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鄴城北之戰

鎖定
公元350年1月,冉閔改後趙石鑑名李鑑,改元青龍。後趙汝陰王石琨及張舉、王朗組建了七萬軍隊,向鄴城進行反撲。在鄴城北,大將軍冉閔率領千餘騎兵擊潰胡羯軍隊。“閔執兩刃矛,馳騎擊之,皆應鋒摧潰,斬級三千。琨等大敗,遂歸於冀州”。
名    稱
鄴城北之戰
地    點
魏郡臨漳
參戰方
冉閔軍部;胡羯軍隊
結    果
冉閔軍隊所向摧陷,胡羯軍隊大敗
參戰方兵力
冉閔一千餘騎兵;胡羯軍隊七萬
傷亡情況
胡羯軍隊傷亡三千
主要指揮官
冉閔;石琨
張舉
王朗
發生時間
公元350年1月

鄴城北之戰戰爭背景

後趙(石氏建立的胡羯氐羌聯合政權)末,公元349年,其都鄴城(河北臨漳)為漢人大將冉閔(石閔)攻取。冉閔、李農立後趙傀儡皇帝石鑑 [1]  ,組建華夏人內閣 [2]  。期間,諸胡羯多次組織軍隊攻襲冉閔 [3]  ,皆被擊退。冉閔軍力少,不足以羈縻諸胡羯 [4]  ,令六夷繳械,不聽 [5]  ,張舉、張春等胡羯大臣率公侯、龍騰(後趙禁軍)等萬餘人攻破城門,或翻城牆而出,逃往襄國。經過數次激鬥,冉閔誅除鄴城內二十餘萬諸胡羯勢力。
為滅去胡羯(石氏)之跡,收攏華人之心,公元350年1月,冉閔改石鑑名李鑑,改元青龍 [6]  。後趙新興王、石虎之子石祗鎮襄國,與氐羌胡羯連兵,張沈、張賀度(羯)分別據滏口、石瀆,段勤、段龕(遼西鮮卑)分別據黎陽、陳留,楊羣據桑壁,劉國(匈奴)據陽城,姚弋仲(羌)據灄頭,蒲洪(氐)據枋頭,眾各數萬,虎視眈眈,對鄴城形成包圍之勢。

鄴城北之戰戰爭過程

後趙石勒、石虎向中原腹地內遷了數百萬胡羯、氐羌、鮮卑以充軍力,後趙汝陰王石琨及張舉、王朗很快組建了七萬軍隊,向鄴城進行反撲。在鄴城北,大將軍冉閔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領千餘騎兵痛擊石琨的先頭部隊——龍騰重騎兵。雙方寸步不讓,沒有任何便宜可講。
“閔執兩刃矛,馳騎擊之”,七萬大軍、龍騰禁軍遇上冉閔,似乎根本沒有過招的機會,“皆應鋒摧潰”。石琨見這陣勢,再打下去恐怕吃虧更多。於是,“琨等大敗,遂歸於冀州”。冉閔兵少,擊潰敵陣後,沒有窮追。此戰,冉閔採取佔領先機、攻其未備的戰術,首先擊潰強勢部隊,戰鬥力較弱的後續部隊則望風而潰。同時,冉閔自身的勇武和高超的戰法,是取勝的要素。

鄴城北之戰歷史影響

石趙向中原腹心(司州、冀州及附近)內徙各族胡人的主要記載 [7] 
1. 徙平原烏丸展廣、劉哆等部落【三萬餘户】於襄國。
2. 勒進攻準於平陽,巴及羌、羯降者【十餘萬落】,勒皆徙之於所部郡縣。
3. 石勒遣石虎擊鮮卑日六延於朔方,大破之,斬首二萬級,俘虜【三萬餘人】。
4. 虎執趙太子熙、南陽王胤及其將王公卿校以下三千餘人,皆殺之,徙其台省文武、關東流民、秦雍大族九千餘人於襄國;又坑五郡屠各五千餘人於洛陽。進攻集木且羌於河西,克之,俘獲【數萬】,秦、隴悉平。氐王蒲洪、羌酋姚弋仲俱降於虎,虎表洪監六夷軍事,弋仲為六夷左都督。徙氐、羌【十五萬落】於司、冀州。
5. 初,丁零翟斌,世居康居,後【徙中國】,至是入朝於趙;趙以斌為句町王。
6. 洪帥户二萬降於虎,虎迎拜洪光烈將軍、護氐校尉。(石虎)徙秦、雍民及氐、羌〔十餘萬户〕於關東。以洪為龍驤將軍、流民都督,使居枋頭;以羌帥姚弋仲為奮武將軍、西羌大都督,使帥其眾數萬徙居清河之灄頭。
7. 虎入令支官,論功封賞各有差。徙段國民〔二萬餘户〕於司、雍、兗、豫四州。
僅上述記載,遷入後趙中心地區的各族胡人約200多萬。因此冉閔雖然殲滅鄴城胡羯20餘萬,石琨、張舉、王朗很快又能組建出7萬的軍隊。
鄴城乃中原四戰之地,又是玉璽所在。無論氐羌胡羯鮮卑都欲染指(“胡羯氐羌鹹懷竊璽”),而冉閔兵力頗少,局勢危如累卵,兵力極為懸殊。鄴城北之戰,冉閔以千餘騎兵,斬級三千,大敗七萬敵軍,取得了鄴城保衞戰的勝利,也使一部分觀望勢力選擇依附冉閔,迅速提升了冉閔的控制兵力及威望。
這是冉閔所部對諸胡聯軍的一次擊潰戰。之後,冉魏對諸胡聯軍的多次擊潰、殲滅戰役勝利,打破了“六夷”對襄國後趙殘餘政權的凝聚力,司、冀州的諸氐、羌、胡、蠻開始撤離中原腹心。
參考資料
  • 1.    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1974:卷一百七·載記第七
  • 2.    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1974.卷一百七·載記第七: 鑑乃僭位,大赦殊死已下。以石閔為大將軍,封武德王,李農為大司馬,並錄尚書事;郎闓為司空,秦州刺史劉羣為尚書左僕射,侍中盧諶為中書監
  • 3.    《晉書·卷一百七·載記第七》:時石祗在襄國,與姚弋仲、苻洪等通和,連兵檄誅閔、農。中領軍石成、侍中石啓、前河東太守石暉謀誅閔、農,閔、農殺之。 龍驤孫伏都、劉銖等結羯士三千伏於胡天,亦欲誅閔等。
  • 4.    《晉書·卷一百七·載記第七》:載記第七:石琨及張舉、王朗率眾七萬伐鄴,石閔率騎千餘,距之城北。石閔僅出動一千餘騎兵。
  • 5.    《晉書·卷一百七·載記第七》:宣令內外六夷敢稱兵杖者斬之。胡人或斬關,或逾城而出者,不可勝數。
  • 6.    《資治通鑑·卷九十八》:孝宗穆皇帝上之下 永和六年(庚戌,公元三五零年) 春,正月,趙大將軍閔欲滅去石氏之跡,託以讖文有“繼趙李”,更國號曰衞, 易姓李氏,大赦,改元青龍。
  • 7.    房玄齡,晉書,中華書局,1974.卷104~107·載記第四、五、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