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炳松

鎖定
鄭炳松 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才,浙江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師,浙江農林大學人事處處長,高層次人才引進與管理辦公室主任,主持人事處全面工作。浙江農林大學森林資源培育研究中心專職副主任,任中國林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林學會樹木生理生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浙江省林學會經濟林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浙江省植物生理與分子生物學學會理事、浙江省農學會理事、浙江省農業發展投資商會高級顧問、山核桃研究所副所長。 [1] 
中文名
鄭炳松
國    籍
中國
民    族
畢業院校
浙江農林大學
浙江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學    位
農學學士

鄭炳松人物經歷

鄭炳松學習經歷

1990年9月-1994年7月,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林學專業,獲農學學士學位
1997年9月-2000年7月,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生理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2000年9月-2003年7月,浙江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植物學專業,獲理學博士學位

鄭炳松工作經歷

1994年8月-1999年7月,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助教
1999年8月-2004年10月,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講師
2004年9月-2005年6月,瑞典農業大學,林木遺傳中心,訪問學者
2004年11月-2009年10月,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副教授
2007年2月-2008年8月,法國農業科學研究院,植物發育實驗室,植物遺傳學專業,博士後
2009年11月-2018年6月,浙江農林大學,林業與生物技術學院,教授
2012年9月-2012年11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2018年6月-至今 ,浙江農林大學,人事處,處長 [1] 

鄭炳松教學工作

主要為本科生和研究生講授植物生理學、生物化學、高級植物生理學、植物發育生物學等課程。 [1] 

鄭炳松主要成就

主持或參與863項目、973前期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浙江省科技廳重大專項、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國家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等項目20餘項。
研究成果山核桃、香榧、鐵皮石斛等良種及高效培育技術在浙江、江蘇等南方7省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累計新增產值60多億元。 [1] 

鄭炳松研究方向

經濟林培育與利用、植物生理生化 [1] 

鄭炳松在研課題

(項目來源、起止日期、經費數、承擔任務):
(1) 生長素響應因子ARF對山核桃嫁接成活的調控機理研究(3107060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11.01-2013.12,33萬元,項目主持人
(2) 食用油料與能源植物定向培育及開發利用研究(草本)(2008C12019),浙江省科學技術廳,2008.08-2011.12,168萬元,項目主持人
(3) 擬南芥固醇載體蛋白SCP-2調控種子萌發的分子機理研究,教育部留學基金,2010.01-2012.12,3萬元,項目主持人
(4) 擬南芥固醇載體蛋白AtSCP-2的表達機制及其功能研究(Y305314),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2006.01-2008.12,5萬元,項目主持人
(5) 擬南芥固醇載體蛋白AtSCP-2的表達機制及其功能研究(200508),浙江省留學回國基金,2006.01-2006.12,1萬元,項目主持人
(6) CcLFY基因啓動子核心元件鑑定及其調控蛋白研究(3087204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9.01-2011.12,32萬元,承擔定點缺失PCR和表達載體構建
(7) 山核桃成花機理及其調控技術研究(Z307534),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2008.01-2010.12,30萬元,承擔基因克隆和功能分析
(8) 檳柃等高抗植物抗鹽機理及產業化關鍵技術研究(2006C22058),浙江省科學技術廳,2006.01-2008.12,24萬元,承擔抗性生理分析
(9) 山核桃LFY同源基因全長cDNA克隆(Y305331),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2006.01-2008.12,5萬元,承擔基因克隆
(10) 質體內IAA對山核桃嫁接成活的調控機理研究(3037112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004.01-2006.12,23萬元,承擔基因功能鑑定

鄭炳松科研成果

(1) 水分脅迫下水稻性狀QTLs定位及其相關基因功能研究,2009年獲浙江省高等學校科研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2) cDNA-AFLP analysis of gene expression in hickory (Carya cathayensis) during graft process獲第三屆梁希青年論文獎三等獎,排名第一。
(3) 不同水分條件下水稻根系性狀QTLs和侯選基因定位及其在三個羣體中的比較分析,2005年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排名第一。
(4) 水分虧缺下水稻根系3種組織中基因的差異表達分析,2005年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獎二等獎,排名第二。
(5) 山核桃新品種選育及高效培育技術研究,2006年獲杭州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三。
(6) 基於“兩園合一”的植物學實踐教學創新體系構建與實施,2009年獲浙江省教育廳教學成果一等獎,排名第四。
(7) 乾旱條件下水稻根系生長相關基因的選、克隆及功能研究,2006年獲浙江省高等學校科研成果獎二等獎,排名第四。
(8) 山核桃優良種苗無性繁殖機理和新技術研究,浙江省林業局科技興林獎二等獎,排名第五。
(9) 特色經濟樹種新品種選育及高效培育技術研究,2006年獲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八。

鄭炳松獲獎記錄

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梁希林業科學技術二等獎3項,浙江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1項,三等獎2項,浙江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獎3項。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浙江省教育年度影響力人物、浙江省學會工作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Tree Physiology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40餘篇為SCI/EI收錄期刊,主、參編專著或教材5部,應邀為國際重要刊物Plant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Journal of plant physiology等審稿。授權國家發明專利3項,審(認)定省級良種3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