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釋夢

(199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鎖定
《釋夢》是199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圖書。 [1] 
中文名
釋夢
作    者
[奧] 弗洛伊德
譯    者
孫名之 [2] 
出版時間
1996年12月1日
出版社
商務印書館
ISBN
9787100018876

釋夢內容簡介

《釋夢(漢譯名著本)》作者弗洛伊德認為在精神活動中,夢起了主角作用。心靈的能量――弗洛伊德稱之為“裏比多”,主要指性驅力,是一個不固定的、可塑的力量,可因為過剩而成為困擾的力量。這個力量必須釋放出來才能得到快樂和防止痛苦,因此它就要尋找一切可能找到的出口。如果不能靠直接動作來得到滿足,“裏比多”就會通過精神渠道尋求釋放。或者用“釋夢”語言來説,這慾望能用在想象中實現慾望的方式來求得滿足。弗洛伊德宣稱,所有的夢,即使帶有焦慮色彩的惡夢,也都是滿足這類慾望的手段。 [1] 

釋夢圖書目錄

[第一版]序言
第二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第四版序言
第五版序言
第六版序言
第八版序言
英文第三(修訂)版序言
第一章 有關夢的問題的科學文獻
一、夢與清醒生活的關係
二、夢的材料——夢中記憶
三、夢的刺激和來源
(一)外部感覺刺激
(二)內部(主觀的)感覺刺激
(三)內部機體的軀體刺激
(四)刺激的精神來源
四、夢在醒後為什麼被遺忘
五、夢的顯著心理特徵
六、夢中的道德感
七、做夢及其功能的理論
八、夢與精神疾病的關係
跋,1909
跋,1914
第二章 釋夢的方法:一個夢例的分析
第三章 夢是慾望的滿足
第四章 夢的化裝
第五章 夢的材料與來源
一、夢中最近的和無關緊要的材料
二、作為夢的來源的幼兒期材料
三、夢的軀體方面的來源
四、典型的夢
(一)裸體的窘迫夢
(二)親人死亡的夢
(三)其他典型的夢
(四)考試的夢
第六章 夢的工作
一、凝縮作用
(一)植物學論著的夢
(二)“一個美夢”
(三)金龜子的夢
二、移置作用
三、夢的表現手段
四、表現力的考慮
五、夢的象徵表現:進一步的典型夢例
(一)帽子是男子(或男生殖器)的象徵[1911]
(二)“小東西”代表生殖器官——“被車碾過”是性交的象徵[1911]
(三)建築物、階梯和井穴代表生殖器[1911]
(四)人代表男性器官,風景代表女性器官[1911]
(五)兒童閹割的夢
(六)小便的象徵[1914]
(七)樓梯的夢
(八)變相的樓梯夢[1911]
(九)真實的感覺和重複的表現
(十)正常人夢中的象徵問題[1914]
(十一)俾斯麥的夢[1919]
(十二)一位化學家的夢[1909]
六、一些夢例——夢中的計算和講話
七、荒謬的夢——夢中的理智活動
八、夢的感情
九、潤飾作用
第七章 夢過程的心理學
一、夢的遺忘
二、迴歸作用
三、慾望滿足
四、夢的驚醒——夢的功能——焦慮夢
五、原初過程和繼發過程——壓抑
六、潛意識與意識——現實
附錄一 論夢
附錄二 文獻目錄
一、本書中的作者索引和著作條目
二、1900年以前出版的另外的一些論夢的著作目錄
附錄三 夢的索引
附錄四 一般索引 [1] 

釋夢作者簡介

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奧地利精神病醫師、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1873年入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學習,1881年獲醫學博士學位。1882-1885年在維也納綜合醫院擔任醫師,從事腦解剖和病理學研究。然後自開診所,治療精神病。1895年正式提出精神分析的概念。1900年出版《釋夢》,被認為是精神分析心理學的正式形成。1930年被授予歌德獎。1938年奧地利被德國侵佔,赴英國避難,次年於倫敦逝世。他開創了潛意識研究的新領域,促進了動力心理學、人格心理學和變態心理學的發展,奠定了現代醫學模式的新基礎,為20世紀西方人文學科提供了重要理論支柱。
譯者簡介:
孫名之,1920年生,江蘇南京市人,湖南師範大學心理學教授,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史研究中心兼職研究員。主要研究西方近、現代心理學史及其流派。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