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鎖定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簡稱西夏碑,藏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崇文街181號武威市西夏博物館內,是保存比較完整、內容比較豐富、西夏文漢文對照字數最多的西夏碑刻。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樹於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原置武威大雲寺,西夏時大雲寺改名為護國寺;元滅西夏後,西夏碑被當時的有識之士砌碑亭封閉,得以保存;清嘉慶九年(1804年),由武威著名學者張澍發現;民國時,西夏碑由大雲寺移置武威文廟;後移置於武威市西夏博物館內。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對研究西夏語言文字、社會經濟、土地制度、官制、民族關係、階級關係、國名、帝后尊號、佛教盛況等均具有比較重要價值。 [1] 
1960年3月4日,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西夏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中文名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別    名
西夏碑
所屬年代
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
地理位置
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崇文街181號武威市西夏博物館
保護級別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批准單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
編    號
1-0130-4-006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歷史沿革

大雲寺,始名於唐武則天時。武則天信奉佛教,曾令兩京及天下諸州俱建大雲寺,涼州即把前涼張天錫所建的宏藏寺改建為大雲寺。 [3] 
西夏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樹立。 [1]  原置於涼州(今武威)的護國寺內。 [4] 
元滅西夏後,大雲寺毀於戰火,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被當時的有識之士砌亭封閉。 [4] 
明洪武時,大雲寺由日本沙門志滿募化重建。 [3] 
清嘉慶九年(1804年),甘肅學者張澍到大雲寺遊覽,發現一座完全封閉的磚砌碑亭,碑亭內為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法國人德維利亞根據西夏碑的拓片,發表了《唐古特西夏國的碑刻》一文,明確認定,以前誤認的“女真小字”,其實是西夏文。 [2] 
民國時,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由大雲寺移置武威文廟。 [4]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文物特色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碑額(拓片)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碑額(拓片)(4張)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碑上的線刻伎樂菩薩、雲頭寶蓋、卷草紋圖案,線條流暢,形象準確、生動,是西夏優秀藝術品。文字遒勁、秀美,是優秀的書法藝術品。 [2] 
碑文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上半段殘缺。四周有線刻的卷草紋,碑頭題名的兩側各有一個線刻的伎樂菩薩,作舞蹈狀。題名的上端是雲頭寶蓋。線刻伎樂菩薩、寶蓋、卷草紋圖案等。 [4]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文物遺存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現藏於武威文廟內。 [1]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碑首呈半圓形,龜趺,碑通高2.6米,寬1米,厚0.3米。碑陽西夏文篆額2行8字,漢譯為“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碑文第一行和第二行的上半段殘缺。四周有線刻的卷草紋,碑頭題名的兩側各有一個線刻的伎樂菩薩,作舞蹈狀。題名的上端是雲頭寶蓋。碑文西夏文楷書28行,每行65字。碑陰為漢文,額篆“重修□□寺□□塔碑銘”,碑文楷書,豎行26行,行70字。碑文記前涼張天錫始建護國寺塔數有靈驗,至西夏天祐民安四年(1093年)修復因地震而傾斜的塔身之功德。文末列修塔之功德人員姓名。尾題“天祐民安五年(1094年)歲次甲戌正月甲戌朔十五日戊子建”,張政思書並篆額。伎樂天的胸部和手腕上均有飾物,赤露上身及雙腳,下着長裙,面形肌肉豐滿,吸收了敦煌飛天的藝術特點。 [1]  [4]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背面刻漢文楷書碑銘很長,主要內容是:武威這座七層古塔,是古印度國王阿育王(前272—232年)分佛舍利所建八萬四千座寶塔之一,張軌任涼州刺史(301—314年)時重建,此後數百年來,“塔之感應,不可殫紀”1092年“冬,涼州地大震”佛塔被震歪斜。第二年,西夏國王、皇太后“遂命增飾。於是,眾匠率職,百工效技、朽者繢者,是墁是飾,丹具設,金碧相間,輝耀日月,煥然如新,麗矣壯矣,莫能名狀。”第三年,佛塔及其寺廟修建完工後,西夏國王“詔命慶贊”“兼啓法筵”“仍飾僧一大會,度僧三十八人,曲郝殊死罪五十四人”,“特賜黃金一十五兩,白金五十兩,衣着羅帛六十段,羅錦雜幡七十對、錢一千緡,用為佛常住。又賜錢千緡,谷千斛,官作四户,充番漢僧常住,俾晨錯香火者有所資焉,二時齋粥者有所取焉。至如殿字廊廡,僧坊禪窟,支頹補,一物之用者,無不仰給焉,故所須不匱,而福亦無量也”西夏國王、皇太后希望因此獲“覺皇妙蔭,萬壽元疆”。 [2]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碑中的西夏文和漢文所講述的內容大體相同,但敍事的前後有差別。兩面的文字不是互譯的,而是各自撰寫、然後刻寫上的。碑文記述了涼州城內護國寺佛塔於西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年)地震時傾斜、西夏皇太后和皇帝下詔加以重修之事。雖然西夏文和漢文的碑文在段落次序等方面不盡相同,但所記內容卻基本一樣,可以互相比較研究。 [4]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歷史文化

  • 相關人物
張澍(1776—1847年),字伯瀹,號介侯,甘肅武威人。清嘉慶四年(1799年)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貴州、四川、江西等地知縣,並先後任教於蘭州蘭山書院、漢中漢南書院。他是清代著名經學家、史學家、金石學家,著有《姓氏尋源》《姓氏辨誤》《西夏姓氏錄》《續黔書》《蜀典》《養素堂文集》《養素堂詩集》《諸葛忠武侯文集》等。 [3] 
清嘉慶九年(1804年),張澍到大雲寺遊覽,看到一座完全封閉的磚砌碑亭。打開碑亭,發現了被史學界稱為“天下絕碑”的石碑——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 [2] 
  • 碑文
西夏字碑文 西夏字碑文
西夏統治者刻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碑銘的主要目的是,通過一些牽強附會的離奇故事來字宣揚佛法無邊,並宣揚自己的功德。碑銘中記錄的一些事情,卻是研究西夏社會歷史的珍貴資料。例如,説寺廟中有專門從事農業勞動的“官作四户”是揭示西夏土地制度和階級關係的惟一材料;説1092年冬天武威大地震,是其他漢文、西夏文文獻中所僅見的,是研究中國和甘肅地震史的珍貴資料;説西夏手工業存在“百工”技術水平高,説“武威當四衝地,車轍馬跡,輻湊交會,日有千數”是研究武威地區,以至整個西夏王國工商業的珍稀資料。碑銘使可瞭解到:西夏有幾個國名——“大廈”國,“大白高國”等,西夏國王、皇太后都有尊號。西夏境內的各民族——番(党項人自稱)、漢、羌、回鶻等“番漢四眾”、“番漢僧”和睦共處。西夏對於佛教“尤所崇奉”、“近自畿甸,遠及荒要,山林溪谷,村落坊聚,佛宇遺蹟,只椽片瓦,但彷彿有存者,無不必葺故浮圖梵剎,遍滿天下”。而且,西夏佛教中存在不同宗派,“宗尚各異”此外,碑銘還為考訂西夏的官制、紀年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2] 
西夏碑的大部分篇幅講述了一個神奇的故事,大意是:印度阿育王造塔八萬四千奉安舍利,武威郡塔即其數也,自周至晉也有一千餘載,中間興廢,經典莫記。前涼張軌修建宮殿,正修在此塔遺址之上。到張天錫時,宮中多現靈瑞,張天賜很詫異。有人告訴他:宮殿修在了阿育王造的故塔基上。張天賜遂舍宮置寺,復建其塔。傳至西夏,古塔已傾斜,正要加以修繕,當夜風雨大作,周圍的人聽到斧鑿聲,第二天一看,寶塔已直立如初。寺塔也多次顯靈,如西羌人攻涼州城時,夜裏亦有雷電,在昏暗中,塔上出現神燈,光焰萬丈,嚇退了敵兵;北宋和西夏交戰時,西夏王到寺內祈禱,每戰必勝;西夏天祐民安三年(1092年),涼州大地震,房倒屋塌,人畜傷亡慘重,寺塔嚴重傾斜,搖搖欲倒,西夏崇宗下令修繕,正在緊鑼密鼓準備修復之際,寺塔神奇地自行復位,直立起來。西夏朝野一時大驚,於是皇帝和太后下詔重修寺塔。工程竣工之後,刻石樹碑,頌揚寺塔的靈瑞和西夏王朝的功德。 [3] 
  • 西夏文字
西夏文字,是李元昊西夏之際命大臣野利仁榮仿漢字創制的,發現的有6000多字,跟漢字有很多相似之處。學者張澍説,西夏文字“乍視字皆可識,熟視無一字可識”。比如西夏文中的“蟲”字,是在“人”字上面加多表示“足”的一撇,因為党項人認為,蟲大多是多足的。 [2]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文物價值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碑銘提供了一些未見於史籍記載的寶貴歷史資料,是研究西夏語言文字的珍貴資料。中外學者都曾經根據碑銘來考察、研究西夏文字處理的結構、語音、語法,是保存最完整、內容最豐富、西夏文和漢字對照字數最多的西夏碑刻。 [4]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對研究西夏語言文字、社會經濟、土地制度、官制、民族關係、階級關係、國名、帝后尊號、佛教盛況等均具有比較重要價值。 [1]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文物保護

1960年3月4日,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西夏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5]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旅遊信息

  • 地理位置
重修護國寺感應塔碑藏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崇文街181號武威市西夏博物館內。
  • 開放時間
週二至週日9:00-17:00(16:30停止入館)免費開放,每週一閉館(國家法定假日除外)。
  • 公共交通
武威市市內可乘坐15路或16路公交車到文廟廣場站下車,步行約100米即可到達;從武威火車站乘28路或12路公交車到富民小區站下車,步行約400米即可到達。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