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鎖定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基督像,英文:Christ the Redeemer [12]  葡萄牙語:Cristo Redentor [2]  ),位於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山上的雕塑。 [1]  也是世界最聞名的紀念雕塑之一。 [4] 
基督像是為了紀念1922年巴西獨立100週年而建造的。經過長時間的設計和建造過程,於1931年10月12日落成。基督像身高30米,總重1145噸,張開的雙臂橫向總長28米,矗立在700多米高的里約熱內盧國家森林公園科爾科瓦多山頂(又稱駝背山耶穌山),俯瞰整座城市。 [3]  雕像與底座加起來一起高約38米,耗時5年的時間建造。 [1]  作為里約的“明信片”,每當重要節日、紀念日或重大活動的夜晚,基督像都會亮起彩色燈光傳遞信息。 [3]  每年吸引近200萬名遊客參觀。 [11] 
張開雙臂的基督像不僅僅有宗教含義,更代表着巴西歡迎世界各地的遊客,是巴西人民熱情接納和寬闊胸懷的象徵。 [3]  該雕像在2007年獲評為“世界新七大奇蹟”。 [5]  2012年,基督像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名錄。 [15] 
中文名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外文名
Cristo Redentor
地理位置
巴西的里約熱內盧基督山
投用時間
1931年 [1] 
氣候條件
熱帶雨林氣候
門票價格
免費,纜車往返30雷亞爾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歷史沿革

19世紀50年代中期,當時巴西一位神父希望能夠在科科瓦多山上建造一座雕像,以向當時的執政者伊麗莎白公主致敬,但建議並未獲得採納。
1889年,巴西建立共和國後,由於政教分離,這一提議再次被政府否定。
1920年,里約大主教再次提出設想,希望能夠喚起人們對天主教的崇敬,終於得到政府首肯,並在世界範圍內徵集設計,其要求雕像必須含有代表基督的十字架,還要有一個基座象徵世界。最終法國雕塑家保羅·蘭多斯基的設計中選,在其設計中,基督像張開雙臂,既象徵十字架也代表和平,低頭俯視全城,庇佑里約。 [5]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3張)
基督像坐落在山頂,面朝大海,抗擊惡劣天氣的要求很高,為此設計師採用鋼筋混凝土作為主體建築材料,外層材料使用了滑石,增加了抵禦惡劣天氣的能力。整個雕像的建築過程與美國自由女神像類似,都是在法國雕刻好後分塊運往裏約安裝。工程耗時九年,最終於1931年完工。 [5] 
2002年,在古蹟大整修中,雕像附近安裝了三座全景升降機和四座電扶梯。 [8]  此外,在維修過程中,基督像的手臂等位置加裝了攝像頭,不但可以觀測天氣,還可以監視城市安全。 [3] 
2014年1月,巴西里約熱內盧遭遇大雷雨,造成耶穌像的右手拇指、中指指尖,遭雷擊斷開。 [16] 
2020年8月15日,因為疫情關閉的巴西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等旅遊景點重新開放。 [17] 
2021年,里約熱內盧基督像迎來建成90週年紀念,當地安排工程人員對的雕像進行修復工作。 [14]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建築格局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6張)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是由法國紀念碑雕刻家保羅·蘭多斯基所設計,雕像高30米,雙臂展開長達28米,總重1145噸,其下還有一個8米高、象徵世界的基座(也是一個可容納150人的教堂)。建造時以鋼筋混凝土代替鋼材,以便更適合十字架形狀的雕像。 [6] 
雕像內部設有電梯,其頭部與雙臂上則分佈着許多避雷針。 [14]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建築特色

雕像的造型為基督身着長袍,雙臂平舉,深情地俯瞰山下的全景。這一造型彰顯着博愛和獨立,亦展示出巴西這個移民國度所特有的包容與熱情。從遠處望去,耶穌像面朝着廣闊的大西洋,他伸展着雙臂,就像一個巨大的十字架,顯得莊重、威嚴。 [6]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歷史文化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信仰文化

里約是一座信仰的城市,人們信仰上帝,當人們説“Oh my God”時真的是在説“God”。信仰幾乎貫穿在巴西人的生活中,因此里約才會有全世界最大的耶穌像。《聖象的歷史、象徵和意義》裏這樣寫道,“在所有時代和文化中,聖象不僅僅是一件藝術品,更是基督教傳統和信仰的表達方式。聖靈通過聖象與人交流。聖象被安放在何處,何處就是敬拜和祈禱的地方。聖象是一扇窗户,通過這扇窗,我們可以用我們的肉眼窺見天國和靈性體驗的領域。”信仰本身無謂大小,但巨大的耶穌聖象符號,卻代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有多麼推崇與相信耶穌,相信上帝給他們的信仰。 [7]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修建軼事

當時,要修建巨大的雕像並非易事。人們先是在法國製造雕像的各大部件,用粘土雕塑出頭像和手,再運往巴西用混凝土澆築、組裝。為此人們還特意建造了一條運送建材上山的鐵路。雕像的外層材料選用了滑石,其質地柔韌,而且能夠抵抗惡劣天氣。美國捐贈了一些鈦,用來塗在雕像外層,以減輕海邊鹽化作用的破壞。至於填充雕像內部的材料,則是一種砂、糖和鯨魚油的混合物(糖與鯨油可能用於增加粘度,因為鯨油可在高温下粘度不變),但問題是其中還含有鹽份,建築師利用電解的原理,破壞了鹽的結構。 [6] 
閃電也是里約熱內盧的常發天象。每次大暴雨和颱風天氣產生的閃電,都可能會擊中雕像。據報道,耶穌雕像每年會被雷電擊中3至5次,避雷針並不能起到100%的保護作用。 [14]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相關人物

保羅·蘭多斯基,法國雕塑家。蘭多斯基以雕刻人物頭像與手著稱,他以往的工作經驗都是先用粘土雕塑出人物的頭像和手,然後再由巴西當地的工人用混泥土進行澆築。 [7] 
一天,蘭多斯基走在巴黎這座浪漫之都的街頭時,行至香榭麗舍某商場的噴泉旁,他看到那些閃着銀色微光的馬賽克將整個噴泉的曲線勾勒出飛揚的弧度時,於是一個想法從他的腦袋裏蹦了出來——何不就用那些類似馬賽克的材料。今天人們能看到的耶穌像,材質是由這種特殊材質構成。 [7]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文藝

邁克爾 傑克遜的歌曲《They Don’t Care About Us》的MV中出現巴西基督神像。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照片集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照片集(10張)
美國爵士鋼琴師皮爾森公爵因為此雕像得到靈感而做了一首歌《Cristo Redentor》,這首歌出現在多納德·拜德1963年的專輯《A New Perspective》。
巴西巴薩諾瓦作曲家安東尼奧·卡洛斯·若賓的歌《Corcovado》也是從此雕像得到靈感而創作,在《Samba do Aviao》也再度提及。
1999年12月7日,奧地利定點跳傘運動員費利克斯·鮑姆加滕納(Felix Baumgartner)藉助繩索攀爬上基督像右臂,然後攜帶降落傘成功跳下。
射擊遊戲《使命召喚6:現代戰爭2》中也出現了巴西基督像。
憤怒的小鳥:里約大冒險》的封面中也出現了巴西基督像。
模擬經營遊戲海島大亨3》中也玩家可以建造救世主基督像。
災難電影2012》裏面有講到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在強烈地震下垮塌的鏡頭。
2016奧運會在巴西舉行,據悉奧運會專用字體“T”來源於里約熱內盧耶穌像。而另兩個字母,“&”源於運動員移動的身影中獲得靈感,“m”則取自葡式碎石路的花紋。
2011年,電影《暮光之城4》(破曉 上)女主角貝拉和男主角愛德華在度蜜月時經過里約熱內盧,影片中出現過巴西基督神像。同年,電影《里約大冒險》中也出現了巴西基督神像。
2021年,動作片《速度與激情5》中也多次出現巴西基督像。
2014年,喜劇、動畫片《里約大冒險2》中也出現了巴西基督神像。 [2]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文化活動

2014年世界盃期間,哪支球隊在里約的比賽中獲勝,基督像就會“穿”上哪支隊伍的球衣。 [3] 
2016年10月12日,里約熱內盧基督像度過了它的85歲“生日”。從11日夜晚起,來自里約州各地的民眾來到基督像腳下為之“慶生”。 [3]  同年里約奧運會開幕當天,基督像就“穿”上了黃綠相間代表巴西顏色的“衣服”。同年10月,里約教會為基督像的“生日”舉行了特別彌撒,里約市民為基督像準備了一個生日蛋糕,並與遊客一起為基督像唱起了生日歌。 [3] 
2020年4月,巴西天主教會在復活節來臨之際向在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間艱苦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表示敬意,並利用燈光使里約基督山上的基督像“穿上”了醫護人員的工作服。 [13]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所獲榮譽

2007年,里約基督像入選“世界新七大奇蹟”。 [3]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旅遊信息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交通

想要登上科科瓦多山頂遊覽基督像,遊客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在山腳下乘坐小火車直接登頂,另一種是乘車到達半山腰的車站,換乘園內的接駁大巴登頂。 [5]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門票

免費 [5] 

里約熱內盧基督像社會評價

站在基督的巨像下,可以俯瞰全城景色,尤其在雲蒸霞蔚之時,耶穌憑虛凌風,更顯神聖肅穆。巨像之左手直指伊帕內馬海灘和科帕卡巴那海灘,右手攬世界最大的馬拉凱納露天體育館,正前方則是圓錐形的甜麪包山。遊人有一種神聖感。(《世界文明簡史》 評) [9] 
基督像作為備受敬仰的公共財富,這座雕像被許多巴西香頌讚美和謳歌,是國際著名景觀之一。(《世界新奇蹟》評) [10] 
參考資料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