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鄰里東京

鎖定
《鄰里東京》是2008年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西奧多·C·貝斯特。
中文名
鄰里東京
作    者
[美] 西奧多·C·貝斯特
類    別
人類學
原作品
Neighborhood Tokyo
譯    者
國雲丹
出版社
上海譯文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年01月01日
頁    數
315 頁
定    價
22.1 元
開    本
大32開
裝    幀
平裝
ISBN
9787532743803
正文語種
中文

鄰里東京內容提要

本書是研究日本東京一個普通社區微觀生活的力作。作者通過人類學見微知著的觀察研究,首次對當代日本都市鄰里的社會結構和內在動力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察,從而消除了人們對戰後日本社會和文化的原有成見。
本書作為當代都市人類學的代表之作,於1990年榮獲美國社會學學會都市與社區研究大獎。 [1] 

鄰里東京主要內容

反對的研究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東京只不過是一系列鄉村的集合。它認為前工業時代的鄉村生活和目前的城市鄰里生活之間具有直接的歷史延續性。
第二種觀點認為,城市鄰里只不過是一個行政的或者政治的術語。持這種立場的研究者中會分異出一些分論點。如有的分論點認為,如果不同層級的政府行政組織沒有對城市日常生活的結構施加影響,那麼在城市的社會版圖中,鄰里將不會是一個明確可以識別的區劃。另一種論點認為,鄰里之所以存在只不過是出於在地域上界分政治機構的考慮。
第三種觀點認為,傳統城市鄰里生活的穩定性是老中產階級生活方式的表現,所謂的老中產階級包括個體商人、小工廠主和小手工業者。此觀點認為,由於相對獨立,老中產階級的成員就有可能維持一種守舊的,“封建的”和過時的生活方式。其關鍵元素在於一種更應屬於鄉村社會而不是工業城市生產方式的社區組織卻被不合時宜的保留了下來。 [2] 
研究認
第一,城市鄰里不是鄉村社區,它們不是即將消失的社會形式的殘留。
第二,鄰里也絕不僅僅是政治的和行政的實體。而且,如果只是以這種方式來想象,那必將忽視那些對城市鄰里居民來説有意義的社會關係和文化價值。對他們來説,城市鄰里就是社區。當地的社區機構之間共享社區價值和關於社區的認同,這賦予鄰里一種社會凝聚力,如果沒有這些,鄰里就不能有效地實現其政治和行政目標。
第三,雖然老中產階級在維持和創造城市鄰里的過程中確實發揮了核心的作用,但他們這樣做並不是因為他們不受社會潮流的影響,而是他們對一種更大的社會環境的迴應。他們對鄰里生活的保留是對當代日本社會結構的策略性迴應,而不是他們孤立於社會潮流的表示。 [2] 
作者觀點
老中產階級是一個充滿生氣的龐大人羣,他們的人口構成也多種多樣,而日本的外國觀察家卻很少關注城市裏小商人的生活以及他們生活的地方。在當代日本的社會分層和社會衝突中,他們的生活方式是一個能動活躍的元素,而不是昔日時光的遺存。
作者考察了人們藉助傳統為今日合法化的方法,這個方法就是將現在與一個理想化了的、沒有歷史背景的過去聯繫起來,這是人們在解釋社區結構時常用的説法,也用來討論關於日本家庭生活的動力,工業化關係的本質或者個人和社會的關係。我認為這些關於傳統主義民族精神的重新闡釋和操縱——認為當前的文化來自一個(非)歷史的過去——經常掩蓋了日本社會生活的動力和流動性。幾乎在日本社會的任何一個領域,這個舉措強調(和創造)的表面的連續性往往比變遷更能給觀察者們留下深刻印象,這就一下子使對傳統的操縱成為可能,並因成功而遮蔽了其內在的實質。 [2] 

鄰里東京圖書目錄

説明
序言
第一章 宮本町概述
第二章 一個鄰里的發展
第三章 地方政治和行政
第四章 社區服務和鄰里活動
第五章 參與和權力的正式層級結構
第六章 朋友和鄰居
第七章 節日和社會秩序
結論
附錄A 宮本町的人口
附錄B 柳木宮本町會
附錄C 節慶委員會幹部花名冊(1980年) [1] 
參考書目

鄰里東京作者簡介

鄰里東京 鄰里東京
西奧多·C·貝斯特(Theodore C. Bester),美國斯坦福大學人類學博士,曾先後在康奈爾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執教。現為哈佛大學人類學系主任及日本研究中心教授。
貝斯特關於日本社會和文化的著作廣博而精深,尤以對當代東京的民族誌研究而著名。他曾擔任美國人類學學會東亞人類學部及都市人類學部主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