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酮替芬

鎖定
酮替芬,是一種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19H19NOS,為類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在水或乙醇中微溶。
對外源性、內源性和混合性哮喘均有預防發作效果,兒童哮喘的療效優於成年哮喘。
藥品名稱
酮替芬
外文名
10-(1-methylpiperidin-4-ylidene)-5H-benzo[1,2]cyclohepta[3,4-b]thiophen-4-one
主要適用症
哮喘
用法用量
口服
不良反應
倦感、乏力感等
化學式
C19H19NOS
分子量
309.425
CAS登錄號
34580-13-7
EINECS登錄號
252-099-7
外    觀
白色結晶性粉末
密    度
1.236 g/cm³
熔    點
152 至 153 ℃
沸    點
488.9 ℃
閃    點
249.5 ℃

酮替芬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酮替芬
英文名稱:10-(1-methylpiperidin-4-ylidene)-5H-benzo[1,2]cyclohepta[3,4-b]thiophen-4-one
CAS號:34580-13-7
ATC:R06AX17;S01GX08 [1] 
分子式:C19H19NOS
分子量:309.425
精確質量:309.11900
PSA:48.55000
LogP:3.95230
理化性狀:酮替芬為淺黃色或橙色固體,在二甲基亞碸中加熱略溶,在甲醇中略溶 [6] 

酮替芬物化性質

密度:1.236g/cm3
熔點:152-153ºC
沸點:488.9ºC at 760mmHg
閃點:249.5ºC。

酮替芬醫藥用途

酮替芬性狀

本品常用其富馬酸鹽,為白色結晶性粉末,無臭,味苦。在甲醇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在丙酮或氯仿中極微溶解。熔點191~195℃
對外源性、內源性和混合性哮喘均有預防發作效果,總有效率65%~70%。用藥後發作次數減少,症狀明顯減輕。兒童哮喘的療效優於成年哮喘。外源性哮喘較內源性哮喘療效產生快、口服本品(1mg,每日2次)的療效至少與吸入色甘酸鈉(20mg,每日4次)的療效相當,最大療效見於用藥後6~12周。未見耐受性,中斷用藥亦未見覆發。除此之外,滴眼劑用於治療過敏性結膜炎。 [1] 

酮替芬適應症

本劑可廣泛用於多種以IgE介導的變態反應病,包括支氣管哮喘,喘息性支氣管炎,過敏性咳嗽,過敏性鼻炎,過敏性花粉症,過敏性結膜炎,急性或慢性蕁麻疹,異位性皮炎,接觸性皮炎,光敏性皮炎,食物變態反應,藥物變態反應,昆蟲變態反應等。對於由免疫複合物引起的血管炎型病變如過敏性紫癜等亦有一定療效。

酮替芬用法用量

口服,成人及12歲以上兒童,每日2次,每次1mg,一般於晨晚各服1次。對於晚間發作病人亦可改為每晚臨睡前1次,每次1mg。6-12歲兒童,每日2次,每次0.5mg。3-6歲兒童,可按每日每公斤體重0.05mg投藥。3歲以下兒童不推薦使用本藥。
滴眼,1~2滴/次,4次/日(早、中、晚及睡前),或遵醫囑。 [1] 

酮替芬製劑規格

富馬酸酮替芬片:1mg [2] 
富馬酸酮替芬膠囊:1mg [2] 
富馬酸酮替芬口服溶液:5ml:1m
富馬酸酮替芬滴鼻液:10ml:15mg
富馬酸酮替芬滴眼液:5ml:2.5mg。 [2] 

酮替芬不良反應

1.本藥有與抗組胺藥物相類似的中樞抑制作用,服後可出現睏倦感、乏力感等。但在程度上比大多數傳統的抗組胺藥為輕。一般出現於用藥初期,不必停藥,持續用藥一段時間後,中樞抑制反應即逐步減輕乃至消失。
2.少數病人於服藥後有口乾、噁心、胃腸不適等反應,但隨用藥時間延長,症狀亦可逐漸緩解。
3.個別病人於服藥後可出現過敏症狀,主要表現為皮疹瘙癢、局部皮膚水腫等。如遇此情況應及時停藥。

酮替芬注意事項

1.本藥起效緩慢,對於支氣管哮喘的緩解作用一般需連續用藥2-4周後方漸出現,故在用藥前應向病人解説清楚,配合治療。
2.本藥與鎮靜安眠藥及酒精製劑有一定的協同作用,同時用藥可加強睏倦,乏力等症狀,應予避免。
3.本藥與抗組胺藥物亦有一定協同作用,故當病人用抗組胺藥效果不滿意時,可考慮合併使用本藥。
4.糖尿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藥期間免用本藥。
5.空中作業,駕駛人員,精密機械操縱者,需高度思維的工作人員,重要會議及社交活動或運動員在參賽前應免用此藥。
6.早期妊娠婦女及授乳期婦女免用此藥。
7.過量服用本藥可引起昏睡,噁心等反應,應視情況給予對症處理,必要時予以洗胃或催吐,一面嚴密監護病人,採用支持治療直至症狀緩解。

酮替芬相互作用

1、與多種中樞神經抑制劑或酒精並用,可增強本品的鎮靜作用,應予避免。
2、不得與口服降血糖藥並用。
3、如正在服用其他藥品,使用本品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

酮替芬藥理作用

該藥特點是既有很強的組胺H1-受體拮抗作用,有抑制過敏反應介質釋放的作用。能抑制肥大細胞、嗜鹼性、中性細胞和巨噬細胞的多種介質的釋放,包括慢反應物質及其他活性介質,其抗過敏作用較色甘酸鈉強。另一方面,其H1-受體拮抗作用是氯苯那敏的10倍,並具長效。 [1]  還有阻滯鈣通道的作用,使支氣管的敏感性降低,不易受外界因素刺激誘發哮喘,故可抑制支氣管痙攣,緩解過敏性哮喘。
本藥屬於致敏活性細胞肥大細胞或嗜鹼粒細胞的過敏介質釋放抑制劑。具有保護肥大細胞或嗜鹼粒細胞的細胞膜,使之在變應原攻擊下,減少膜變構,減少釋放過敏活性介質的作用。故亦有肥大細胞膜保護劑之稱。此藥兼具變態反應病的預防及治療雙重功能。並有較強的H1受體拮抗作用,故亦可將之看作抗組胺藥,它的H1受體拮抗作用為氯苯那敏的10倍,且作用時間較長。還有抑制白三烯的功能,故除對皮膚,胃腸,鼻部變態反應有效外,對於支氣管哮喘亦有較好的作用。但本藥亦有一定的中樞抑制作用及抗膽鹼能作用。
酮替芬經口服用後,迅速由胃腸道吸收,1小時後即可在血中測得藥物的原形及其代謝物,3-4小時達血漿濃度峯值,一部分經肝臟代謝,血藥濃度緩慢降低,由尿液,糞便及汗液排泄出體外。其抑制變應原激發被動皮膚過敏的功能比色甘酸鈉強6倍,對抑制變應原攻擊後引起的氣道阻塞的功能比色甘酸鈉強50倍。酮替芬除對由IgE介導的變態反應有抑制作用外,對由抗原抗體複合物引起的Ⅲ型變態反應,可以緩解中性粒細胞炎症浸潤,故對血管炎及血管周圍炎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酮替芬藥代動力學

該藥口服後吸收良好,經胃腸道可迅速完全吸收,1小時後即可在血中測得藥物的藥物原形及其代謝物,2h可達血藥峯值,肝臟內藥物分佈最多,可進入乳汁,主要代謝物為葡糖醛酸結合物,60%隨尿液排出,40%隨糞便排出,4d累計排泄量為服藥量的60%。兒童較成人排泄快。清除相半衰期(t1/2β)為1小時。 [2] 

酮替芬醫學歷史

1978年馬丁(Martin)和勒默(Raemer)在研究抗組胺藥物時發現一種三環化合物一苯環庚噻吩(又名:酮替芬),該藥在當年即作為H1受體拮抗劑在瑞士產售。中國上海第十六製藥廠生產的酮替芬原料,自1980年4月至1983年11月間先後在上海、杭州、常州等地醫院中作臨牀試用驗證,之後大量生產。 [3] 

酮替芬風險提示

2016年12月2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佈《藥物警戒快訊 2016年第10期(總第162期)》,截至2015年9月1日,世界衞生組織藥品不良反應病例報告數據庫(VigiBase)中,4例分別報告了丙硫氧嘧啶、瑞舒伐他汀、酮替芬及並用藥品不詳。 [4]  在病例17中,酮替芬是懷疑藥物,儘管無法獲知日期來確定因果關係,但是酮替芬的產品信息中無任何肌肉作用的參考信息,沒有理由懷疑其是更可能的原因。

酮替芬應用情況

富馬酸酮替芬用於臨牀防治哮喘和兒童哮喘已有20餘年的歷史,是一種集預防和治療於一體的防治哮喘和兒童哮喘的藥物,特別是酮替酚曾作為兒童哮喘和兒童哮喘的長期控制藥物曾在許多國家廣泛使用,自80年代初期富馬酸酮替芬就已在西歐、亞洲用於哮喘和兒童哮喘的防治。 [5] 
近年來使用量在逐年減少,由於該藥有一定的中樞神經抑制副作用,口服片劑仍然未能獲得FDA的批准,所以一直沒有進入美國市場,僅僅富馬酸酮替芬滴眼劑(ZADITOR)在1999年獲FDA批准。研究表明酮替酚對哮喘的有效性尚需要進一步研究,加上富馬酸酮替芬對學齡兒童睏倦會影響學習成績,對嬰幼兒則可影響智力的發育,又可影響緩釋茶鹼的代謝而影響茶鹼的抗炎作用,WHO下屬的GINA(全球哮喘防治的倡議)不推薦富馬酸酮替芬在防治兒童哮喘和兒童哮喘中應用。 [5] 

酮替芬專利信息

2019年12月17日,仁和堂藥業有限公司申請富馬酸酮替芬片及其製備工藝,2020年4月17日獲得此藥專利。 [7] 
2020年4月21日,武漢貝參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申請一種富馬酸酮替芬口服溶液的製備方法,2020年8月21日獲得此藥專利,2022年3月18日授權公告日。 [8-9]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