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酬高崇節

鎖定
《酬高崇節》 為唐代詩人羅隱所作詩。
作品名稱
酬高崇節
作    者
羅隱
創作年代
唐朝
作品體裁
五言律詩

酬高崇節 作者簡介

羅隱 羅隱
羅隱(833-909),字昭諫,新城(今浙江富陽市新登鎮)人,唐代詩人。生於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師,應進士試,歷七年不第。鹹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編其文為《讒書》,益為統治階級所憎惡,所以羅袞贈詩説:“讒書雖勝一名休”。後來又斷斷續續考了幾年,總共考了十多次,自稱“十二三年就試期”,最終還是鎩羽而歸,史稱“十上不第”。黃巢起義後,避亂隱居九華山,光啓三年(公元887年),55歲時歸鄉依吳越王錢鏐,歷任錢塘令、司勳郎中、給事中等職。公元909年(五代後梁開平三年)去世,享年77歲。

酬高崇節原文

舊遊雖一夢,別緒忽千般。敗草湯陵晚,衰槐楚寺寒。
數奇常自愧,時薄欲何干。猶賴君相勉,殷勤貢禹冠。

酬高崇節註釋

酬:酬和,酬答。以言語、文字酬和作答。
高崇節:人名。見《新唐書·田悦傳》
別緒:分離前後惜別、相思的愁苦情緒。
敗草:枯萎的草;乾枯或腐朽的草
湯陵:商湯王陵
數奇(shù jī):命數不好。數:命運、命數。奇:不偶,不好。古代佔法以偶為吉,奇為兇。
貢禹:人名。前127-前44 ,字少翁,琅琊(今山東諸城)人,主張選賢能,誅奸臣,罷倡樂,修節儉。後世尊為“貢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