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酶提取技術

鎖定
由克拉克(J.R.Clark)等人於20世紀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研製出的一種利用葡萄糖氧化酶提取礦物顆粒表面的非晶質錳的氧化膜尋找隱伏礦的方法。
中文名
酶提取技術
外文名
enzyme leach
研發人
克拉克(J.R.Clark)
應用領域
地球化學勘查
釋文:他們認為元素主要被循環的地下水直接帶到地表,然後被礦物顆粒表面的鐵錳氧化物膜所捕獲,或被循環地下水帶到近地表潛水面處,被植物根系吸收,當植物腐爛後堆積於地表,被礦物顆粒表面的鐵錳氧化物膜所捕獲。非晶質錳的氧化物,在整個鐵錳氧化物中雖然只佔很小的比例,但卻對金屬的捕獲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許多離子(陽離子和陰離子)和極性分子的有效捕獲體。如果能有效地提取這一部分中的元素就可以達到尋找隱伏礦的目的。他們利用葡萄糖氧化酶的催化作用,使右旋糖與水反應緩慢生成H2O2。生成的痕量H2O2選擇性提取土壤中非晶質的氧化錳,而結晶質錳的氧化物僅受微弱的侵蝕。當所有非晶質錳的氧化物都起反應後,酶的作用則停止。然後測定釋放出來的金屬離子濃度。經過幾年的試驗和完善,1995年以後已廣泛的應用。 [1] 
參考資料
  • 1.    地球科學辭典-甘肅省地礦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