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鳴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鎖定
鄭鳴,男 金融系教授 、博導、經濟學博士,廈門大學經濟學院國家級重點學科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學術委員。現任廈門大學教學科研重要崗位(二級崗)。 [1] 
中文名
鄭鳴
國    籍
中國
畢業院校
廈門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專業方向
金融機構與風險管理/公司金融與投資銀行
學術代表作
《中小股份制銀行發展論綱——以優化資本結構為核心》, 專著 獨立完成,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8
主要成就
獲福建省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
職    稱
教授

鄭鳴基本情況

鄭鳴經歷

海外學習經歷
2007年分別到墨爾本理工大學、日本中央大學學術交流1個月 2009年分別到台灣大學台灣淡江大學學術交流1個月
最高學歷
於2004年在廈門大學金融系金融學專業獲得博士學位

鄭鳴學術兼職

中國金融學會理事、中國國際金融學會理事、廈門國際銀行總行博士後工作站指導教師、廈門市政府首批金融顧問、廈門大學興業銀行金融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 [1] 

鄭鳴研究項目

鄭鳴研究領域

金融機構與風險管理/公司金融與投資銀行

鄭鳴科研項目

曾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項(被全國社科規劃辦鑑定為“優秀成果”)、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項、福建省社科基金重點項目1項(被福建省社科規劃辦鑑定為“優秀成果”)、福建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3項、台灣證券商業同業公會研究項目2項、還有多項政府諮詢顧問研究項目。 [1] 

鄭鳴學術獲獎

鄭鳴學術成果

在全國性權威刊物已公開發表了 100多篇學術論文,出版了16部專著。
學術專著
[1] 《中小股份制銀行發展論綱——以優化資本結構為核心》, 專著 獨立完成, 廈門大學出版社, 2008
[2] 《金融脆弱性論》, 專著 獨立完成,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7
[3] 《商業銀行管理學》, 教材 獨立完成, 清華大學出版社, 2005
[4] 《投資銀行學教程》, 教材 第一作者,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5
[5] 《投資銀行併購論》, 專著 獨立完成, 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2005
[6]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學習指導》, 教材 獨立完成, 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 2002
[7]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 教材 獨立完成, 湖南電子音像出版社, 2002
[8] 現代投資銀行研究, 專著 第一作者, 中國金融出版社, 2002
論文
[1] 貨幣政策和股票收益率的動態相關性研究, 廈門大學學報, 2011(2)
[2] 我國貨幣政策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經濟管理, 2010(11)
[3] 基於非財務信息的我國高校財務績效評價實證研究, 教育科學, 2008年01期
[4] 關係型融資制度的經濟學分析——兼論日本關係型融資制度的變遷, 《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理論經濟學)》, 2007年9期
[5] 關係型融資制度的經濟學分析——兼論日本關係型融資制度的變遷, 《福建論壇(人文社科版)》, 2007年6期
[6] 從供求關係分析高校大規模貸款形成的原因, 教育發展研究, 2007年6A期
[7] 我國中小股份制商業銀行資本補充機制研究——基於融資偏好理論的視角, 《福建金融》, 2007年5期
[8] 台灣金融控股公司內部資本市場效率實證研究, 台灣研究, 2007年2期
[9] 高等教育與區域經濟增長——基於中國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 2007年4期
[10] 外資銀行進入與中國銀行業績效、市場集中度的變化, 金融論壇, 2007年04期
[11] 外資銀行進入影響研究——基於面板數據和產業組織方法, 經濟管理, 2007年07期
[12] 非對稱信息下商業銀行資本配置研究, 《福建金融管理幹部學院學報》, 2007年2期
[13] 我國中小股份制銀行資本配置效率實證研究——基於RAROC的波動分析, 中國經濟問題, 2007年02期
[14] 我國商業銀行反洗錢的成本收益分析, 投資研究, 2007年03期
[15] 金融脆弱性理論的融合與發展, 經濟學動態, 2007(1)
[16] 金融脆弱性理論的新進展, 經濟學動態, 2007年01期
[17] 我國商業銀行價值創造能力研究-基於EVA的實證研究, 廈門大學學報, 2006年05期
[18] 論中小商業銀行企業文化建設, 福建金融, 2007年04期
[19] 商業銀行風險監管的他山之石, 當代金融學家, 2006年02期

鄭鳴榮譽獲獎

其研究成果曾獲福建省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福建省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廈門市第六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2項)、榮譽獎(1項)、廈門市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榮譽獎(1項)、第七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第八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獲得福建省人民政府舉行“推進兩個先行區建設百項建言活動”全省三等獎,多次獲得福建省金融學會優秀成果獎。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