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朝

(越南南北朝時期政體之一)

鎖定
鄭朝(1545年–1787年),有時也稱作“鄭主”或“鄭氏政權”,是越南南北朝(1533年-1592年)及鄭阮紛爭期間的四個政體的其中之一,由鄭氏家族掌政,歷十三代領袖。
中文名
鄭朝
別    名
鄭主”、“鄭氏政權”
時間範圍
1545年 至 1787年

鄭朝基本情況

1527年,後黎朝南北分裂,北部由莫登庸建立的莫朝控制。1592年,後黎朝復辟,北部由鄭氏家族控制,南部則由阮氏家族控制,1698年,阮氏家族出兵吞併下高棉(今湄公河三角洲)。1771年,爆發西山三兄弟起義,先後滅阮、鄭,統一全國。

鄭朝歷史演變

鄭氏家族的第一代首領鄭檢,自稱是後黎朝開國功臣鄭可的後代。莫登庸篡奪後黎朝皇位之後,阮淦1532年擁立黎維寧為帝。鄭檢被阮淦當作心腹大將,並因參與後黎朝的戰事而有功於後黎朝,成為重臣。阮淦死後,鄭檢驅逐了阮淦之子阮潢,獨攬朝政。阮潢則退往南方,成為世襲的阮主
隨後鄭氏家族世襲執掌後黎朝朝政,在1592年奪取升龍、誅殺莫茂洽的戰事之後,鄭氏權力更加膨脹,並擁有凌駕於後黎朝皇帝的地位。1677年鄭柞攻滅高平莫氏政權之後,創立了“入朝不拜、書奏不具名”之例,並於黎帝的御座左側設立鄭主的坐椅,後黎朝皇帝完全成為了一個擺設。鄭氏掌權之時,皇室稱為“朝廷”,鄭主的幕府稱為“府僚”。所有事務,不論是政治還是軍事事務,皆由府僚管理。後黎朝的朝廷僅僅具有虛名,沒有任何實際權力。這與朝鮮半島歷史上的武人政權、日本歷史上的幕府很相似。許多鄭主甚至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隨意廢黜、擁立皇帝,並且誅殺反對自己的後黎朝宗室。
1627年起,鄭主與南方的阮主陷入長期的戰爭之中。這場戰爭最後以和解告終,1673年雙方在清朝的斡旋下達成協議,以𤅷江為界。鄭主據有江北領地,故在當時越南的正式文章中亦被稱為“北河”或“北河國”;在口語上則被稱為“塘外”。而中國人稱之為“交趾國”,日本人稱之為“東京國”。
1677年,鄭氏乘三藩之亂之機攻滅了高平的莫氏殘餘勢力。並於1775年趁阮主內亂,攻陷其都富春。最終西山朝在推翻阮主了以後北伐,於1787年滅亡鄭氏政權。最後一代鄭主出家為僧,後黎朝的昭統皇帝也流亡清朝。

鄭朝君主列表

鄭世祖 明康王 諒國公 鄭檢 1545年-1570年
俊德侯 鄭檜 1570年
鄭成祖 哲王 平安王 鄭松 1570年-1623年
鄭文祖 誼王 清王 鄭梉 1623年-1657年
鄭弘祖 陽王 西王 鄭柞 1657年-1682年
鄭昭祖 康王 定王 鄭根 1682年-1709年
鄭禧祖 仁王 安都王 鄭? 1709年-1729年
鄭裕祖 順王 威南王 鄭槓 1729年-1740年
鄭毅祖 恩王 明都王 鄭楹 1740年-1767年
鄭聖祖 盛王 靖都王 鄭森1767年-1782年
奠都王 鄭杆 1782年
思王 端南王 鄭楷 1782年-1786年
晏都王 鄭槰 178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