府主要領導緊急向駐渝某部求援。駐渝某部迅速組建工程指揮部,所屬工兵營700餘名官兵動用工程機械50餘台、運輸車輛70餘輛投入到修隧道建設中。
駐渝某部官兵在隧道施工中完成了不少創新與突破。比如,隧道北端55米的棄土堆積層如何通過?明挖還是暗挖?工程指揮部技術組負責人先後到北京、瀋陽、上海等十幾個省市的建築設計部門和礦山、隧道進行考察,數百次設計方案,從煤礦探測瓦斯的淺探支架上找到了答案,把一種全新的施工方案——管棚法運用到施工中。整個施工過程中,官兵們摸索總結出薄層掛洞、新奧法、整體式鋼模台車等方法。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