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配置管理數據庫

鎖定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CMDB),即配置管理數據庫。配置管理數據庫包含一個組織的IT服務使用的信息系統的組件的所有相關信息以及這些組件之間的關係。
中文名
配置管理數據庫
外文名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
縮    寫
CMDB
領    域
計算機

配置管理數據庫簡介

配置管理數據庫是指這樣一種數據庫,它包含一個組織的IT服務使用的信息系統的組件的所有相關信息以及這些組件之間的關係。配置管理數據庫提供一種對數據的有組織的檢查和從任何想要的角度研究數據的方法。上文中提到的信息系統的組件也被稱為配置項(configuration items,CI),一個配置項可以是任何可以想到的IT組件,包括軟件、硬件、文件和人員,以及它們之間的結合體。配置管理的過程力圖詳細説明、控制和追蹤配置項目以及配置項目的所有全面化和系統化的變化。
IT服務構架(ITIL)是一套用於規範資訊技術服務管理的構架,其最佳實踐標準中包含了關於配置管理的規範標準。根據ITIL的標準規定,配置管理的四項主要任務是:
1. 對包含在CMDB中的配置項的證明。
2. 對數據進行控制,確保數據只能由指定的人員進行修改。
3. 狀態維護,這包括確保任一配置項的當前狀態總是被記錄在案並保持更新。 [1] 

配置管理數據庫相關介紹

配置管理數據庫(英語: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是與IT系統所有組件相關的信息庫。它包含IT基礎架構配置項的詳細信息。和CMDB類似的信息庫已經被IT部門使用了多年,但CMDB的概念源自ITIL。在ITIL裏面,CMDB是IT環境下重要部件的權威配置。CMDB幫助組織理解這些部件之間的關係,並跟蹤它們的配置。CMDB是ITIL框架的配置管理流程中的基礎部分。CMDB的實現一般需要“聯合”,即從其它數據源,如資產管理系統,獲取數據並納入CMDB中,期間數據的控制權仍然在數據源。聯合有別於ETL,期間數據是複製進CMDB的。
CMDB記錄配置項,以及它們的重要屬性和之間的關係。配置管理人員通常用如下三個可配置的屬性來描述配置項:
  1. 技術方面
  2. 屬主
  3. 關係
成功實施CMDB的關鍵要素是對配置項信息的自動發現,以及對信息變動的跟蹤。
CMDB包含元數據,因此和元數據庫的概念有重合,這兩者都在大型IT機構使用。配置管理強調數據如何保持更新,這是元數據庫過去以來的一個弱項。 [2] 

配置管理數據庫聯合配置管理數據庫

信息技術管理人員可以使用聯合的CMDB(聯合配置管理數據庫)——一個企業級的CMDB——來積累配置、變更和其它離散來源的數據的信息。目標是使用業界標準的接口,使得管理數據的提供者能夠把它們的數據集成到緊密結合的、無縫的CMDB中。
該標準的架構於2007年由幾家CMDB的供應商的一本白皮書中提出,其中有:ASG Software Solutions、BM軟件公司、CA公司富士通、惠普公司軟件部門、IBM微軟。這些成員組成了CMDB聯合工作組(CMDBf)。
2009年,分佈式管理任務組標準化了CMDBf的規範,提供了跨供應商、標準化的系統管理數據聯合的解決方案。 [1] 
參考資料
  • 1.    Sauvé, Jacques; Rebouças, Rodrigo; Moura, Antão; Bartolini, Claudio; Boulmakoul, Abdel; Trastour, David (2006). Business-Driven Decision Support for Change Management: Planning and Scheduling of Changes. Springer Berlin Heidelberg. pp. 173–184. ISBN 978-3-540-47662-7. Retrieved 30 August 2014.
  • 2.    "Whitepaper: Ansible in Depth" . Ansible. Archived from the original on 2 May 2014. Retrieved 21 April 2018. There are many points of integration that can be used to extend Ansible, including: (...) inventory data retrieved from CMDB systems or cloud sour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