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醇醪

(漢語詞彙)

鎖定
醇醪,漢語詞彙。拼音:chún láo 注音:ㄔㄨㄣˊ ㄌㄠˊ 釋義:味厚的美酒
中文名
醇醪
拼    音
chún láo
解    釋
味厚的美酒
記    載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醇醪釋義

味厚的美酒。

醇醪出處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

醇醪字詞單獨解釋

醇:酒味厚;純粹
醪:濁酒;江米酒;藥酒;醇酒

醇醪例句

《史記·袁盎晁錯列傳》“乃悉以其裝齎置二石醇醪。” [3] 
漢書·爰盎傳》:“及 盎 使 吳 見守,從史適在守 盎 校為司馬,乃悉以其裝齎買二石醇醪。” 顏師古 注:“裝齎,謂所齎衣物自隨者也。”
《三國志·吳書·周瑜傳》裴松之注引《江表傳》:普頗以年長,數陵侮瑜。瑜折節容下,經不與校。普後自敬服面親重之,乃告人曰:“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4] 
高適宋中遇林慮楊十七山人因而有別》詩:“檐前舉醇醪,灶下烹只雞。” [1] 
張煌言 《贈徐闇公年丈》詩之三:“明月開尊皆勝侶,春風入座似醇醪。”
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七回:那乩運筆如飛,寫道:羨爾功名夏後,一枝高折鮮紅。大江煙浪杳無蹤,兩日黃堂坐擁。只道驊騮開道,原來天府狡龍。琴瑟琵琶路上逢,一盞醇醪心痛。寫畢,又判出五個大字:“調寄《西江月》。”
清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三:“讀之如飲醇醪,如鑑古錦。涵泳而玩索之,於性靈懷抱,胥有裨益。” [2] 
王西彥 《鄉下朋友》:“他喝了一口,覺得酒的確是醇醪好酒,濃香蜜口。”

醇醪典故

三國時吳國的名將周瑜,年輕時就才華出眾儀表堂堂,容貌美好。他自小與孫策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幫助孫策向江東發展,建立了孫氏政權。 公元198年,周瑜來到吳郡。孫策親自迎接,並封他為建成中郎 將。這一年周瑜才二十四歲。當地百姓見他年輕有為,英俊大方。都親熱地稱他為“周郎”。 不久,周瑜跟隨孫策攻克了皖縣。皖縣的喬公有兩個非常美麗的女兒,孫策娶了大喬周瑜娶了小喬。由此可見兩人關係之密切。 一年後孫策遇刺身亡,他的弟弟孫權統理政事。從此,周瑜輔佐孫權,幫助掌管軍政大事,在朝中獲得了很高的聲望。 周瑜性格開朗,氣度寬宏,待人接物謙虛和氣。為此,朝中文武大臣都愛和他交往,只有程普周瑜不滿。 程普也是東吳的名將,很早就跟隨孫權的父親孫堅,後來又幫助孫策經營江南,是孫氏政權中的元老。他見周瑜年紀輕輕,地位卻處於自己之上,內心不服,所以常常倚老賣老,給周瑜看臉色,藉以抬高自己身價。 周瑜是個寬宏大量的人,不願和程普鬧矛盾,所以處處剋制,事事謙讓,始終不與程普計較,更不與他發生衝突。一次,周瑜乘車外出,途中正好迎面碰上程普坐車而來。周瑜趕緊命車伕將車駛到一 旁,讓程普的車先過。程普目睹這個情況,以為周瑜在向自己討好, 非常得意。 公元208年,曹操率兵二十餘萬南下,結果在赤壁之戰中被東吳和劉備的聯軍擊敗。在這次戰爭中,周瑜程普分任吳軍左右都督, 但戰鬥的策略主要是周瑜制定的。事後,程普卻貶低周瑜,誇耀自己。周瑜知道後不僅不予辯白,反説指揮這次戰鬥時自己還年輕,沒有程公的幫助是不能取勝的。 周瑜一再謙遜忍讓,終於使程普有所觸動。為了消除隔閡,周瑜又多次拜訪程普,表達了自己對他的良好願望。在這種情況下,程普終於拋棄偏見,對周瑜非常敬服,並與他融洽相處。
後來,程普對別人感嘆説: “跟周公瑾(周瑜的字)相交,好比飲味道濃厚的美酒,不知不覺就醉了。”
出處 裴松之注引《江表傳》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