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州市委統戰部

鎖定
1951年3月31日,鄭州市委成立“統戰委員會”,負責全市統戰工作,同時設“統一戰線工作部”,市長宋致和兼任部長。4~10月,鄭州市分別建立了“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國民主同盟”3個民主黨派的市級籌備委員會機構。
中文名
鄭州市委統戰部
現任領導
部長:黃卿 [1] 
歷史沿革
1948年10月22日,鄭州解放的當天,黨組織就積極開展統戰工作,廣泛與各界知名人士聯繫,宣傳黨的政策,廣交朋友。1949年6月召開鄭州市各界代表會,有相當比例的工商界、知識界、民族宗教界等上層代表人士參加。1950年後,吸收數十名愛國民主人士參加政府機關工作,分別擔任了副市長、副局長、市府委員等領導職務,發揮了積極作用。
市委統戰部成立後,通過政治協商會、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等組織,廣泛聯繫、結交朋友,對知識界、工商界、民族宗教界各方面愛國人士,進行《共同綱領》和愛國主義教育
1952年2~8月,在鄭州市委、市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私營工商業中開展了聲勢浩大的“五反”運動。通過運動,打退了資產階級的猖狂進攻,使國營經濟國民經濟中的領導地位進一步鞏固,工人羣眾的監督優勢大大加強,廣大私營工商業者受到一次深刻的愛國守法教育,為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創造了有利條件。
1953年的統一戰線工作,主要是宣傳貫徹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利用、限制、改造的方針和對民族資產階級團結、教育、改造的方針,通過各民主黨派組織和各界愛國人士推動私營工商業者積極接受社會主義改造。到1956年底,比較順利地實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基本上完成了對私營工商業經濟的社會主義改造。
1956年以後,黨賦予統一戰線新的使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積極因素,為社會主義建設服務。按照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擴大了對統戰對象的政治安排和實職安排,讓他們參政議政,並使他們有職有權有責。1957年以後,由於反右派鬥爭的擴大化,嚴重干擾了正確方針政策的貫徹執行。
1959年,統一戰線工作為貫徹執行“貫徹政策、調整關係、協調服務、加強改造”的方針,市委統戰部制訂了“關於在民主黨派、資產階級及其知識分子、民族宗教、歸僑上層人士中,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教育的意見”,對2.4萬名各界人士,進行社會主義總路線教育。1960~1962年,時值國內遭受自然災害和國際上掀起反華反共逆流,階級關係出現緊張,統戰工作堅決貫徹執行“包下來、包到底、安排使用、教育改造”的方針,對各界民主人士通過報告會、講習班、“神仙會”等形式,進行社會發展規律、“三面紅旗”的再教育和形勢政策教育。
1963~1966年初,統戰工作主要是對愛國人士開展國際主義愛國主義和社會主義教育,動員和組織他們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和“四清”運動。
1966年8月~l973年3月“文化大革命”期間,鄭州市的統戰工作遭到全面嚴重的破壞。統戰部被撤銷,政協、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民族、宗教、僑務等部門被迫停止活動。
1973~1978年,鄭州市統一戰線工作處於恢復活動和重建階段。1973年9月,市委決定恢復統戰部,抽調十多名幹部,開展統戰工作。組織部分愛國人士參加“批林整風”運動和抓革命、促生產。1977年5月召開了統戰工作座談會,研究部署全市統戰工作。要求各級黨委要把統戰、僑務、對台工作列入議事日程,搞好調查研究、落實統戰政策。
1978年l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鄭州市的統戰工作,一方面大力宣傳貫徹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性質、任務、方針、政策;另一方面,全面開展撥亂反正,糾正“文化大革命”中給統戰工作造成的冤、假、錯案和歷史上“左”的遺留問題。1979年初,經省委和中央批准,先後恢復和設立市人民政協、市民革、民盟、民建、工商聯等黨派、團體組織機構,同時恢復活動、開展工作。1980年7月,鄭州市委、市政府設立市民族事務委員會、宗教事務處。到1984年先後為11848名統戰對象(含6縣數字)落實了“文化大革命”中和歷史遺留問題政策。
1990年6月,第十七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制定《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通知》。為認真貫徹中共中央統一戰線的政策、方針,中共鄭州市委制定下發《關於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通知)的意見》,各縣區、大型企業建立健全統戰工作機構,配備統戰工作幹部,形成全市統戰工作網絡。從1991年起,中共鄭州市委統戰部堅持舉辦統戰信息、宣傳、調研工作培訓班,同時積極選派幹部參加各種業務培訓,提高各級統戰幹部的業務素質。
1992年,全市各級統戰幹部進一步解放思想,以鄧小平南方談話精神為指針,以中共中央統戰部制定的《九十年代統一戰線部門工作綱要》為依據,加大貫徹落實全國、省、市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力度,突出經濟領域的統戰工作,海外統戰工作不斷取得進展。
1994年1月,中共鄭州市委召開全市統戰工作會議,貫徹中央統戰工作會議精神。採取一系列加強統戰工作的新舉措,12個縣(市)區中有5個成立統戰工作領導小組,有10個統戰部增加辦公經費。同年2月,鄭州市總商會成立。
1998年,全市各級統戰部門、民主黨派、工商聯認真學習中共十五大精神。中共鄭州市委統戰部編印《鄧小平統一戰線理論文選》贈送給各民主黨派、工商聯成員。全市統一戰線認真貫徹中共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非公有制人士參與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再就業會議”精神,參與安置下崗職工達2.7萬人。
1999年,中共鄭州市委、鄭州市政府下發《中共鄭州市委、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的決定》,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提供具體的可操作性依據。
2001年,結合貫徹第十九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和全省統戰工作會議精神, 6月召開全市統戰工作會議。會議印發了《中共鄭州市委關於加強統一戰線工作的決定》,會後,各縣(市)區、各有關單位層層進行傳達,掀起了貫徹落實統戰工作會議精神的高潮,促進了全市統一戰線工作的開展。
2002年1月份實現了縣(市)區委統戰部長全部由同級黨委常委擔任。全市118個鄉鎮、54個街道辦事處全部按同級副職配備了專兼職統戰委員,部分縣(市)區的村委會配備了統戰委員。
2003年,全市統戰系統各單位通過組織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學習十六大精神,進一步統一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想。上半年,把防治非典工作當作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動員廣大統一戰線成員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積極參加抗擊非典的鬥爭。全市統戰幹部和廣大統一戰線成員為抗擊非典捐款捐物總價值近千萬元。下半年,全市統戰系統以“根在中原”活動為載體,外抓招商引資、內抓服務非公經濟,利用滎陽鄭氏、新鄭黃帝故里、登封少林等傳統文化,搭建招商引資橋樑,推動活動全面展開。召開了鄭州市第七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總結推廣了滎陽市民族工作開展“三比三爭”活動的經驗。市委對“肝膽杯”、“光彩杯”競賽活動中湧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個人進行了表彰。
2004年的統戰工作,按照“鞏固、提高、突破、探索”總要求,緊緊圍繞經濟發展、團結穩定和隊伍建設開展。全市統一戰線開展了以愛國主義、社會主義為旗幟、以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為紐帶、以實現中華民族共同利益為目標的凝聚力工程。制定下發《中共鄭州市委統戰部關於加強社區統戰工作的意見》,在金水區召開了社區統戰現場會。中央統戰部研究室主任莊聰生對我市統一戰線開展凝聚力工程進行了調研,稱讚我市“做法實在、效果明顯、體會深刻、經驗可取”。作為中央統戰部的試點單位,用5個月的時間,在全市統戰系統開展了“樹統戰幹部形象、建黨外人士之家”學習教育活動,經驗做法得到了中央統戰部領導的肯定。
2005年,市委和市委辦公廳下發了《中共鄭州市委關於在全市統一戰線深入實施凝聚力工程的意見》和《關於開展“三個雙千”活動的意見》。成立了深入實施凝聚力工程領導小組,進行了廣泛的動員。市委統戰部編印了《書記談統戰》。市委、市政府辦公廳聯合轉發了《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市委統戰部、市委政法委、市民委黨組關於在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深入開展市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活動的意見》。滎陽市民族工作開展“三比三爭”活動的經驗受到了省、市領導的高度重視。在滎陽召開了全省民族工作經驗交流現場會,全省133個縣(市)區、390個鄉鎮、550個村、1300餘人來滎陽觀摩學習。全國散雜居民族經濟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在我市召開,國家民委副主任楊建強同志帶領全國23個省、市的民委負責同志共100多人蔘觀考察了我市民族企業。中共中央委員、全國人大民族委員會主任多吉才讓到我市調研時,對我市的民族工作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市委統戰部作為“樹統戰幹部形象,建黨外人士之家”學習教育活動典型,被邀請到中央統戰部機關全體幹部大會上作經驗介紹,《求是》雜誌予以刊登,向全國推廣。
2006年,市委召開常委會,學習了胡錦濤總書記在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和有關文件。在各級黨委的重視支持下,全市掀起了學習宣傳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精神的高潮。市委出台了《中共鄭州市委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建設的意見》,加強了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代表人士的政治領導。市委統戰部協助我市6個民主黨派、工商聯和僑聯換屆,使換屆後新一屆民主黨派、工商聯、市僑聯領導班子的年齡和文化結構有了明顯改善,綜合素質、參政議政能力明顯提高。舉辦了鄭州市統一戰線迎“七一”運動會,1200多名來自統一戰線各個方面的運動員參加了7個項目的競賽。舉辦了鄭州市統一戰線紀念紅軍長征勝利70週年書畫展,展出了120多幅作品。市委統戰部被命名為省級文明單位,被中央統戰部評為“全國統戰工作先進集體”。
2007年,全市統一戰線圍繞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開展了一系列活動。統戰系統開展了“迎盛會,比貢獻,求跨越”活動。舉辦了鄭州市統一戰線“迎接十七大召開”書畫展。通過組織專題學習、召開座談會、報告會、舉辦培訓班邀請專家輔導,在全市統一戰線掀起了學習十七大精神熱潮。市委結合貫徹落實第20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和省委統戰工作會議精神,召開了全市統戰工作會議,會議下發了《中共鄭州市委關於鞏固和壯大新世紀新階段統一戰線的實施意見》。開展了 “民企擔重任,建功新農村”為主題的新農村建設活動,通過實施“3611”工程,全市參與新農村建設的非公有制企業167個,實施新農村建設項目239個。
2008年,市委統戰部組織開展了 “百企進鄭州”、“百企走出去”、“百企幫百村”活動。在“紀念中共中央發佈‘五一口號’60週年”中,市委統戰部組織了各民主黨派、工商聯負責同志到革命聖地井岡山學習懇談、統一戰線知名書畫家赴革命老區信陽採風、書畫展與徵文等系列活動。5月12日汶川發生8.0級地震後,組織市各民主黨派、民營企業、台資企業和歸僑僑眷抗震救災現場募捐,捐款捐物達460多萬元。市委統戰部全體黨員幹部以交納“特殊黨費”的形式,支援災區重建家園。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在抗震救災中,共向災區捐款捐物近億元
2009年,全市統一戰線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圍繞“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紮實開展工作。利用“己丑年黃帝故里拜祖大典”邀請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900多名客商到新鄭尋根拜祖、經貿洽談。組織300多名工商聯會員企業參加“2009漳州市名優產品(鄭州)推介會”。舉辦了“2009年非公有制企業招聘周”活動,近百家工商聯會員企業提供7000多個用工崗位。在“百企幫百村,建設新農村”活動中。全市參與活動的民營企業125個,幫扶村115個。通過實施“温暖工程李兆基基金農民培訓”項目。完成了對1000名農民工的培訓任務,就業率達到100%。全市統一戰線開展了“我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獻一策”活動。中央統戰部網站對此項工作進行了報導和肯定。市委統戰部組織了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和多黨合作制度確立60週年系列活動,從4月初至9月底,先後舉辦了知名書畫家採風活動、徵文活動、訪談活動、成果展、高層論壇、書畫展和文藝晚會。深入開展了“講黨性修養、樹良好作風、促科學發展”教育活動、學習弘揚焦裕祿精神活動和“讀書競賽”活動。省、市委統戰部共同舉辦慶祝新中國成立60週年文藝晚會和迎新春文藝晚會,統籌省市力量,實現資源共享,進一步擴大了鄭州統戰工作的社會影響。
2010年,市委統戰部按照“團結和諧求穩定、招商引資促發展”的思路開展工作,廣泛凝聚人心、匯聚力量,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利用黃帝故里拜祖大典、河南省第六屆貿易洽談會,邀請海內外知名人士和企業家代表團26個,650人。配合省市“大招商”活動,赴福建、浙江、南京等地舉辦承接產業轉移洽談會,引進了一批投資項目。吸引台灣友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鼎之奇等企業入駐鄭州。5月21日至23日,由市委、市政府主辦,市委統戰部、市工商聯、金鼎俱樂部承辦的2010中原論建·鄭州經濟高層論壇活動在鄭東新區國際會展中心成功舉行。組織實施“三台一節”活動,加強發台商投資園區軟硬件建設,台商生活園區在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奠基,台商大廈在鄭東新區奠基,在鄭東新區CBD丹尼斯步行街成功舉辦了鄭州台灣產品節。促進了我市對台招商、交流、宣傳工作的發展。組織實施了“三百工程”。在“百商活鄭州”中,提供就業崗位11000多個,安置就業人員3600餘人;在“百企進鄭州”中,引進企業141家,項目102個,引進資金31.7億元;在“百企幫百村”活動中,有80個會員企業參與新農村建設,幫扶貧困村75個,項目83個,投入資金3.82億元。成立了鄭州市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籌委會和新社會階層代表人士聯誼會籌委會。在全市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中開展了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活動。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開展了“我為暢通鄭州獻一策”活動。全市6個民主黨派開展了對100名貧困學生、100名“4050”人員、1所學校、1個敬老院、1個衞生所、1個果蔬基地的幫扶。在惠濟區組織召開了“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經驗交流會,加強了對創建活動的督促指導。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