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酉溪河

鎖定
酉溪河,四川省廣安市境內河流,嘉陵江中游左岸一級支流,發源於南充市高坪區黃溪鄉,坪灘段稱越江河。幹流河長50.9KM,河道平均坡降2.95%,流域面積310K㎡,在坪灘鎮遇斷層,形成了著名的越江河瀑布
中文名
酉溪河
外文名
YouxiRiver
別    名
越江河
所屬水系
長江支流嘉陵江中游左岸支流
地理位置
四川省嶽池縣
流經地區
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區、嶽池縣
發源地
南充市高坪區黃溪鄉
河    長
50.9 km
流域面積
310 km²
河    口
嶽池縣保華鄉牛市壩子

酉溪河名稱由來

相傳,1758年(清乾隆五十年),酉溪鎮有座老廟,廟側有一溪灘,流水不息,每到酉時人靜,水聲特大,故名酉溪鎮,河以鎮名,稱酉溪河。 [1] 

酉溪河幹流概況

幹流概況圖 幹流概況圖
幹流概況圖 幹流概況圖
酉溪河上游分二支,東支源於觀土地,源頭有被譽為“川東西子湖”的翠湖,西支源於涼水井。二支相匯後南流經白巖店後入嶽池縣境,續南流,經鋪芽鄉後入大高灘水庫,再南流,經酉溪鎮後折向西流,經西板鄉後又折向南流,經坪灘鄉至保華鄉的牛市壩子匯入嘉陵江。酉溪河河系發育,支流眾多,共有支流15條,較大支流有漢山罐溝、石龍溝、龍孔河、淨石溝等支溝。
[1] 
酉溪河 坪灘段稱越江河,發源於南充縣黃溪鄉,至保華鄉泥溪口入嘉陵江。縣內段長 50.9 公里,流經興隆、酉溪、坪灘區的 18 個鄉、鎮,流域面積 310 平方公里,河牀比降 2.95‰,22 年平均流量 3 立方米/秒,年平均徑流總量 961 0 萬立方米。水力資源比較豐富,且易於開發。六十年代初,在上游建有蓄水 3765 萬立方米的大高灘水庫;建梯級小水電站 5 處,裝機容量 3435 千瓦。 [4] 

酉溪河水文特徵

據四川省水利電力廳《嘉陵江志》資料,酉溪河多年平均流量2.99立方米每秒,年徑流總量9430萬立方米,流域年平均徑流深304mm。徑流主要產生於降水,並受降水規律的支配,主要集中在汛期,洪枯變幅大,酉溪河上游雙河口最枯流量僅0.5立方米每秒,中游葉苗灘處最枯流量為0.4立方米每秒。徑流在年際間變化也較大。流域內地下水資源不豐富,多為淺層孔隙水和裂隙水,水質較好,可作人畜飲用水源。流域內由於水資源時空分配不均,且缺乏調節。
流域內由於水資源時空分配不均,且缺乏調節徑流的骨幹水利設施,故歷史上水旱災害頻繁。據《嶽池縣誌》記載1528年(明嘉靖七年)、1811年(清嘉慶十六年)、1840年(道光二十年)、1856年(咸豐元年)、1911年(同治十年)、1933年(民國22年)、1936年(民國25年)、1937年(民國26年)、1940年(民國29年、1943年)(民國32年),流域內均有大的乾旱發生,尤以1936~1937年的“丙丁大天干”為巨。民間流傳的民謠曰“丙子丁丑年,連年大天干,田土無收成,十家九無煙。壯者去逃荒,老弱喊蒼天。百姓求下雨,糧户買大田。天早千家愁,官紳樂無邊”,就是當年災情的真實寫照。《嶽池縣誌》記載的流域內大的洪澇災害有:1910年(清宣統二年)“酉溪河上游洪水猛漲,下游的西板場碎遭水災,洪水高出街面約六市尺,淹沒民房一百五户,損失慘重”。1926年(民國15年)“七月二日,酉溪河洪水猛漲,,西板場街道進水,高出街面約六市尺,沖走瓦房十二間,淹死女四人、男一人”。1935年(民國24年)“酉溪河洪水泛發,沿河流兩岸農作物被沖刷,損失嚴重,下游坪灘場被淹,坪灘大橋封洞,街道上能行船,持續三天始退,損失嚴重“。1947年(民國36年)“酉溪河水猛漲,下游的西板場民房被淹沒,損失嚴重,並沖走幾人”。 [1] 

酉溪河流域概況

酉溪河流域地處四川盆地中東部,地形以淺丘為主,深丘次之,海拔高度多為350m~500m,其相對高度為20m~100m;地形較平緩,受水流長期切割侵蝕,丘陵多呈方山狀,現已闢為梯田梯地,墾植率高,農耕發達。平壩零星分佈在西河下游河谷沿巖低山分佈在酉溪河上游東北部,系金城山餘脈,石馬山海拔774m,為酉溪河流域最高處。
流域內四季分明,雨量豐富,冬暖夏熱年平均氣温17℃,1月均温6.2℃,月均温27.4℃,≥10℃活動積温5375℃,無霜期316天。年平均降水量毫1026米,主要集中在汛期5~9月。流域內主要災害性氣候有春早及伏旱,尤以伏旱為重,可連續60~80天。此外,冬季初春時有低温寒潮,夏季多暴雨大風,秋季多綿雨,局部地區還有冰雹襲擊。
酉溪河 酉溪河
酉溪河流域,以嶽池縣為主,總人口約40萬人,總耕地約25萬畝,農作物以糧食為主,主產水稻,次為小麥、玉米、紅酋、豆類。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木有油菜、花生、芝麻、甘蔗、西瓜、生薑、蠶桑、茶葉、柑桔、油桐、藥材等。兩河下游酉溪、坪灘等地的柑桔質地優良,土特產還有冬菜,清香嫩脆,為調味佳品。森林主要分佈在上游低山區,主要樹種有柏樹、馬尾松、按樹等。礦產資源有石油、鹽滷和天然氣。 [1] 

酉溪河治理開發

酉溪河引水工程

流域內水資源開發歷史久遠,厲代有識之士,尚重視興修水利造福於民。清嘉慶年間,董淳任嶽池縣令時,倡導民眾,“以潞蓄水,相溪築堰,資灌溉而救潦旱也”。在他的倡導下,流域內興修了一批土塘土堰,對杭早減災發展農業起到一定作用。1941年(民國30年)嶽池縣國民代表大會曾制定《嶽池縣水利建設與國民福利章程》規定“溪澗節節築堰,區鄉每保一年挖塘一至二口”,“水力可資利用之處,辦水力站碾米,以資民生”,但基本上是一紙空文,未能付諸實施。
建國後,流域內製定了水利建設新的藍圖。20世紀50年代制定的《嶽池縣水利規劃》稱,清溪河、酉溪河上游深丘河谷,下游淺丘帶壩,採取自流和提灌相結合的方式。以大高灘、萬家溝兩座中型水庫為骨幹蓄水工程,配合兩河流域內的其它小型蓄水工程、提水工程,解決流域內的農田灌溉問題並按這一規劃逐步付諸實施。 [1] 
酉溪河流域於1962年建成了最早的電力提水工程—牛廠蓋電灌站,站址位於嶽池縣郭家鄉太平寨牛廠蓋,從大高灘水庫分兩級提水,總揚程41m,控灌面積0.92萬畝。1963~1965年,酉溪河流域大搞電力提灌,先後建成寇家壩、三星寨等31處電灌站羣,總裝機43台,總容量1337KW,控灌面積約2萬畝。 [1] 

酉溪河水電工程

酉溪河水能資源開發自50年代後期始,至1965年底,已建成四級電站第一級大高灘電站,為大高灘水庫壩後電站,2X320kw裝機,設計水頭25m,引用流量3.2立方米每秒,1963年建成;1979年又在水庫右放水洞興建電站,裝機1X320KW;第二級上苗灘電站,系低壩引水式,設計水頭27m,引用流量2.5立方米每秒,裝機2X250KW,建成於1960年。第三級雷伯孔電站,亦為低壩引水式,設計水頭14米,引用流量2.9立方米每秒,裝機2X160kW,1964年建成第四級高低坑電站,仍為低壩引水,設計水頭47米,引用流量5.1立方米每秒,裝機2X800KW,1965年建成。四級電站總利用水頭113米,佔總落差148.1米的76%,總裝機3380KW。由於大高灘水庫作為龍頭水庫,發電水量有較大的保證,發電效益良好。 [1] 

酉溪河蓄水工程

大高灘水庫是酉溪河上的骨幹蓄水工程,位於嶽池縣興隆鎮第六村大高灘河段上,故名。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32K㎡,總庫容3765萬立方米,有效庫容2946萬立方米。大壩為均質水力大壩,大壩最高36M;溢洪道位於大壩右側山址處,最大泄洪量792立方米每秒;放水洞分設大壩左右兩端,放水流量3.5立方米每秒、3.0立方米每秒。洞後各建電站一處,左洞出口電站裝機2X320KW,右洞出口電站裝機1X320KW。庫水發電後進入渠道灌溉農田。樞紐工程於1959年10月開工,1960年8月基本建成,1963~1965年對溢洪道進行擴建。大高灘水庫的配套工程經歷10年曲折,1964年貫徹以機電提灌為主的方針,在酉溪河流域修建電力提灌站31處,經實踐考驗嚴重乾旱時缺水少電,灌溉難以保證。1970年以後改為自流灌溉方案,先後建成右乾渠27.3KM、左乾渠20km、上乾渠15.3km,三條幹渠總長62.6km,共配套支渠22條,總長130km。該水庫設計灌溉面積8.0萬畝,1982年“三查三定”時,有效灌溉面積已達6.69萬畝。水庫還向兩座壩後電站及酉溪河上的三個梯級電站供水,並利用2300畝水面養魚,利用管護範圍內的土種植廣柑,取得良好的綜合效益。 [1] 
大高灘水庫, 位於酉溪河上游大高灘河段,佔地 1535 畝,集雨面積 132 平方公里。建設投資 1215.46 萬元,用工 526 萬個。1959 年 10 月,由縣委組織部副部長李書芳任工程指揮長,白廟、坪灘、酉溪、石埡 區民工共 7000 餘人參加修建,1960 年 8 月 大壩竣工。1976 年 5 月大壩內坡滑動,裂縫長 62 米,寬 1.2 釐米。1977 年加固完善,壩高 36 米,頂長 185 米,寬 4.4 米。庫容 3765 萬立方米,有效庫容 2946 萬立方米。最大泄洪量 792立方米/秒,用 3 扇鋼質弧形閘門啓閉。壩後式電站有左、右兩處,裝機容量 1040 千瓦。年發電量 214.26 萬度。水庫下游建成 4 個梯級電站和寇家壩等 31 處電力提灌站,年均發 電量 710 萬度,提灌面積 3.5 萬畝。至 1985 年末,建有上、左、右乾渠 3 條,總長 66公里,支渠 118 條,總長 237 公里,灌溉面積 6.9 萬畝。 [3] 
回龍水庫, 位於西溪河上游天平鄉境內。佔地 1872 畝,集雨面積 69.5 平方公里,投資 459.2 萬元,用工 300.9 萬個。1958 年 12 月,由縣長王寶貴任工程指揮長,動員苟角、顧縣兩區民工 6000 餘人興建。1959 年建成大壩。壩高 24 米,頂長 223 米,寬 3.35 米。坡比:內坡 1∶3.85、外坡 1∶2.23,草皮護坡,塊石壓腳。庫容 1975 萬立方米,有效庫容 1173 萬立方米。溢洪道位於大壩左邊,堰底淨寬 21 米,最大泄洪量 547 立方米/秒。堰口安裝 3 扇 (7×3.8 米) 鋼質弧形閘門啓閉,放水洞在大壩右端,為漿砌石料圓形放水管。進口與塔式豎井銜接成一體,洞徑 1.35 米,長 103.9 米,流量3.1 立方米/秒,用兩扇鋼質閘門啓閉。1959 年 11 月,開始渠系建設,至 1963 年建成乾渠 1 條,長 32.4 公里;支渠 22 條,總長 80.8 公里。至 1985 年,有效灌溉面積 3.6 萬畝。灌區已成為嶽池縣商品糧食生產基地之一。 [3] 
一碗水水庫, 位於酉溪河左支流上游黃龍鄉一碗水處。集雨面積 4.17 平方公里。大壩為土石混合壩,高 32 米,頂長 142 米,寬 4 米。庫容 198 萬立方米,有效庫容 117 萬立方米,灌溉面積 0.35 萬畝。1972 年元旦,由高升公社黨委組織施工。大壩施工場地狹窄,所需土石料及物資量大且運距遠,全賴人力擔運。黨委領導堅持與民工同住、同吃、同勞動,鼓舞民工士氣。開鑿隧洞攻堅 21 人,人平昏倒 10 次,無人退卻。年近六旬的黨支部書記鄭光廷自始至終堅持勞動。1979 年冬建成。用工 140 萬個,完成土石方 84 萬立方米,投資 216.5 萬元。 [3] 

酉溪河沉船事件

2006年3月15日12時50分,嶽池縣酉溪鎮酉溪河非法載客40人,當該船在駛離碼頭110米處,因嚴重超載,船體嚴重受損致使該船沉沒,造成死亡28人的特大沉船事故。 [2] 
參考資料
  • 1.    陳渭忠.清溪河與酉溪河[J].四川水利,1998:62.
  • 2.    嶽池縣3.15特大沉船事故 原副鎮長獲刑  .四川新聞.2006-03-16[引用日期2014-06-11]
  • 3.    嶽池縣誌編纂委員會.嶽池縣誌(第一輪):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186-188
  • 4.    嶽池縣誌編纂委員會.嶽池縣誌(第一輪).: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3: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