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醫學免疫學

(南昌大學提供的慕課)

鎖定
醫學免疫學課程是南昌大學於2017年10月10日首次在中國大學MOOC開設的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該課程授課教師是施橋發、況南珍、劉玉琳。據2021年3月中國大學MOOC官網顯示,該課程已開課8次。 [1-3] 
醫學免疫學課程共有十五講,包括免疫學概述、免疫學發展簡史、免疫器官與組織、免疫球蛋白、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內容。 [1-2] 
中文名
醫學免疫學
授課教師
傅穎媛、施橋發、況南珍、劉玉琳
提供院校
南昌大學
開課時間
2017年10月10日(首次)
類    別
慕課、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授課平台
中國大學MOOC

醫學免疫學課程性質

醫學免疫學課程背景

醫學免疫學與人體健康知識密切相關,在包括腫瘤、感染、自身免疫病等多種疾病的診斷、預防、治療中具有較為重要的應用價值和實踐指導作用,在未來醫學領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腫瘤免疫治療和被較多討論的感染與炎症反應,都與該學科基礎知識相關。在此背景下,南昌大學開設了醫學免疫學課程。 [1-2] 

醫學免疫學課程定位

醫學免疫學課程是一門較為重要的醫學基礎課程。 [1] 

醫學免疫學開課信息

開課次數
開課時間
學時安排
授課教師
參與人數
第1次開課
2017年10月10日~2017年12月31日
待定
傅穎媛、施橋發
6702
第2次開課
2018年03月15日~2018年07月03日
3~5小時每週
8045
第3次開課
2018年09月06日~2018年12月31日
2小時每週
7728
第4次開課
2019年02月25日~2019年06月30日
2~3小時每週
6746
第5次開課
2019年09月09日~2019年12月30日
3小時每週
傅穎媛、施橋發、況南珍、劉玉琳
7735
第6次開課
2020年02月24日~2020年06月20日
10960
第7次開課
2020年09月01日~2021年01月10日
施橋發、況南珍、劉玉琳
5793
第8次開課
2021年02月15日~2021年06月30日
2~3小時每週
待定
(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1-2] 

醫學免疫學課程簡介

醫學免疫學課程內容主要有免疫學概述、免疫學發展簡史、免疫器官與組織、抗原概述、抗原分類及醫學意義、免疫球蛋白、 補體系統、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及其編碼分子、MHC的生物學作用、細胞因子、白細胞分化抗原與黏附分子、造血幹細胞、淋巴細胞、抗原提呈細胞、固有免疫細胞、免疫應答、超敏反應、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移植免疫、腫瘤免疫等。 [1-2] 

醫學免疫學課程大綱

第1次開課課程大綱
第一講 緒論
一、醫學免疫學概念
1、免疫的概念
2、免疫系統及其組成
3、免疫應答的種類和特點
二、免疫學發展概況
1、經驗免疫學時期
2、科學免疫學時期
3、現代免疫學時期
三、免疫學在生命科學中的重要作用
1、免疫學在疾病預防、診斷、治療中的應用舉例
第二講 免疫器官和組織
一、中樞免疫器官
1、胸腺
2、骨髓
二、外周免疫器官和組織
1、淋巴結
2、脾
3、黏膜相關淋巴組織
三、淋巴細胞再循環與歸巢
第三講 抗原
一、影響抗原誘導免疫應答的因素
1、抗原因素
2、宿主因素
3、免疫方式
二、抗原的異物性
1、抗原特異性的分子基礎
2、共同表位與交叉反應
三、抗原的分類及醫學意義
1、根據抗原來源與機體親緣關係分類
2、根據抗原刺激機體產生抗體是否需要依賴T細胞分類
3、根據是否在抗原提呈細胞內合成分類
4、其他分類
四、非特異性免疫刺激劑
1、超抗原
2、絲裂原
3、免疫佐劑
第四講 免疫球蛋白
一、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結構
1、基本結構
2、免疫球蛋白的其他成分:J鏈和分泌片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
二、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學功能;
1、特異性結合抗原
2、激活補體
3、結合Fc受體
4、其他生物學作用
三、免疫球蛋白的特點
1、IgG
2、IgM
3、IgA
4、IgD
5、IgE
第五講 補體系統
一、概述
1、補體系統的基本組成、理化性質和命名
2、補體系統的命名
3、補體系統的理化性質
4、補體系統的生物合成
二、補體系統的激活
1、補體活化的經典途徑;
2、補體活化的MBL途徑
3、補體活化的旁路途徑
4、補體活化的共同末端通路
5、補體三條活化途徑的特點與比較
三、補體受體
四、補體系統的生物學功能
1、溶細胞效應
2、調理作用
3、清除免疫複合物
4、炎症介質作用
第六講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及其編碼分子
一、HLA複合體
1、經典HLA基因
2、免疫功能相關基因
二、HLA結構與組織分佈
1、HLA I類和II類基因的表達產物-HLA分子結構
2、HLA分子的組織分佈
三、MHC分子和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1、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礎
2、抗原肽和HLA分子相互作用的特點
四、MHC分子的主要生物學功能
1、參與抗原加工和提呈
2、約束免疫細胞間的相互作用-MHC限制性
3、參與免疫應答的遺傳控制
4、參與免疫調節
5、參與T細胞的分化過程
6、引起移植排斥反應
第七講 細胞因子
一、概述
1、細胞因子的共同特性
2、細胞因子的分類
二、細胞因子的生物學功能
1、抗感染和抗腫瘤作用
2、免疫調節作用
3、刺激造血功能
4、參與和調節炎症反應
5、促進創傷的修復
第八講 白細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一、白細胞分化抗原
1、與免疫細胞識別抗原、活化有關的CD分子
2、構成免疫球蛋白Fc段受體的CD分子
二、黏附分子
1、黏附分子的分類
2、黏附分子的生物學功能
第九講 免疫細胞
一、造血幹細胞
1、造血幹細胞的特性
2、造血幹細胞的分化與發育
二、淋巴細胞
1、T淋巴細胞
2、B淋巴細胞
3、NK細胞
三、抗原提呈細胞
1、抗原提呈細胞的概念
2、抗原提呈細胞的特點和功能
三、固有免疫細胞
1、吞噬細胞
2、樹突狀細胞
3、NK細胞
4、NK T細胞
5、γδT細胞
6、B-1細胞
7、其他免疫細胞
第十講 免疫應答
一、免疫應答概述
1、免疫應答的概念
2、免疫應答的類型
3、適應性免疫應答的過程
二、抗原提呈
1、MHC I類分子途徑
2、MHC II類分子途徑
3、非經典的抗原提呈途徑(MHC對抗原的交叉提呈)
三、細胞免疫應答
1、T細胞對抗原的識別
2、T細胞的活化、增殖與分化
3、T細胞應答的效應
四、體液免疫應答
1、B細胞對TD-Ag的免疫應答
2、B細胞對TI-Ag的免疫應答
3、體液免疫應答抗體產生的特點
五、固有免疫應答
1、固有免疫應答的作用時相
2、固有免疫應答對適應性免疫應答的意義
第十一講 超敏反應
一、Ⅰ型超敏反應
1、參與Ⅰ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成分
2、發生過程及機制
3、臨牀常見疾病
4、防治原則
二、Ⅱ型超敏反應
1、參與Ⅱ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成分
2、發生機制;
3、臨牀常見疾病
三、Ⅲ型超敏反應的發生機制;
1、參與Ⅲ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成分
2、發生機制;
3、臨牀常見疾病
四、Ⅳ型超敏反應
1、參與Ⅳ型超敏反應的主要成分
2、發生過程及機制;
3、臨牀常見疾病
第十二講 自身免疫病
一、身免疫性疾病的分類
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免疫損傷機制
1、自身抗體介導的組織損傷
2、免疫複合物介導的組織損傷
3、自身反應性T細胞介導的組織損傷
三、自身免疫性疾病發生的相關因素
1、抗原方面的因素
2、宿主免疫功能方面的因素
3、遺傳因素
4、其他因素
四、自身免疫病的治療原則
1、去除誘因、控制感染
2、對症治療
3、使用免疫抑制劑
4、細胞因子治療
5、特異性抗體治療
6、口服自身抗原誘導耐受
7、其他
第十三講 免疫缺陷病
一、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1、原發性B細胞缺陷
2、原發性T細胞缺陷
3、原發性聯合免疫缺陷
4、原發性補體缺陷
5、原發性吞噬細胞缺陷;
二、繼發性免疫缺陷病
1、引起SIDD的常見因素
2、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徵
三、免疫缺陷病的防治原則
1、抗感染
2、免疫重建
3、基因治療
4、免疫製劑
第十四講 移植免疫
一、同種異基因移植排斥反應的的機制
1、誘導同種移植排斥反應的抗原
2、T細胞識別同種異型抗原的機制
3、移植排斥反應的效應機制
二、同種異基因移植排斥反應的臨牀分型
1、宿主抗移植物反應
2、移植物抗宿主反應
3、移植排斥反應的特殊情況
三、同種異基因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
1、選擇理想的供者
2、移植物和和受者的預處理
3、抑制受者免疫應答
4、誘導受者對移植物的耐受
5、移植後免疫檢測
第十五講 腫瘤免疫
一、腫瘤抗原
1、腫瘤抗原產生的分子機制
2、腫瘤抗原的分類和特徵
二、機體抗腫瘤免疫的機制
1、體液免疫應答
2、細胞免疫應答
三、腫瘤的免疫逃逸機制
1、腫瘤細胞方面
2、宿主免疫系統方面
四、腫瘤免疫診斷和治療
1、腫瘤免疫診斷
2、腫瘤免疫治療
(注: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1-2] 
第2~8次開課課程大綱
第一講 緒論
1、免疫學概述
2.免疫學發展簡史
第一章 緒論單元測試題
第一章 緒論單元作業
第二講 免疫器官與組織
1. 免疫器官和組織
第二章 免疫器官與組織單元測試
第三講 抗原
1.抗原概述
2. 影響抗原誘導免疫應答的因素
3.抗原的特異性
4.抗原分類及醫學意義
5.非特異性免疫刺激劑
第三章 抗原測試題
第四講 免疫球蛋白
1.免疫球蛋白概述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單元測驗
第五講 補體系統
1.補體系統概述
2.補體系統的激活
3.補體受體與補體系統的生物學功能
第五章補體系統單元測驗
第六講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及其編碼分子
6.1 HLA基因複合體概述
6.2HLA分子結構與組織分佈
6.3MHC分子與抗原肽的相互作用
6.4MHC的生物學作用
第六章 MHC及其編碼分子單元測試
第七講 細胞因子
細胞因子
第七講 細胞因子單元測試
第八講 白細胞分化抗原與黏附分子
白細胞分化抗原與黏附分子
第八章 白細胞分化抗原與黏附分子單元作業
第九講 免疫細胞
9.1造血幹細胞
9.2淋巴細胞
9.3抗原提呈細胞
9.4固有免疫細胞
第九講 免疫細胞單元測驗
第十講 免疫應答
10.1免疫應答概述與抗原提呈
10.2細胞免疫應答1—T細胞對抗原的識別
10.3細胞免疫應答2—T細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10.4細胞免疫應答3—T細胞應答的效應
10.5體液免疫應答1—B細胞對TD抗原的免疫應答
10.6體液免疫應答2—B細胞對TI抗原的免疫應答
10.7體液免疫應答3—體液免疫應答抗體產生的特點
10.8固有免疫應答
第十講 免疫應答單元測驗
第十一講 超敏反應
11.1 Ⅰ型超敏反應
11.2 Ⅱ 型超敏反應
11.3 Ⅲ型超敏反應
11.4 Ⅳ型超敏反應
第十一講 超敏反應單元測驗
第十二講 自身免疫性疾病
12.1 自身免疫病
12.2 自身免疫病的治療原則
第十二講 自身免疫病單元作業
第十三講 免疫缺陷病
13.1 原發性免疫缺陷病
13.2 獲得性免疫缺陷病
13.3 免疫缺陷病的防治原則
第十三講 免疫缺陷病單元測驗
第十四講 移植免疫
14.1 同種異基因移植排斥反應的機制
14.2 同種異基因移植排斥反應的臨牀分型
14.3 同種異基因移植排斥反應的防治原則
14.4 常見臨牀同種移植
第十四講 移植免疫單元測驗
第十五講 腫瘤免疫
15.1 腫瘤抗原
15.2 機體抗腫瘤免疫應答
15.3 腫瘤免疫逃逸機制
15.4 腫瘤免疫診斷與免疫治療
第十五講 腫瘤免疫單元測驗
(注:課程大綱排版從左到右列 [1-2] 

醫學免疫學課前預備

學習資料
教材
書名
作者
出版地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醫學免疫學》
傅穎媛、冷靜
西安
2011年3月
9787510032240
(注: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1-2] 
參考資料
書名
作者
出版地
出版時間
出版社
《醫學免疫學(第五版)》
金伯泉
北京
2010年6月
《醫學免疫學》
曹雪濤
-
2015年
普倫蒂斯霍爾出版社
《醫學免疫學實驗技術(第2版)》
柳忠輝,吳雄文
-
2014年
《Immunology, Sixth Edition》
Ivan Roitt et al
-
2001年
Harcourt Asia Pte Ltd
(注:表格內容參考資料 [1-2] 

醫學免疫學授課目標

1、使學習者掌握免疫學基本理論知識;
2、培養和提高學習者應用免疫學基本知識分析免疫學相關疾病的能力;
3、使學習者瞭解免疫與健康的密切關係;
4、引導學習者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機體免疫力。 [1-2] 

醫學免疫學證書要求

課堂測試25%,單元作業佔10%、討論佔5%、期末考試佔60%,按百分制計分,60分至80分為合格、80分以上至100分為優秀。 [2] 

醫學免疫學所獲榮譽

2019年1月8日,該課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認定為“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3] 

醫學免疫學教師簡介

傅穎媛,南昌大學醫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4] 
施橋發,流行病學碩士、病原生物學博士,副教授,主要從事防禦素的免疫學效應、HPV16及其相關腫瘤研究,南昌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研室主任、碩士研究生導師。 [5] 
劉玉琳,南昌大學醫學院免疫教研室副教授。 [6] 
況南珍,南昌大學醫學院免疫學教研室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