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酹江月·石頭城

鎖定
《酹江月·石頭城》是南宋詞人杜旟所寫的一首詞,上片先指出石頭城歷來就有“天子氣”,與如今的南宋的偏安形成鮮明對照:而後引用孫權、丁令威的故事,過片處依然運用對比,用昔日馬騰士猛的盛況反襯出石頭城今日的冷清落寞。通過對“褚淵”和“袁公”的不同境遇的描寫,表現了作者愛憎分明的個性。結尾處作者以元龍自比,發出議論,使作品言盡而旨遠。全詞引用典故,馳騁議論,採用散文語言,既更切合南宋實際,形成慷慨大方而又含藴深厚的風格。又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感情,體現了作者對古盛今衰的感傷之情。 [1-2] 
作品名稱
酹江月·石頭城
作    者
杜旟
創作年代
南宋
出    處
《全宋詞》
作品體裁

酹江月·石頭城作品原文

酹江月1·石頭城
江山如此,是天開萬古,東南王氣。一自髯孫2橫短策3,坐使英雄鵲起。玉樹4聲銷,金蓮影散,多少傷心事。千年遼鶴5,並疑城郭是非。
當日萬駟6雲屯,潮生潮落處,石頭7孤峙。人笑褚淵今齒冷,只有袁公不死。斜日荒煙,神州何在?欲墮新亭8淚。元龍9老矣,世間何限餘子10 [3] 

酹江月·石頭城註釋譯文

酹江月·石頭城詞句註釋

1.酹江月:詞牌名,即“念奴嬌”。得名於唐代天寶年間的一個名叫念奴的歌伎。
2.髯(rán)孫:此指孫權割據江南。權紫髯,故曰“髯孫”。
3.策:馬鞭。
4.玉樹:《玉樹後庭花》,陳後主陳叔寶所作曲。
5.遼鶴:遼東人丁令威求仙成功,化一白鶴飛來道:“有烏有烏丁令威,去家千年今來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冢累累。”這裏用來隱喻今山河破碎。
6.駟:一車四馬。
7.石頭:即石頭城,故址在今江蘇南京市清涼山。晉庾亮有恢復之志,率大軍十萬據石頭城,為諸軍聲援。
8.新亭:位於今南京城南安德門附近的石馬山上,亦名勞勞亭,是六朝時人宴集、餞別、迎賓之所。
9.元龍:三國時,陳登,字元龍,在廣陵有威名。後許汜與劉備在劉表坐中,共論天下人物日:“陳元龍,湖海之士,豪氣未除。”
10.餘子:指道德低下,沒有文才,不具操守,毫無鴻圖大略的人。 [3-4]  [5] 

酹江月·石頭城白話譯文

江山如此,萬古天開,東南歷來王氣盛大,孫權揚鞭佔領江東,卻招來了羣雄振飛。玉樹曲已消散,金蓮影飄散。自古以來有多少傷心事呀。鶴離去了千年,今日才歸來,心裏懷疑城池裏的東西不是當年的了。
當年萬馬奔騰,將士勇敢威猛。潮生潮又落,石頭城孤聳。人們譏笑褚淵屈辱得活,袁公雖然逝但是志向永遠存在。殘陽裏蕭索淒涼,昔時神州在哪裏尋找?想在新亭掩蓋感傷的淚水。英雄元龍已經老了,無奈世間道德低下,沒有文才,不具操守,毫無鴻圖大略的人還有很多。 [5] 

酹江月·石頭城創作背景

石頭城舊址在今南京市清涼山上,為建康四城之一,由於三國吳、東晉、宋、齊、梁、陳、南唐均在建康建都,所以當生活在南宋的作者登臨石頭城舊址的時候,就有一番關於封建王朝興衰更替的感慨而創作了該詞。 [2] 

酹江月·石頭城作品鑑賞

酹江月·石頭城文學賞析

起句開門見山直入主題,開頭前三句點明石頭城歷來就是王氣所鍾,這給數説王朝興衰打下了基礎,也同南宋皇室不思進取,偏居一隅,形成鮮明對照。“千年”二句收住英雄、昏王兩面,感嘆世事變幻之莫測,並以世事幻化收束懷古,以眼前城郭引出撫今。
過片三句以想象中的往日此地將士輻湊、萬馬齊喑的盛況與今日寂寞潮打石頭城的冷落對比。“潮生潮落處,石頭孤峙”既正面呼照“江山如此”,又反面輝映“神州何在”。“人笑”兩句的本事是:褚淵、袁粲同為南朝宋的顧命大臣,後蕭道成篡立南齊,褚失節,袁死節於石頭城。作者把故實、史傳、民謠揉合用之,表達了他的鮮明愛憎。在句中下一“欲”字,意思是説明知應當戮力王室,只是目前的現實不能讓人這樣輕鬆,於是不得已才“欲”下新亭之淚的。
典故活用之後,既更切合南宋實際,又表達了作者深沉的感情。綜觀下片,“人笑”兩句還主要是對褚、袁二人的褒貶,“斜日”三句則包含着更深的對社會變化之感嘆,到了最後兩句,便直接指出英雄已老,恢復無人的現實。詞篇通過層遞的手法,一步步深化了它的主題。作者自比陳元龍,而放眼當世,值得尊敬之人甚少,像這些“餘子”者卻多至無限,至堪憤疾。指的是古,引古所以喻今;説的是人,實質上還是在説世道。詞至此結束,辭盡而意不盡。填詞結尾,例用景語或情語,該詞結以議論,雖為別格,但對傾吐作者胸中憤懣,卻極為恰當。
該詞大量使用典故,馳騁議論,採用散文語言,形成慷慨大方而又含藴深厚的風格。 [2] 

酹江月·石頭城名家點評

近代詩人廖輔叔:這是一首借石頭城發泄胸中積憤的詞作,用兩個人物做對比,藉以表明作者對當前現實的態度。(《談詞隨錄》) [6] 

酹江月·石頭城作者簡介

杜旟(yú),字伯高,號橋齋,金華(今屬浙江)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宋光宗紹熙初前後在世。呂祖謙門人。杜旟與弟弟仲高、叔高、幼高、季高當時稱為“杜氏五高”。陸游、葉適、陳亮、陳傅良都稱讚他的文章,並且與他有交往。有《橋齋集》不傳。《全宋詞》存其詞三首。 [2] 
參考資料
  • 1.    程豔傑 靳豔萍編著.宋詞三百首 精讀·故事 (下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02月第1版:第771頁
  • 2.    林力 肖劍主編.宋詞鑑賞大典 (上、中、下卷):長征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第1357-1359頁
  • 3.    中共南京市鼓樓區委宣傳部,南京市鼓樓區文化局編.鼓樓風韻:東南大學出版社,2009.12:第62頁
  • 4.    劉永濟,俞平伯選注.唐宋詞名篇: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01:第170頁
  • 5.    程豔傑 靳豔萍編著.宋詞三百首 精讀·故事 (下冊):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02月第1版:第770-771頁
  • 6.    廖輔叔.談詞隨錄:廣東人民出版社,1986年09月第1版:第8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