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翰獻

(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鎖定
鄭翰獻,1965年12月出生於書香世家,浙江淳安人,先賢習書畫,頗具個性,受先父的影響和薰陶,長期的耳濡目染,從小就對書法產生了興趣,整日寫寫畫畫,尤鍾情於狂草體。
中文名
鄭翰獻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65年12月
職    業
書法家
出生地
浙江淳安
代表作品
《天行健》

鄭翰獻學歷職稱

鄭翰獻作品 鄭翰獻作品
研究生高級工程師

鄭翰獻現任職務

鄭翰獻作品 鄭翰獻作品
杭州市運河研究院院長杭州市政協文史委副主任
杭州市錢江新城總指揮 杭州市錢江新城黨委書記
杭州市政府副秘書長  浙江省青聯常委

鄭翰獻人物軼事

鄭翰獻作品 鄭翰獻作品
夏夜漫步運河,你是否留意到,一路上,每個橋洞底下各不相同的書法與雕刻。它們與小河直街的掬水人家、大兜路的傳統美食和拱宸橋的石板路一樣,融入文化運河,讓這個城市有了更多透着文化感的細節。在杭州,許多類似於此的絕妙城市建設細節,都源於一個痴迷文化、鍾情書法的人——青年書法家鄭翰獻。近日,《天行健——鄭翰獻草書習作》出版。古人有言“字為心畫”,在那些行雲流水的字裏行間,可以閲讀到他的文化情懷。
這部洋溢着中國經典文化氣息、翰墨芬芳的《天行健》由出版暢銷書《温文爾雅》的中國畫報出版社作為姐妹篇隆重推出,是鄭翰獻懷着對中國古典文化深深摯愛,在工作之餘潛心潑墨創作的草書作品,所創作的書法作品都是温家寶總理幾年來引用過的經典詩文。
鄭翰獻對記者説,他是以一種特別的情懷去創作的。因為他出生在耕讀之家,從小受父親影響,在中國古典詩文的浸泡中成長,家中四壁都是父親手書的儒家名言,熱愛書法也因為此。當他在電視上看到温總理脱口而出的經典名句時,真是由衷敬佩他的國學功底和記憶力,就想着把總理引用過的經典詩文用自己喜歡的草書寫出來。他看到了中國畫報社出版的《温文爾雅——温家寶引用古典詩文》一書,就在業餘時間用草書書寫了其中經典詩文,中國畫報社願以《温文爾雅》的姐妹篇推出,於是就有了這本《天行健》。
鄭翰獻現供職於杭州市運河綜保委,作為一個城市建設者,鄭翰獻一直將對文化的鐘愛之心,融入到工作中。比如説,當年主持濱江四橋建設工作時,“復興大橋”這四個字便是他親自從魯迅先生的書法集中集結的。 他工作之餘潛心書法,尤其鍾情草書,臨名貼,求名師,頗有心得,卻樂在其中,國內著名的書畫名家歐陽中石何水法王冬齡等都對他悉心指導,對其書法評價頗高。這本《天行健》就有歐陽中石先生為其專門題簽,何水法先生為其作序,稱其書法“取法古人墨韻兼備,瞞目温雅,儒氣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