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醉思凡·吹簫跨鸞

鎖定
《醉思凡·吹簫跨鸞》是宋朝詞人孫惟信的作品。這首代言體的詞寫閨中人的懷人念遠之情。上片寫閨中人夜晚做夢與心上人相會的情形及夢醒後的失落感。起二句,用蕭史弄玉之典,表現男女雙方成雙成對跨鸞吹簫的幸福情景;後二句寫夜深夢斷的寂寞和失落。下片專寫閨中人的相思之苦。前二句,用極淺近通俗的語言,描寫閨中人因相思而憔悴消瘦。結尾二句,以景語作結,見出閨中人愁苦之綿綿不盡。
作品名稱
醉思凡·吹簫跨鸞
作    者
孫惟信
創作年代
宋朝
文學體裁

醉思凡·吹簫跨鸞作品原文

醉思凡
吹簫跨鸞[1]。香銷夜闌[2]。杏花樓上春殘。繡羅衾半閒。
衣寬帶寬[3]。千山萬山[4]。斷腸十二闌干[5]。更斜陽暮寒。 [1] 

醉思凡·吹簫跨鸞作品註釋

[1]吹簫跨鸞:指與情人相聚時歡愛的情狀。
[2]香銷夜闌:爐中的香已燃盡,時間已近深夜。
[3]衣寬帶寬:形容自己的消瘦。
[4]千山萬山:指情人遠在天涯。
[5]十二闌干:形容小樓的曲折幽深。

醉思凡·吹簫跨鸞作品譯文

醉思凡·吹簫跨鸞 醉思凡·吹簫跨鸞
夢中我與你吹簫引鳳雙雙飛上藍天,醒後香氣已消失在這深深的夜晚。杏花樓上已非當年,我們歡愛相處的痕跡幾乎已尋不見,每日我一人獨眠,繡花羅被一半空閒。因思念我人消瘦衣帶漸漸鬆寬,相距遙遠我們隔着千山萬山。盼你早歸我常常登高望遠,伏倚過許許多多的欄杆斷腸地思念,可眼前哪裏能尋覓到你的身影,只看見斜陽西墜、黃昏風寒。 [1] 

醉思凡·吹簫跨鸞作者簡介

孫惟信(1179—1243),字季蕃,號花翁,開封(今屬河南)人,居婺州(今浙江金華)。棄官不仕,有聲名於時。工詞,有《花翁集》。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