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鄭家莊

(山東淄博市轄區境內)

鎖定
鄭家莊,隸屬於淄川區源泉鎮。地處淄河東岸。
中文名
鄭家莊
行政區類別
村莊
地理位置
淄川區源泉鎮鎮政府駐地源泉以北1.5公里
人口數量
1,720人

鄭家莊淄川區鄭家莊村

鄭家莊 位於淄川區源泉鎮鎮政府駐地源泉以北1.5公里。 設一村民委員會。共480户,1,720人。耕地2,228畝,地處淄河東岸。淄(川) 源(泉)公路南北縱跨村中。以農為主,主產小麥、玉米。林業發展較快,並有植桑養蠶的歷史。 《鄭氏族譜》載:“吾始祖於洪武二年自冀州棗強十八行莊遷居益都縣之邀兔崖。十一世祖禹昌遷鄭家莊。” 據此,睨末即已建村。 據傳,本莊在鄭姓遷入前,因此莊坐落在古齊、魯接境處的古城遺址前,曾命名為“鎮前莊”。後因兵燹,遂遷於淄河岸的現村址。因村中鄭姓最多,故得名“鄭家莊”。 [1] 
源泉地處魯山北麓,峯巒疊翠、山明水秀,二郎山、三泰山、鹿角山等,松柏掩映。泉河的青龍山尤為著名,這裏有洞一處,洞旁有高閣石柱,山下泉水淙淙。古代文人有“炎天無暑氣,清夜有泉聲”的詩句讚譽。
境內東部、西南部蓄藏多種礦苗,有鐵、銅、方鉛等,尤以鐵礦石藴藏量最多。
境內水源有地下水、地表水兩種。地下水分佈在岳陽斷層與淄河斷層之間,尤以奧陶系石灰岩層水量最為豐富,是淄博地區水質水量最佳地帶。淄河縱貫全境,泉河頭村系淄河發源地之一。上下兩龍灣,碧泉流水不竭,水温常年在13℃以上,年平均流量0.5M3/秒。用於人畜飲水和糧田灌溉。
境內土壤有四種: 一、碎石碴土,面積4,000餘畝;二、紅粘土,面積約有25,000畝;三、黃土、白岩土,面積3,000餘畝;四、黃沙壤土,面積4,000餘畝。淄河兩岸墊地造田1,000餘畝左右, 土質均為中壤,有利於果樹、農作物、蔬菜生長。土層較緊實,有機質偏低,磷素欠缺,需要逐年加深活土層,增施有機肥
料和磷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
境內農作物為小麥、玉米,其次是穀子、高梁、大豆、地瓜等。現畝產958斤。木材林共2,534畝,約506,800株。經濟林以蘋果、桃、花椒為主,其次是柿子、椿芽、紅棗、核桃、山楂,共1,428畝,約79,500株,年產約達9.982萬斤。建國前,鎮內有15個村,一遇乾旱,人畜用水無法解決,水澆田僅有20畝。
建國後,黨和政府大搞水利事業,建揚水站36處,修水渠37公里,打機井56眼,配套動力101台, 計3,330馬力,有效灌溉面積5,770畝,有力地促進了工農業生產的發展,並解決了全鎮人畜用水。

鄭家莊平度市鄭家莊村

據石碑刻記,清順治年間(1644-1661),鄭義亭率家眷至此立村,以姓取名鄭家莊。後有劉氏、李氏、張氏、陳氏相繼遷入,現鄭氏斷後,村名仍沿襲未改。
該村位於白埠鎮駐地西南16公里處,耕地面積1700畝,全村172户,農業人口686人。
經濟狀況  該村以發展農業、養殖業和運輸業為經濟發展重點。農業方面:有穩產高產田1500餘畝,畝均糧食單產1000餘公斤;經濟田畝產值1500元。養雞、養豬專業户20户,植桑養蠶户100餘户。有80餘户農閒期間收購玉米芯。2005年全村經濟總收入近70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210萬元,養蠶收入150萬元,服務業、運輸業收入100萬元,村民人均收入5500餘元。
養殖業和收購玉米芯是該村的重點產業和經濟支柱。年出欄肥豬500餘頭,桑園面積達到300餘畝,畝產蠶繭130公斤,收入200餘萬元。2004年全村完成了自來水改造,一户一表,使全村村民吃上了自來水。2004年新建幼兒園一所,使村內適齡兒童就近上學。全村固定電話140部,有線電視用户150户,農村參保率達98%以上.2008年,新上路燈30餘盞。為村民夜間出行帶來方便。2009年,更新村內變壓器由原來的50千瓦 改為100千瓦,徹底改變了家有電器因超負荷不能用的局面。2010年,硬化路面5000餘平米,改變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狀況 [2] 

鄭家莊鄭家莊故宮

自2008年8月開始,閻崇年聯合中國社科院歷史所楊珍研究員、南開大學馮爾康和杜家驥教授、故宮博物院晉洪逵研究員等專家學者們,仔細研究了實錄、檔案、文獻、方誌、文集、筆記、專著、傳説,並實地踏查了京郊鄭各莊(清時稱鄭家莊)的歷史遺存。
鄭家莊 鄭家莊 [3]
清史學者發現,《清史稿·諸王六·允礽傳》“雍正元年,詔於祁縣鄭家莊修蓋房屋,駐札兵丁,將移允礽往居之”的記載失實。閻崇年介紹,這是根據對北京故宮與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台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滿文檔案的認真查考得出的結論,有關清史學者已於4月19日在北京舉行的“鄭家莊皇城專家學術研討會”上達成共識。 閻崇年在2008年10月至12月應台灣有關方面邀請赴台做訪問學者,在此期間他多次前往台北故宮博物院查考清宮檔案。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的大力支持下,閻崇年查閲到康熙六十年(1721年)十月關於這項工程竣工的滿文奏摺。在北京,經有關清史學者的鼎力相助,閻崇年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和北京故宮博物院又查閲到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十二月關於在鄭家莊興建行宮、王府、城牆、護城河、營房等開工的滿文奏摺,以及雍正元年(1723年)五月《和碩恆親王允祺等奏理王弘晳遷居鄭各莊事宜折》的滿文奏摺等。 據瞭解,雍正元年(1723年),理王弘晳的王府就在鄭家莊,並在此整整生活了17年,“鄭家莊皇城、行宮與王府”經歷了康、雍、乾三朝48年的歷史,上演了宮廷內爭、骨肉相殘的活劇。乾隆四年(1739年)發生“弘晳案”,宣告清代鄭家莊皇城歷史的結束。文字資料連同王府,都遭到毀損,鄭家莊皇城、行宮與王府從此在史冊上隱消,由是形成一樁清史懸案。 閻崇年説,清朝的行宮很多,清朝的王府也很多,但康熙鄭家莊行宮與王府有其特點與價值。清朝既有城牆、又有護城河的皇帝行宮,僅鄭家莊一處。清朝在北京城外的王府,也僅鄭家莊一處。避暑山莊、暢春園、南苑,後來的圓明園、清漪園(頤和園),雖有圍牆,但沒有護城河。 有關清史學者判定,康熙行宮和理王府所在地的鄭家莊,不是山西祁縣鄭家莊,也不是“河北薊州鄭家莊”,而是北京德外鄭家莊,即今北京昌平區北七家鎮鄭各莊。 閻崇年認為,兩岸故宮文獻檔案的交互利用,對宮廷史、北京史、建築史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有利於加強海峽兩岸的文化交流與合作 [4] 
參考資料